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何德軍推進莫斯科只需4個月,而蘇軍反攻到柏林則需要近4年的時間?

大東北的小豆包


對於德國人來說,他們對於前蘇聯發動閃電戰就必須得做到快速開戰,快速解決的戰鬥理念!

這一點對於德國人來說特別重要,德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尤其是在蘇德戰場上面的失敗是怎麼造成的?就是因為希特勒放棄了快速進行斬首行動,也就是對於莫斯科的突擊行動,最後導致前蘇聯和德國進入了陣地消耗戰。最終德國人比拼消耗戰的時候沒有號過前蘇聯,前蘇聯集中兵力優勢,直接打到了柏林城!

這是希特勒後期所犯的錯誤,但是在前期的時候,德國人十分明確,閃電攻擊波蘭,法國已經奠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快速解決,不要拖泥帶水,不要跟敵人陷入陣地戰的蹲坑爛戰裡面!

所以,德國人必須得找到一條快速的捷徑,能夠到達莫斯科,實際上四個月的時間已經超時了!按照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原先的計劃是軍隊從蘇德邊界開車以後一路飆車要到莫斯科,利用閃電戰首先癱瘓前蘇聯的心臟莫斯科,然後在贏得全面的勝利。

與此同時,相比較於德國人在蘇德戰爭前期的瘋狂的擴軍備戰,這個時候前蘇聯反而陷入了一種怪圈之中。什麼的前蘇聯派兵進攻芬蘭,結果打了半年沒打下來,軍隊損失慘重,而且沒有獲得任何戰果!這一點並不是。前蘇聯運氣背,而是前蘇聯自己活該,前蘇聯開國五個元帥,三個被槍斃。五個一級兵團司令,三個被槍斃,剩餘的80%的基層軍官都面臨著大清洗的迫害,與此同時,前蘇聯在對工業化發展的時候,不惜從農業上面吸取新鮮的血液,去維持工業的高速發展,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德國人入侵前蘇聯土地的時候,當時的前蘇聯很多民眾都在道路兩邊歡迎納粹德國的軍隊!

所以我們發現德國人進攻快速,準確,戰國顯著四個月的時間,當時中央集團軍的集團軍司令,通過望遠鏡就已經看到莫斯科紅宮的那個輪廓了可以想象當時的德國人推進到多麼深的腹地。

至於說你說的前蘇聯從莫斯科打到柏林花了四年的時間,這一點純屬訛傳。前蘇聯處於戰略進攻的時代,一定要到1943年開始算,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裡面,德國人在庫爾斯克會戰失利,就結束了他最後的戰略進攻,從這個時候開始,前蘇聯才開始自己的戰略進攻,也就是從莫斯科殺到柏林城,總體來講,前蘇聯從莫斯科殺到柏林城花了兩年的時間。

但是有的人就會問了,你說前蘇聯人戰鬥力不是很強悍嗎?為什麼比德國人多花了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呢?

首先,前蘇聯進攻的時候,面對的不是一隻已經喪失鬥志的德國軍隊!這一次德國軍隊仍然還是德國所有的精華所在,希特勒曾經抽掉一部分的東線部隊,進入西線戰場,結果呈現一種碾壓的態勢,有此可見,蘇德戰場上面,兩隻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武裝集團軍事力量有多麼強悍。

與此同時,這個時候,前蘇聯除了贏得眼前的勝利,更多的是鞏固自己的地盤,因為很快冷戰已經開始慢慢的降下自己的帷幕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都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情況!關於意大利半島巴爾幹半島以及最後柏林城的歸屬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三個人已經是吵翻啦,這也就是為什麼前蘇聯的軍隊到達波蘭的華沙城下的時候會選擇停下來等待前面會談的結果,直到最後雅爾塔協議的簽訂讓前蘇聯和美國,英國三個方面共同放下心來,才選擇大家把剩下來的活給幹完。

