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刘备真的是汉献帝的叔叔吗?你怎么看?

林成龙


答:刘备的帝胄身份可能性很大,是汉献帝叔叔的可能性很小。

怎么说呢?

《三国志》中明确提到:“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

这是陈寿根据蜀汉帝国对刘备族系官方宣传材料进行记载的,即刘备出自“汉景帝→中山靖王刘胜→陆城侯刘贞”一支,但往下却没有记载。

裴松之因此在作注时大为遗憾地说:先主自己说是汉景帝后裔,但是“昭穆难明”,以至于立国延续汉祚时,竟然“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

据此可知,其他史书也都没有刘备祖先谱系的记载。

首先,刘备自称出自中山靖王刘胜这一支,而中山靖王刘胜的封地在古中山国,即今天的河北地区,考古学家就在196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的满城县发掘出了中山王墓。而刘备的出生地为涿州,即现在的河北省涿县,两地相距并不远嘛。

其次,中山靖王刘胜是历史上著名的生育大王,他一共生了120多个儿子。这120个儿子落地生花、开枝散叶,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到了东汉末年,怎么着也得有十多万后裔吧。即刘备作为这十万分之一,又有什么奇怪的?

再次,刘备的祖父和父亲是有记载的,“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即祖父为刘雄,官至东郡范县令,父亲刘弘,无具体官职记载,但从“世仕州郡”来看,怎么着也是当地一名官员。结合刘备受教育的情况看,他的老师是东汉名臣、九江太守卢植,和他一起在卢植门下为同学的有公孙瓒和刘德然——刘德然确系中山王之后,他的父亲刘元起认刘备为同宗,经常资助刘备读书。可见,刘备作为皇室后裔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三国时期曹魏国郎中、著名史学家鱼豢在《典略》也提到,刘备的先祖系光武帝(也就是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之后)的哥哥刘縯的孙子刘复的后人,刘复被分封为临邑侯。他这个说法和刘备的爷爷刘雄当东郡范县县令的身份比较相符,因为范县县令治就在在临邑。当然,支持这个说法就会推翻陈寿《三国志》中刘备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的记载。但不管怎么说,刘备也都属汉景帝后裔。

至于说刘备是汉献帝叔叔,其实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编排,目的是要以“刘皇叔”的身份来突出刘备“仁厚长君”的形象。

为了自圆其说,罗贯中还煞费苦心地编出了一个完整的继承谱系。

但是,我们拿有史可考的汉献帝刘协的谱系与罗贯中的编排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刘备是汉景帝的第十九代孙,而汉献帝刘协是第十四代孙,这哪是什么皇叔?分明是侄玄孙嘛!

即按罗贯中编排的谱系,刘备绝不是汉献帝的叔叔。


覃仕勇说史



读三国之时,不难发现,其中大部分来历出身都有交代,如曹操本属夏侯家后过继于曹嵩。孙坚出身豪强之家人称“凉州三明”。相较于二人,作为三国主角之一的刘备的出身则显得迷离许多。大部分对其出身印象大抵都是来源于“在下,中山靖王之后,刘玄德......”然而我们知道,在刘备发迹之前是以卖草鞋为生。

这跟印象中的皇亲国戚完全不搭边么且若论辈分,他与汉献帝同属于一个祖先汉景帝,然而汉献帝是汉景帝13代孙,刘备则称为18代孙,如此汉献帝怎么反称刘备为皇叔?甚至有些人声称刘备谎称自己是皇叔,以下依据相关资料做简要分析。


第一历史上的刘备是不是皇叔?若想知道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其实很好办——查史书。史书尚且好说,《三国志》有明确记载:

先主传第二卷: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同样《资治通鉴》中也有明确记载:

备,中山靖王胜之陆城亭侯之后,然自祖父以上,世系不可考。

然而此中世系不可考则多玩味,翻译过来就是:我知道他是中山靖王的孩子,但是不知道是哪一个的。这也不能怪司马光,毕竟据记载中山靖王一辈子造人120位,其中有史记载仅有几人。故而从历史上来说其实已经承认了刘备的家庭背景——中山靖王之后。


第二家庭背景又有哪些线索?上一条我们已经从历史的角度确认了刘备的历史地位,然而又有人会提出疑问——若是皇亲国戚还会买草鞋?若是皇亲国戚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会被大人训斥为胡说?若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还是皇亲国戚么?

