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北伐戰爭中吳佩孚為何成為首要打擊目標:氣焰最囂張,實力卻最弱

1926年6月24日北伐戰爭開始時,需要消滅的北伐軍閥勢力主要有3個:一是直係軍閥吳佩孚,佔據著湖南、湖北、河南等廣大中原地區和陝西、河北的一部分,有20萬軍隊;二是從直係軍閥分化出來自成一系的孫傳芳,佔據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五省,有20萬軍隊;三是奉系軍閥張作霖,控制著東北三省和京津地區,還有山東督軍張宗昌等為羽翼,有35萬軍隊。


北伐戰爭中吳佩孚為何成為首要打擊目標:氣焰最囂張,實力卻最弱

當時,張作霖控制著代表全國政權的北京政府,發號施令,理應成為北伐軍首要打擊目標。無奈,奉系軍閥遠在黃河以北,除非繞道廣西、四川,否則不能首先對其開戰。加上馮玉祥在蘇聯顧問團和共產黨人的勸說下,已經決定率部加入國民革命軍,即將在五原誓師,率領其麾下西北軍在北方參戰。馮玉祥部兵精將勇,一旦完成西北大後方的力量整合,可以集中至少30萬勁旅,屆時與北伐軍兩面夾攻,徹底消滅張作霖不敢保證,但將其一舉趕回東北老家,絕對不在話下,因此不必急於一時。

北伐戰爭中吳佩孚為何成為首要打擊目標:氣焰最囂張,實力卻最弱

張作霖

孫傳芳此時雖然就任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得到各省地方勢力的擁戴,但其畢竟興起剛剛1年,基礎還不穩固,除了其嫡系部隊盤踞的福建以外,其他四省並沒有他多少死黨,一旦戰事不利,甚至會有不少人臨陣倒戈。孫傳芳自己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極力避免過早加入戰團,尤其不想遭遇大戰、惡戰。

此外,孫傳芳為人狡猾,又心胸狹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軍閥,對他來說,除了在所控制的省份保持政權外,其他的一切都無關緊要,他愛惜自己的部隊,尤其愛惜武器,只要不觸及他的痛處他是不準備積極活動的”。因此,北伐軍提前派人到南京與孫傳芳商談,其答應只要不侵犯他的利益,即使找他借道都行。

北伐戰爭中吳佩孚為何成為首要打擊目標:氣焰最囂張,實力卻最弱

孫傳芳

吳佩孚是廣東革命政府最危險的敵人

吳佩孚雖然只有20萬軍隊,遠沒有張作霖的軍隊多,但他卻一直在叫囂“武力統一中國”。在北方,他積極聯合張作霖集團組成奉直聯軍,將同情革命運動的馮玉祥驅逐出京津地區,並派主力部隊一直追擊到察哈爾境內,大有趁機橫掃西北之勢;在南方,他出兵湖南,並聯合盤踞西南各省的劉湘、唐繼堯等地方軍閥,圍攻廣東革命根據地,妄圖一舉滅殺全國的革命力量。

此時,廣東革命政府如果不果斷出師討伐吳佩孚,趁著馮玉祥西北軍還在察哈爾拼死抵抗,吳軍尚在華北的主力來不及首尾相顧的時候給以沉重的打擊,那就只能讓吳佩孚在南北兩線得逞,壯大實力後全軍南下,而困守廣東、廣西一隅的國民革命軍絕對無法抵擋。因此,現在的吳佩孚就是最危險的敵人,能否消滅他,不僅事關北伐的成敗,更關係到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生死存亡。

北伐戰爭中吳佩孚為何成為首要打擊目標:氣焰最囂張,實力卻最弱

吳佩孚

吳佩孚在南方的力量比較容易對付

吳佩孚雖然氣焰囂張,卻是北洋軍閥三股勢力中最弱的一環。其嫡系主力齊燮元4個軍完全被馮玉祥牽制在北方,在兩湖的部隊只有10餘萬人,多數還是雜牌軍。在湖南,其任命的省督軍趙恆惕部已經分化為兩派,死黨葉開鑫等高級軍官大多腐化墮落,整日在長沙吃喝玩樂、醉生夢死,部隊戰鬥力極弱;另一派唐生智部雖戰力強悍卻傾向革命,已經與北伐軍暗通款曲。

在湖北,雖然吳佩孚的積極追隨者陳嘉漠、寇英傑都手握重兵,尤其是陳嘉漠還掌握著精銳的第15師上萬人槍。但反對吳佩孚的湖北地方勢力也很強大,共計掌握著5個旅2萬餘人,加上共產黨在廣大農村積極開展農民運動,發展農民武裝,吳佩孚部在湖北實際上僅能控制粵漢鐵路沿線,對其他地區則鞭長莫及。

北伐戰爭中吳佩孚為何成為首要打擊目標:氣焰最囂張,實力卻最弱

馮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