德國人是從蘇德邊境殺到了莫斯科,而目前蘇獵人是要從莫斯科出發,一路殺到泊林城,這其中的距離放大了兩倍!難度增加了無數倍,前蘇聯的國內國土廣袤,地廣人稀,(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軍隊開在上面,只要道路允許,就跟飆車一樣!但是東歐各國人口比較稠密,而且城市眾多,可以固守的據點也特別多,你要一個據點一個據點的拔掉,然後一步一步的推行到柏林城。

於此同時,斯大林也意識到,如果說單純的就讓前蘇聯面對納粹德國的怒火的話,前蘇聯即便再搭上兩個集團軍都不夠用,所以必須要你盟軍去承擔一部分德國人的怒火,來分擔我東縣上面的戰場壓力,否則咱們兩個之間的合作,那就沒有任何繼續下去必要了。我打到蘇德邊境剩餘的事情,你們幹!

所以盟軍才開闢了諾曼底登陸才開闢了西線戰場,否則憑藉斯大林的脾氣,斯大林也不大可能讓朱可夫率領前蘇聯軍隊在柏林城下跟100萬希特勒軍隊死磕!這其中所要承擔的巨大傷亡和巨大壓力都是恐怖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的時候有人做過統計,十個前蘇聯士兵裡面就有一個倒在了柏林城下!這是一場真正的消耗戰一場強者與強者之間的對決,誰能夠耗到最後誰就贏了。前蘇聯最後跟美國,英國一起把德國給活活耗死了。

所以前蘇聯花了兩年的時間,德國人只花了四個月!


漩渦鳴人yy


在二戰蘇德戰爭中,德軍只用了4個月就推進到莫斯科,是由於蘇聯的三種原因造成的:一是斯大林判斷錯誤;二是由於大清洗使蘇軍戰鬥力急劇下降;三是對德軍的“閃電戰”認識和準備不足。
斯大林認為蘇德必有一戰,但不會發生在1941年,因為:1、蘇德在1939年8月23日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有效期為10年,又秘密地簽訂了附屬協定書;2、英法在二戰初期一直想“禍水東引”,把戰火燒到蘇聯。斯大林認為蘇聯真正的敵人是英法,而不是德國;3、德軍攻陷法國後,直接實施“海獅計劃”,與英國進行空戰。斯大林認為德軍在沒有拿下英國前不可能進攻蘇聯,從而陷入兩線作戰。

當德國士兵通知蘇軍德軍要在6月22日進攻蘇聯的時候,斯大林還不相信竟然告訴蘇軍不許開第一槍。由於斯大林判斷錯誤,蘇軍在戰爭前夕毫無準備,導致戰爭一開始造成蘇軍大量傷亡。
蘇軍大清洗迫害致死的部隊幹部比蘇德戰爭期間死於戰爭的軍政指揮員都多。在1937年至1938年間,蘇軍5個元帥有3個被殺,5個一級集團軍司令有3個被殺,10個二級集團軍司令全部被殺,57個軍長有50個被殺,186個師長有154個被殺,16個一級和二級集團軍政委全部被殺,28個軍政委25個被殺,64個師政委有58個被殺,456個上校有401個被殺。剩餘的大部還被關押,以至於戰爭一開始時出現了排長當團長,營長當師長、軍長的現象。當德軍攻進時蘇軍一盤散沙,束手無策。

德軍的“閃電戰”讓這些毫無作戰經驗的軍官聞所未聞,開戰初期蘇軍就有400多萬部隊被俘。德軍51個師的中央集團軍在費多爾.馮.博克元帥的指揮下,用1600架飛機掩護,從華沙以東出發,攻克佈列斯特、明斯克、斯摩稜斯克,直奔莫斯科。
蘇軍經過莫斯科保衛戰後開始反攻,那為什麼用了4年才攻入柏林呢?因為德國當時進攻蘇聯時是550萬大軍,190個師,這還不包括僕從國軍隊。分為中央集團軍、北方集團軍和南方集團軍。中央集團軍奔莫斯科,北方集團軍穿越白俄羅斯奔列寧格勒,南方集團軍奔基輔、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地區。蘇軍雖然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只是解除了莫斯科之圍,開始局部反攻,遠沒有進行全面反攻的實力。德軍雖經莫斯科之敗,但仍然是守中帶攻,整體上還沒有潰敗之像,仍然有強大的軍事實為。蘇軍需要一部部地殲滅,一步步地推進,再加上德軍戰鬥力十分頑強,蘇軍每推進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蘇軍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十次突擊”,以及盟軍諾曼底登陸戰役後,才開始對盟軍從西線,蘇軍從東線,向德國本土進行全面反攻。所以用了4年才攻到柏林。


