02.14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是東漢末年首屈一指的英雄人物,他生逢亂世,禮賢下士,招兵買馬,南征北戰,馳騁疆場,消滅群雄,三分天下有其一,堪稱一代豪傑。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魏武帝曹操畫像

曹操不僅自己十分優秀,也很重視兒子的教育,由於種種原因,也有一些缺失。因為有些作者已經從多個角度論述過,所以本文試著用“木桶理論”來分析一下。“木桶定律”,就是說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不取決於最長的幾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如果一隻木桶想裝滿水,必須每塊木板一樣長,而且沒有破損。如果這隻木桶的一塊或者幾塊木板有破損或者比較短,那麼這隻水桶就無法裝滿水。,讓我們來看看曹操對繼承人的培養都有什麼樣的得失成敗?有哪些長板和短板?

曹操本人是大政治家,大軍事家,軍政全才,而且文學水平很高,所以他對兒子的教育是文武並重,而且注重在實踐中培養。我們下面主要以曹丕、曹植、曹彰、曹真等諸子的成長經歷來看一下。

一、優點(長板):

1. 諸子文化水平高,文才出眾

曹操特別注重培養兒子們的文化素質,延請名師大儒,對兒子們進行系統的教育。次子曹丕少時就學習詩經,稍長,熟讀四書五經,《史記》、《漢書》,諸子百家之言,無不通曉,為將來治國理政做好了文化上的準備。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曹操次子曹丕影視形象

四子曹植自小就聰明異常,剛剛十歲,就能誦讀《詩經》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無所不讀,無所不精。曹操、曹丕、曹植,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後人因為父子三人文學上的造詣而合稱為三曹。其中尤以曹植水平最高,代表作《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世的謝靈運特別推崇曹植,說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十鬥),而曹植獨佔八斗。這就是才高八斗典故的由來,可見曹植的文學才能有多高!曹丕、曹植的文學水平,不僅僅是個人的天賦和努力,也離不開父親曹操和老師們悉心的教導。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洛神賦》

\u0001

2. 諸子騎射功夫好,軍事水平高

當時正值東漢以來的亂世,天下紛爭,群雄並立,互相征伐,曹操特別重視對兒子騎射功夫的培養。比如曹丕,六歲時學會了射箭,八歲時就學會了騎馬,十歲跟著曹操南征北戰。公元197年,由於曹操霸佔了張繡寡居的嬸母,激怒逼反了張繡,張繡突然發難,在夜間發動攻擊。曹操的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死於亂軍之中,年僅十歲的曹丕由於騎術精湛,乘馬逃出生天。多一門技能真好啊!不僅能打仗,還能保命!

曹丕的弟弟曹彰,武藝高強,從小喜歡軍事,喜博猛虎,力大無比,曹操很重視對兒子們的因材施教。他曾經特意問過曹彰的志向,曹彰就說,喜歡領兵打仗,希望成為像霍去病那樣的名將。曹操很讚許曹彰的勇氣和志向,讓他帶兵打仗。曹彰曾經率軍攻打烏桓,又打敗降服了盤踞遼東的鮮卑柯比能,立下大功,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曹操的養子曹真,在曹操的培養下,成為威震華夏的名將,曾經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地區,還曾經擊敗吳國。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曹真帶兵抵禦,派張郃大破馬謖,逼迫諸葛亮撤退,第一次北伐無功而返。諸葛亮是天下奇才,曹真絲毫不懼,與諸葛亮對戰,不落下風。諸葛亮曾經多次北伐,在曹真活著的時候,都是曹真帶兵抵禦,而不像小說《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只有司馬懿才能抵禦諸葛亮。曹真做為曹操的養子,軍事才能都如此出色,說明曹操對兒子們的教育,已經有一個很成熟、很有效的培訓流程和體系,能讓兒子們系統的學習文化、武藝、兵法、政務等知識,而且因材施教,針對性強,兒子們不僅文才高,而且軍事才能也很突出,為治國平天下打下很好的基礎。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曹操養子曹真影視形象


3. 諸子在實踐中鍛鍊,曹魏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

曹操不僅經常帶著曹丕、曹植、曹彰出征,在戰爭中鍛鍊兒子們,還注重在政務中培養兒子,比如211年,任命曹丕做五官中郎將,副丞相,重點培養曹丕的政務能力,而此時曹丕只有24歲。

由於曹操對曹丕多方面的培養,使得曹丕軍政能力特別突出,在繼位魏王后,果斷逼著漢獻帝禪位,結束了兩漢四百多年的統治,確立了九品中正制,取得了士族的支持,把用人權從地方收回了中央。曹丕繼位後,擴大了疆土面積,打敗了諸胡的叛亂,平定了河西,復通了西域,恢復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統治,還多次擊敗鮮卑。對蜀國,曹丕招降了孟達,收復了上庸三郡。曹丕接手曹操的事業以後,魏國的疆域面積還擴大了。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曹丕廢漢稱帝


曹丕繼位之後,繼續發展了曹操開創的屯田制,穩定社會秩序,經濟得到很大恢復和發展,國庫充足,廢除不合理的法令,與民休息,魏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在三國中是最好的,為西晉的再次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文化方面,曹丕繼續推行察舉制,大興儒學,修孔廟,封孔子後人,置五經課試之法等等,在短期內,使得封建正統文化復興。

曹操教子有方,對兒子們文化、軍事、政務各方面的培養,極大的提高了兒子們各方面的素質,使得曹魏的繼承人水平遠遠高於孫吳和西蜀繼承人的水平。劉備的兒子劉禪,孫權的兒子孫亮等,比起曹丕,就都是平庸之輩了。這充分說明了曹操比孫權、劉備更會教育兒子。

