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对于孩子想成为科学家,家长要怎么看待

一定有很多人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科学家看似一个离我们很遥远的代名词,如果找到正确方法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其实科学家也都是普通人。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华罗庚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对于孩子想成为科学家,家长要怎么看待

后来经教授推荐前往剑桥大学留学,但他并不在乎学士学位,而是专心研究问题,得出著名的"华氏定理"。后来他回到祖国,为数学研究倾注了全部心血,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我们应该认真的考虑一下,华罗庚可以从初中文凭逆袭成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

他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对于孩子想成为科学家,家长要怎么看待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邓稼先是中国原子弹之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钱学森的一生中重大转变的地方也就在于他参加了火箭研究小组,并最终走上了火箭研究的道路。他当年的归国效力,让中国的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是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些家喻户晓的伟大科学家是每个人都敬佩的,但这些人的傲人成就是我们羡慕不来的,因为他们都是经历了数十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努力才换来的。这些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孩子想成为科学家,家长要怎么看待

科技发展是国家的根本性发展,孩子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关注孩子的科学培养对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现在国家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家发展是每个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义务。

孩子的培养应该从兴趣开始。有的孩子对数字符号很感兴趣,而有的孩子觉得物理数学枯燥无味。每个人的兴趣不同当然也不能强求。

但是孩子应该接受科学的熏陶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适当的了解对自己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