適情雅趣


1941年6月22日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與其盟友意大利及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和芬蘭等僕從國,對蘇聯實行代號“巴巴羅薩”的閃電戰,出動550萬人,47000門大炮,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190艘戰艦以及大量的其它先進武器,從三個方向對蘇聯發動閃電突襲,妄圖速戰速決,短時間內打敗蘇聯!



蘇聯由於戰爭初期準備不足,面對德軍突然的閃電式飽和攻擊,毫無招架之力,節節潰敗。德軍的機械化部隊對蘇軍窮追猛打,攻城略地,蘇軍苦不堪言,1941年9月底德軍開進莫斯科城下,中間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

面對德軍的圍攻,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在紅場淡定地舉行了閱兵,經歷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等,天寒地凍,道路泥濘,巷戰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德軍的機械化部隊施展不開,戰爭進入相持階段。1943年8月在庫爾斯克大戰之後,蘇聯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
蘇軍一路上朝德國柏林方向反攻的過程中,儘管德軍整體上一路潰敗,德軍規模化的抵抗和反攻發生過多次,甚至打退過蘇聯的凌厲攻勢,俘虜大量蘇軍的先頭部隊。斯大林兒子也被德軍俘虜。面對德軍大勢已去,希特勒多次和德軍將領意見不合,德軍小規模的獲勝無法扭轉戰局。但是德軍實力尚存,所以蘇軍推進到德國柏林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從戰爭開始到蘇聯進攻柏林用了接近三年多的時間。


人類歷史故事


中國有句古話叫“請神容易送神難”,用這句話形容攻進蘇聯的德軍那是再恰當不過。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發動對蘇聯的大規模入侵,動員兵力達800餘萬,並且運用武裝裝甲快速包圍的“閃電戰”戰法,開戰第一天蘇聯就損失超過20萬兵力,1500架飛機,坦克裝甲車火炮不計其數,蘇聯被打的是暈頭轉向,一路退縮。隨著大片領土的丟失,德國的補給線越來越長,鋒芒也漸漸弱了下來,等蘇軍回過頭來,已經退到了莫斯科城下。



“莫斯科保衛戰”絕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戰役之一。蘇聯拼盡全力才阻止了德國的進一步推進,而這時的蘇聯已經大傷元氣,兵源,武器裝備都十分缺乏。雖然挫敗了德國的進攻,但德國卻還是擁有很大的實力。相反蘇聯最缺的是時間,人員訓練,武器裝備的補給都需要時間。這用我們的話說就說戰略相持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開始實行戰爭的節奏,元氣也慢慢恢復,與德國的戰鬥也互有勝負。而德國則因為異地作戰,補給線的拉長等因素則越來越吃力。再加上兩線作戰的壓力自然慢慢處於劣勢,一步步退縮,將吃進去的領土吐出來。究其原因大概有這麼幾點。



1.德國雖處劣勢,但兵源素質,戰術素養還在,並且德國軍隊作戰頑強。蘇聯軍隊雖戰鬥力有所提高,整體水平還是不如德軍。

2.德國在對佔領區的幾年統治中,扶植了一些傀儡政權,甚至一些民眾還是對蘇聯報有敵意,不但要打敗德軍,還需要肅清德國扶植的傀儡武裝,自然只能步步為營。

3.德國在佔領區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蘇聯每進攻一個地方都得付出一定的代價。

4.隨著收復的失地越來越多,離德國本土越來越近,補給線卻越來越長,蘇聯必須鞏固佔領區等待補給。

5.離德國本土越近,德國的反抗越激烈,進攻難度也更大,蘇軍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前進。



