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凶手主動現身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兇手主動現身!

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牛一直都是比較尊貴的動物。那時候的朝廷就禁止隨意宰殺耕牛。據說早在春秋戰國時,秦國就制定了“廄苑律”,即在每年的四月、七月、十月、正月對所有的耕牛進行評比,那些負責管理牛的人如果把牛養得好就會得到獎賞,一旦把牛養瘦了就要受到嚴重的處罰。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兇手主動現身

唐宋的時候也一直沿襲了這種做法,還立法保護耕牛,作為包青天的包拯曾經就遇到過一個跟牛有關的案子。包拯考中進士後,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知縣。由於父母年事已高,作為大孝子的包拯選擇辭掉了官職,回家贍養父母去了。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兇手主動現身

等到包拯的父母去世後,守完喪期的包拯赴京聽選,獲授天長知縣,這件跟牛有關的案子就是在他天長知縣期間接到的一起案子。當時正好是秋天,一位老農慌忙跑到門前擊鼓喊冤,等到這位老農跪在公堂上的時候,直接從懷中掏出了一個牛舌,哭著對包拯說自己的牛被人割了舌頭。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兇手主動現身

眾所周知,在那個年代牛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田裡的很多活都離不開它。現在牛舌被人割了,牛就無法吃東西了。一旦長時間不吃東西,這頭牛就會死去。=牛死後家裡的農活就沒法幹了。除此之外,找不到傷害牛的兇手,這位老農護牛不利而遭到嚴重的制裁,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兇手主動現身

包拯仔細聽完這個老農講述事情的經過之後,沒發現他提到什麼可疑之人,就對他說:“回家把牛殺了,兇手自會跑來投案。”這位老農雖然心有疑惑,但是一想到包大人的為人就信服了,他也知道這個牛活不下去了,即使不捨得,還是忍痛將它殺了。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兇手主動現身

就在這個老農把牛殺了的第二天,又有一個人跑到衙門報案,說他發一個人將自己家的耕牛給殺了,請求大人治他的罪行,而這個殺牛的人正是昨天報案的老農。聽完這些消息之後的包拯心裡也明白了,直接叫捕快將這人給抓了起來。這時候報案人當場蒙了,自己是來報案的,你們不去抓那個殺牛的,怎麼把他給抓了。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兇手主動現身

這時候包拯反問報案人:“你是如何得知那個老農殺了牛,要知道那隻牛的牛舌被割了,根本就叫不出聲音,除非你一直在老農家附近暗中觀察他,那麼你一直暗中觀察他有什麼目的呢?這時候報案人也明白這就是一個局,而他就是那個往局中鑽的人。將前因後果說了出來,其實報案人和這個老農有一些大矛盾,想要除掉老農又不敢殺人,就將目標定在老農家的那頭耕牛身上,要知道那時候牛是比較尊貴的動物,一旦出現問題了,官府都會派人過來查明原因,如果是個人原因就會有牢獄之災。

老農報官牛被割了舌頭,包拯讓他回去宰牛,第二天兇手主動現身

他趁著老農家沒人的時候,將老農家家牛的舌頭給割了,一直暗中觀察著老農看他如何處理這件事情。無論是看著牛死還是把牛殺了都會到衙門申請一頭牛,到那時自己將老農家牛死的事情捅出去,這樣的話老農就會有牢獄之災。他怎麼沒想到,會遇到這麼英明神武的知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