以上幾點都是曹操教育孩子的優點,或者叫做長板。有什麼樣的優點,就能有什麼樣的好處。有什麼樣的缺點,就要吃什麼樣的虧!我們看看曹操教育兒子的短板。

二、缺點(短板)

具體到曹操教育孩子的短板,主要有兩條,好色無度和防範限制曹氏宗親。這兩條,都和曹操有直接關係。

1. 好色無度,子孫短命。

曹操是很好色的,尤其喜歡俘獲人妻做妾,滿足自己的某種不可告人的心理。他老婆眾多,兒女眾多。曹操的正妻和妾室,據《魏志后妃傳》,可考者有15位之多,比如丁夫人、卞夫人、劉夫人、環夫人等等。如果算上沒有留下名姓的或許有百人之多,兒子有二十五個。比起同時期的劉備,劉備的妻妾可考者只有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吳夫人等五六人,兒子只有劉禪、劉永、劉理等。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曹操妻妾成群

好色的習慣遺傳下去,到了兒子曹丕稱帝后,後宮的女人就上千了。曹操女人上百,活了65歲。兒子曹丕女人上千,活了40歲。到了孫子曹叡,後宮女人幾千人,活了36歲。一代不如一代。曹丕病重的時候,卞太后前來探望兒子,卻驚奇的發現曹丕病榻前伺候的女人都是以前伺候過曹操的,卞太后大驚,問你們什麼時候來這裡的?眾人回答,魏武帝曹操剛剛去世就來了!卞太后大怒,氣沖沖的離開了。

曹丕和兒子曹叡繼位的時候都只有二三十歲,正是年輕力壯,血氣方剛的時候,卻耽於女色,放縱自己的慾望,早早就掏空了自己。給司馬懿家族的崛起創造了條件,給曹魏政權挖掘了墳墓。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司馬懿主管軍事,司馬家族開始崛起

因為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所以曹操生前對司馬懿極其防範。曹丕繼位後,司馬懿才得到重用。而且在曹真病死後,才開始讓司馬懿執掌軍權,曹丕40歲駕崩的時候,司馬懿就成為託孤四大臣之一,當時還有曹真、陳群、曹休等三人和司馬懿平起平坐,其中曹真、曹休都是曹家自己人,陳群是元老。這也體現了曹丕對司馬懿既信任又防範的態度。

曹叡22歲繼位,36歲駕崩的時候,司馬懿再次成為兩位託孤輔政大臣之一,主管軍事,而曹爽主管政務。司馬懿和兒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是當時之英雄豪傑,而曹操祖孫三代,特別是曹丕、曹叡由於荒淫好色,短命而死,尤其是曹叡英年早逝之後,立的小皇帝曹芳年僅八歲,曹爽又被司馬懿誅殺,司馬懿父子三人從此大權獨攬,公元254年,司馬昭廢掉皇帝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後來又殺掉了曹髦。到了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效法曹丕代漢自立,也代魏稱帝。假如曹丕不是40歲就死掉,假如曹叡不是36歲就死掉,司馬懿怎麼可能獨攬大權?

好色,荒淫無度,成了曹魏政權的短板,可謂成由謙遜敗由淫。

2. 不信宗親多防範

由於曹操兒子很多,能幹的也不少,所以奪嫡鬥爭異常激烈,曹丕好不容易熬死了哥哥曹昂和弟弟曹衝,又戰勝了弟弟曹植和曹彰,最終勝出,由於得位很難,所以曹丕對皇室成員,特別是自己的兄弟們,是極為防範的。

曹丕繼位前,想千方設百計努力奪嫡,成功即位後,又大舉削奪藩王權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時常變更,而且藩王們沒有治理權,更沒有軍權,一舉一動受到嚴格的監視,分封到各地,如同坐牢一樣。就拿曹植來說,由於他曾經是曹丕最大的競爭對手,所以曹丕屢屢想除掉曹植。後來,由於卞夫人多方解勸求情,才不得不放棄了殺掉弟弟的念頭。

用木桶理論來分析曹操教育繼承人的得失成敗

卞太后多次為曹植向曹丕求情

即便如此,曹丕還一直對曹植嚴加防範,多次改封。公元221年,曹植被徙封安鄉侯(今河北晉州侯城);當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東鄄城縣);222年四月,曹植被封為鄄城王,223年,曹植徙封雍丘王。曹丕死了之後,曹叡對自己的這位叔叔仍然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又多次改變曹植的封地。總之,是嚴加防範,反覆折騰,防範宗親甚於防範權臣和外敵。曹魏的這個政策,吸取了西漢七國之亂的教訓,防止各藩王做大起兵造反,但是也同時留下了隱患,導致曹魏宗室勢單力薄,在司馬家族崛起,取而代之的時候只能坐視曹魏滅亡。

曹操對子女教育,特別重視文化、軍事、政務的鍛鍊,所以把子孫們都培養為合格的統治者和繼承人,好比是木桶的長板。但是曹操好色,曹丕奪位艱難,所以好色荒淫、不信藩王,為曹魏的滅亡埋下了種子,這好比是木桶的短板。曹魏滅亡的原因很多,不僅僅是好色和過分限制防範藩王這兩條,但是這兩條是曹操教育兒子的短板,最終對自己的事業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撫今追昔,鑑古知今,讓我們牢記前人的教訓,補齊短板,保持長板,才能使我們的事業長盛不衰!!!這或許是曹操教育子女成敗得失給我們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