我想這大概就是蘇軍為什麼需要4年才能攻到柏林的原因。其實這也是最踏實的戰法,因為德國軍隊實在太強了。


快速軍事一點通


一九四一年蘇德戰爭爆發初期,德軍所處的戰場地域空間決定了德軍的推進速度;而到一九四五年戰爭末期時,蘇軍所處的戰場地域空間決定了蘇軍近四年的大反攻時間。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集結在蘇聯西部邊境的德軍分為三個戰役集團: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從一千五百公里寬的正面,分別向蘇聯的列寧格勒方向、莫斯科方向、烏克蘭方向發起閃電式突襲。猝不及防的蘇聯西部駐軍一觸即潰:西部軍區正在參加種樹的(大批新兵甚至還沒有配發武器)蘇軍成為古德里安裝甲集群的俘虜。古德里安甚至鑽出坦克,通過俄語翻譯向大批驚魂未定的蘇軍喊話:‘’請你們趕快讓開道路,後面的步兵會接受你們的投降‘’……。


由於與波蘭接壤的烏克蘭為蘇聯之最大糧倉,故而可以為德軍提供足夠的糧食消耗,而且第聶伯河以東的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為蘇聯海軍軍事要塞,包括克里米亞陸上的軍用野戰機場:德軍佔領烏克蘭後不僅可以將塞瓦斯托波爾軍港作為自己的潛艇基地,而且還可以使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野戰機場轟炸蘇聯縱深地帶,同時也從此消除了蘇軍飛機轟炸羅馬尼亞油田的威脅。於是,希特勒一生中的一次大手筆:旨在佔領烏克蘭的基輔會戰開始了。


一九四一年七月十九日,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集群根據希特勒第三十三號訓令:向基輔開進,去支援南方集團軍群圍殲困守基輔的蘇軍。從一九四一年七月上旬至九月下旬,基輔會戰持續歷時兩個多月,德軍最終攻陷基輔,並創造了一次俘虜蘇軍六十六萬餘人的戰績。之前朱可夫曾經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以保存蘇軍實力,而斯大林則反對放棄基輔並嘲笑了朱可夫。朱可夫遂負氣辭去總參謀長後,去恢復組建被擊潰的西方面軍。並利用德軍合圍基輔的時間,加固了莫斯科外圍的幾道防線從而嚴陣以待:迎候佔領基輔後進攻莫斯科的德軍。一九四一年九月三十日,莫斯科會戰打響。




從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國突襲蘇聯,到一九四一年九月三十日莫斯科會戰打響:德軍從烏克蘭到莫斯科的行程路線,使德軍自戰爭初期到莫斯科會戰只用了三個多月時間。由於明斯克會戰(蘇軍潰敗)、莫斯科會戰、哈爾科夫會戰、羅斯托夫會戰、熱勒夫會戰(蘇軍潰敗)、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奧廖爾會戰、斯摩凌斯克會戰、白俄羅斯會戰等一次又一次大戰役,直到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七日柏林戰役打響。於是,這前後近四年的時間就構成了蘇軍反攻柏林的時間。


東驤神駿


這隻能說明兩個問題:德軍整體素質遠遠高於蘇軍,且德國在蘇德戰爭始終都投入了巨大精力。

1941年6月22日,德軍撕毀《蘇德互不侵犯協定》,率領包括意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僕從國在內的550萬軍隊大舉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德國前期進展神速,只用了4個月時間便推進到了莫斯科近郊,因為斯大林的拼死抵抗,德國受挫。但真正的轉折點在1942年到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會戰,此戰德國損失慘重,被迫轉入戰略防禦。

但是轉入戰略防禦的德軍仍然與蘇聯激烈對抗,從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到最後柏林陷落,蘇德又進行了兩年多的廝殺。

為什麼德軍只用了4個月就推進到莫斯科近郊,而從莫斯科近郊到柏林就需要兩年多時間呢?


