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相聲從清末到現在有將近100多年的歷史了,對相聲貢獻最大的五位藝人都有誰?

愛聽故事的小孩


相聲誕生的這100多年曆史當中,對相聲這門藝術貢獻最大的五位藝人分別是:侯寶林、馬季、侯耀文、郭德綱、張雲雷。

侯寶林讓相聲從市井搬到大熒幕

相聲始於明清,盛於當代,是一種民間說唱曲藝。以說、學、逗、唱突出其特點,主要以口頭方式表演。

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南京夫子廟。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等。


是一門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廣大百姓喜歡的曲藝表演形式。

所以,相聲一直以來都是市井文化。直到侯寶林的出現,才改變了這種局面。

侯寶林(1917~1993),12歲開始學藝,先學京劇,後改為相聲。那時候經常在北京天橋、鼓樓一帶撂地演出,說單口相聲。與許多的舊社會民間藝人一樣,以此謀生,養家餬口。

到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以後,侯寶林與郭啟儒合作,在京津一帶表演,名聲大震。彼時的中國戰火紛飛,社會動盪不安,說相聲食不果腹,但侯寶林一直都堅持。


新中國成立以後,侯寶林的堅持終於看到了曙光,再次煥發藝術青春,很快便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藝術大師。

接著,侯寶林堅持相聲改革,既對傳統的相聲進行加工修改,又創作了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段子。從而讓相聲脫離低俗,通過廣播電視走進了千家萬戶,登上百姓喜聞樂見的大雅之堂。

侯寶林是相聲界的一代宗師,對相聲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


馬季開創了歌頌相聲的新時代

相聲本以諷刺為主,而馬季則創立了歌頌型的相聲,以讚美新生活、英雄人物為主題,將相聲帶到了另外的一片天地。

上世紀80年代,馬季利用春晚的平臺,讓相聲直達海內外,頓時將相聲推到了一個高峰。

所以,馬季是新時代相聲的代表人物。

侯耀文發掘了郭德綱

侯耀文作為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兒子,對相聲最大的貢獻,就是發掘並提攜了郭德綱。力排眾議,給了郭德綱在相聲界的名分,才得以讓他更好的說相聲。

要不是侯耀文的幫助,郭德綱還會走更多彎路。直到今天,郭德綱還對侯耀文充滿了感恩。

郭德綱讓相聲復活,並替祖師爺傳道

是郭德綱讓相聲大紅大紫,直到今天,相聲還是他一個人在撐著。他不僅帶火了相聲,也將京劇、評劇等傳統藝術帶火了。

而現在的郭德綱更是在替祖師爺傳道,把德雲社經營的有聲有色,培養出那麼多年輕優秀的相聲演員,繼續在相聲的道路上前進。

郭德綱已經在相聲史上描下了濃重的一筆。百年之後,他會載入史冊,流芳千古。

張雲雷讓年輕人喜歡上相聲

張雲雷的出現,改變了很多年輕人的命運。讓平時愛泡夜店的女孩心甘情願掏錢買票,走進小劇場去聽相聲,並且還學會了很多傳統的小曲等等

現在喜歡張雲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因為喜歡上張雲雷,才會去聽他的相聲,聽德雲社的相聲,從而去了解相聲。

所以,張雲雷對相聲的傳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有年輕人喜歡,才能更好的傳承。他同郭德綱一樣,會名垂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