“靜Yes”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德軍素質整體遠高於蘇聯

這一點從蘇德戰爭開始到蘇德戰爭結束都有明顯體現。

雖然是二戰的戰勝國,但是蘇聯軍隊的戰鬥素養真的令人不敢恭維。按說蘇聯二戰前已經是個發達的工業國,綜合國力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有著強大的軍工能力,但是在和德軍對戰時,不僅傷亡數倍於德軍,就連軍備水平也是差出好幾個層次。

單說傷亡,莫斯科戰役在教科書上的記錄是消滅德軍58萬人,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記錄。但是主場作戰,又有嚴寒助陣的蘇軍傷亡是多少呢?答案是128萬,就算國家人口再多,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而在德軍進攻莫斯科前,從蘇德戰爭爆發以來的四個月,蘇軍人員損失情況如下:1941年6月至7月65萬餘人,8月失69萬餘人,9月49萬餘人。8月基輔戰役中超過60萬紅軍投降,並加入德軍進攻蘇聯。由於德軍掌握制空權,6月至9月,蘇軍損失戰機8166架,佔戰爭爆發時蘇軍戰機總數的96% 。可以說,蘇德戰爭的前四個月,是德軍高歌猛進,蘇軍一潰千里。德軍備戰充分,希特勒通過和蘇聯默契瓜分波蘭時蘇德接壤,進而使斯大林將蘇聯大量人員裝備放在波蘭境內,為德軍的閃擊戰創造了必要條件。而蘇聯經過了數年的大清洗,國內一線將領基本被處決殆盡,國防鬆弛,防禦失當,導致開戰初期的一潰千里。

德軍深入蘇聯境內後,發現蘇聯的泥土道路根本就不適合機械化部隊的推進,而9月份蘇聯雨季到來,坦克裝甲車完全陷入泥濘動彈不得。否則,德軍推進到莫斯科城下絕對用不了4個月。

事實上,直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軍傷亡112萬,而德軍傷亡85萬;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傷亡80萬,德軍傷亡50萬。這些都是在蘇聯自己的國土上,對遠道而來的德軍進行的對決。

可以說,如果沒有嚴寒天氣,蘇聯的命運真的很難說。從一戰後就開始準備復仇和整軍的德軍,和經歷了20年和平的蘇軍,無論是單兵素質還是戰術戰法都完全碾壓。兩者都是工業大國,決定戰爭勝利的,最終還是人!

2、東線始終是德軍的重點戰場

雖然德國在二戰中先後開闢了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東線戰場和大西洋戰場。但是重心始終在東線。

希特勒意識到,蘇聯遲早是德國的心腹大患,因此在東線投入了大部分的兵力。

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闢了第二戰場,但是德軍只是在阿登地區組織了一場像樣的反擊,從此就基本不再抵抗。而在東線,德軍始終沒有放棄,即使在庫爾斯克坦克會戰最後失敗,德軍也沒有立即撤出蘇聯戰場,而是不斷防禦,直到被蘇軍趕出國土。

依靠著廣闊的土地面積,蘇聯最終抵抗住了德軍的猛烈攻擊,並且依靠獨有制度高度集中的特性,組織大量兵力對德軍展開反擊。但是反擊的過程非常艱難。

由於德軍和蘇軍都損失了大量的精銳部隊,因此後期參戰的不對基本都是訓練時間不長的新兵,而德軍似乎更不利,因為需要從本土遠距離投送兵力,和蘇軍的就地徵兵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但即使如此,德軍仍然對蘇軍造成大量的傷亡。

而蘇德蘇德雙方的戰損比為:1941年2:1,1942年3:1,1943年2.7:1,1944年1.4:1,1945年1:1。蘇軍源源不斷的兵源最終拖垮了德軍。

可以說,蘇聯和德國最後在國力的博弈上最終敗下陣來。但是希特勒卻從沒有向蘇聯認輸,最後的柏林戰役,頑強的德軍還是給蘇軍造成了超過30萬人的傷亡。

所以事實就是,德軍進攻到莫斯科,用了四個月,還可以更快。而蘇聯打回來用了兩年多,而且,已經是最快了。

我們不否認蘇聯在二戰中的巨大貢獻,但拿士兵人命去填的戰爭,無論如何也看不出有什麼偉大。而且這些蘇聯的教訓,本可以避免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一起探討歷史!


靜夜史


解讀歷史,讓你體驗不一樣的二戰風雲,歡迎進入“惜花公子”談歷史。從當時雙方的政治、經濟、軍隊、科技水平、國民素質等方面為你解析那段歷史。

一、政治

德國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在一戰中戰敗,簽訂了很多的限制條約。西方各國卻沒有斷絕對其其他方面的一些交往。在各種政治方面依然被各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認可。而當時的蘇聯是紅色資本主義國家,受到來自世界各發達的國家的排斥與制裁。在政治中的一些地位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從而影響其他各方面的發展。同時,德國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鬥爭,對於一些其他的行業影響較小。對本國的各項從軍事、科技、教育、經濟等各領域的人才保存比較完善。而當時的蘇聯出現的“內部矛盾重重”,對於在各行各業中的寶貴人才的各種打擊傷害比較嚴重。為後來埋下了隱患。

二、經濟

當時,因為西方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德國成為了重災區,人民大量的失業。造成社會矛盾較為嚴重,同時為著國內的一些野心家提供契機。而蘇聯雖然人民生活也比較苦,卻沒有德國那樣的恐慌。相對德國要好的多。

三、軍隊

德軍從裝備、人員素質、作戰經驗、指揮系統、後勤保障、多兵種聯合等各方面都有著完備的組成機構。在入侵蘇聯前,對身邊多國進行了入侵。從而使得士兵到軍官都有了較為豐富的作戰經驗與應對各種戰場局勢的能力。而蘇聯空有其表,其他什麼都不佔優勢。從士兵到軍官都是一群新兵,包括高級的指揮官也沒有多少有著戰爭經驗。因此,會被德國很快的入侵到莫斯科是很好理解。

四、科技水平

從衝鋒槍到各種坦克、各種戰鬥飛機、轟炸機、運輸機等方面前期的德國全面壓制蘇聯。戰爭初期蘇軍沒有一項的軍事裝備超過德軍。

五、國民素質

在戰前德國的所有國民都具備當時的小學以上文憑,而相對我們的蘇聯國民有很多還不識字。因此,對於德國的各種裝備生產、維修、使用等具有非常完備的工業基礎保障,而相對的蘇聯就要差的很多。

綜上所述,這就前期德軍能夠很快的入侵到蘇聯莫斯科的原因,後期德國戰線較長,各方面的損失較為嚴重,各種戰略物資的枯竭等致使強盛一時的德國沒有熬過漫長的寒冬。讓蘇聯有了較多的喘息機會,最終,使其走向終結。


惜花公子


因為德軍在1941年要面對的僅僅是一直還處在現代化改裝中,完全沒有進入戰備狀態的蘇軍;當時前線的蘇聯軍隊甚至出現了剛剛接觸到德軍就投降的尷尬狀況。說實話以當時蘇軍的狀況,打莫斯科居然還能打4個月之久(或是將近5個月)德軍也真夠慢的.....

當時雙方是這麼一狀況:德軍這邊在1941年擁有1000多萬軍隊,其中可動員兵力達800多萬;其軍隊一直處於戰備狀態。德國總參謀部擁有一大批經驗豐富久經沙場的指揮官和將軍,其中更有三大名將古德里安,隆美爾和曼施坦因。堪稱是前兩個世紀以來最強的指揮部。(打蘇聯德國動員了800萬,實際參戰550萬,其中還不包括盟友和僕從國的軍隊)

1941年的蘇聯總兵力約在500萬左右。蘇聯在1934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肅反運動(大清洗)當時蘇軍五名元帥被削掉了三個,四個一級集團軍將領被削了三個,而二級集團軍將領更慘,連一個也沒留。當時蘇聯軍隊中優秀的指揮官基本上被清洗,也就只剩下一個朱可夫還看的過去。對蘇軍的現代化改造也因為大清洗被擱置了,一直到1938年才得以繼續進行現代化改造,但是一直到1941年德國發動戰爭前夕,蘇軍才在蘇德邊境總共部署了大約700多輛當時對蘇軍來說最先進的坦克T34和慈父1;並且遲遲未進入戰備狀態。所以德軍能在4個月之內打到莫斯科門口,其實也是情理之中。


雖然說蘇軍在1941年和1942年獲得了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並展開了戰略反攻,但是相比之下,德軍仍然有較大優勢。蘇軍儘管在戰爭中完成了對軍隊(主要是陸軍,當時在戰爭前夕對空軍的改造已經差不了多少了)的現代化改造(大量裝備T34和慈父1、2,在戰爭後期還出現了IS2等重坦)但是仍然沒有大面積反攻的實力。因此蘇軍也就需要利用優勢兵力分別對入侵蘇聯的三個德國集團軍逐個擊破,一點一點消弱德軍的實力,並最終向德軍發起大反攻,達到一擊即潰的效果。

蘇聯由戰略防禦轉至戰略進攻,在收復自己全部的領土之後又“解放”了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又擊潰了同為軸心國成員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還協助解放了南斯拉夫和希臘,最後以損失38萬士兵的代價攻克柏林。

蘇軍用了將近四年時間,損失了將近931萬士兵才完成了上述所有的成果,難道就這還不夠快嗎?


二戰吐槽君


1941年6月22日,德軍撕毀《蘇德互不侵犯協定》,發動代號為“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突然襲擊,包括意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僕從國在內的550萬軍隊利用龐大的坦克裝甲集群,在空軍的配合下,德國前期進展神速,只用了4個月時間便推進到了莫斯科近郊,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會戰後德國損失慘重,被迫轉入戰略防禦,但最後柏林陷落,蘇德又進行了兩年多的廝殺。

為什麼德軍只用了4個月就推進到莫斯科近郊,而從莫斯科近郊到柏林就需要兩年多時間呢?

一、自1939年蘇德一起瓜分了波蘭後高度互信,雙方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盲目相信《條約》,於1941年6月12日和20日兩次拒絕國防人民委員會關於讓邊防部隊進入完全戰備狀態的建議,蘇軍沒有得到加強警備命令。

二、蘇聯三十年代的大清洗導致師以上主官被殺了三分之一,合格的軍官根本不夠,許多人就是濫竽充數無法勝任工作。

三、蘇聯對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以及烏克蘭等加盟共和國民主精英嚴厲鎮壓,德軍的到來被視為解放,他們為德軍進攻提供了幫助。

四、蘇德戰爭爆發集中在東歐平原上,十分適合大兵團集群作戰,蘇聯有多層縱深防禦的設置,因此反覆的拉鋸戰便使蘇德戰爭更加血腥殘酷。

五、從衝鋒槍到各種坦克、各種戰鬥飛機、轟炸機、運輸機等方面前期的德國全面壓制蘇聯。戰爭初期蘇軍沒有一項的軍事裝備超過德軍。在戰爭初期如入無人之境,蘇軍只能實行焦土政策以延緩德軍前進的腳步。

六、隨著收復的失地越來越多,離德國本土越來越近,補給線卻越來越長,蘇聯必須鞏固佔領區等待補給。同理離德國本土越近,德國的反抗越激烈,進攻難度也更大,蘇軍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前進。

我想這大概就是蘇軍為什麼需要4年才能攻到柏林的原因。


美麗青春您真痘


德國進攻蘇聯時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蘇聯幾乎是靠一已之力在與德軍及歐洲僕從國軍作戰。德國不僅從人數上、武器裝備上、工業能力上、經濟總量上都遠遠超過蘇聯,而且在戰爭初期德軍還靠偷襲使蘇聯蒙受巨大損失,蘇聯失去了歐洲部分的大部,而這也是蘇聯人口最密集、工業最集中、戰爭動員能力最強

的地區。蘇軍能在44年打出國境,可以說這本身就是奇蹟!所以二戰中蘇聯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最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