首先介绍刘备为何会买草鞋,首先我们要做一个辟谣:汉时皇亲国戚并非大家印象中的“四阿哥”这类的大权在握可通朝野,也并非如同明朝的“福王”之类的被圈养的王爷。汉时王爷更类似临时工,父为王爵则封地子分,子分地为侯爵,以此类推,到最后就没有爵位。

历史上的刘备很惨,他的祖先陆城亭侯被汉武帝以“坐酎金失侯”为由削去爵位。从此这一脉都是平民,等到了其祖父被具为孝廉出任知县才算小小的崛起了一把,随后刘备父亲在其少年时早逝,无奈刘备仅能买草鞋为生。


其次为何刘备幼时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这会被其叔父斥责为胡说并说有灭门之祸?关于三国志的这段描写我大抵是不信的,这大抵属于历史上通用的春秋笔法。纵观历史关于开国皇帝必定幼时都异于常人,有雄心壮志,故而我认为此段大抵是陈寿根据刘备后世成就所添加所成。

然而就这句依然被各种“非中山靖王”的网友拿出来用。意思从侧面证明要是刘备是皇亲国戚说这句话就稀松平常,然而并非如此,盖因羽葆盖车是皇帝所用之物,不管是谁,除了皇帝说出这句话都是灭门之祸。

关于最后一问,若是刘备不是中山靖王之后还是皇亲国戚么?有大概率是的,首先一个原因:经过百年发展,彼时刘姓大多多出于刘邦一脉。其次刘邦老家涿郡是中山靖王所建立的中山国所在。加上中山靖王又是著名的后代众多,而涿郡涿县更是诸多刘姓封赏的地方,故而刘姓扎堆,所以假如刘备不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有大概率是皇亲。


第三假称中山靖王之后能给刘备带来什么好处和坏处

首先我相信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好处的,比如认祖宗也是如此,刘备第一次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时给他带来好处了么?显然没有,反而给他带来了风险:假如不是中山靖王之后,若是以后有了势力,必然被人调查其背景,查出作假必然又是损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刚出道”刘备作假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就就是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对于刚出道的刘备来说作用不大,我们都知道,汉朝最重出身,然而出生是对于王侯来说才有用出,难道刚刚平定黄巾之乱的刘备便知道以后必然天下大乱?我想并非如此。再者说若是假托出身,何人不好非托中山靖王之后?要知汉朝最重家传,比如你是张良之后,人们必然认为你是谋略传家,若托王莽,别人必然对你厌恶,而托中山靖王之后人们对刘备第一印象必然不算太好。


最后便是家谱,过去宗族特别是皇族最重家谱,可以说每个人刚一出生便进入家谱,固然刘备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对于职位上升会有好处,有可能会引起皇帝青睐。然而皇家之后只需要一查家谱上数祖宗就知道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就为了有几率的青睐为以后埋下这么大的地雷,我想以刘备才智是不会去做的。结合这三点,我想刘备不可能是假托中山靖王之后,其说必然为真。

以上就是我认为刘备为何必然是中山靖王之后的理由,仅为个人猜测做不得真,其实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所做的功绩与挽大汉之将倾的决心。

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简单来说,不是。

刘备是汉献帝叔叔这一情节出自演义小说,因为从史书记载来看,最多只能确定他是汉室之后,无法确定他跟汉献帝的辈分。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开篇就提了刘备的家族世系:“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这个家族世系非常不全,除了始封王刘胜和开基祖刘贞,之后就没了,直接跳到刘备的祖父那里,中间缺了两百多年。

由于刘备发家前地位实在不高,还要卖草鞋度日,他能够知道祖父叫什么估计还是问了母亲的结果,再往上可能连他母亲也不知道,刘备也无从知晓,那时候又不流行给自己编祖宗,所以刘备也没给自己造族谱,他的世系也就成了谜。

南朝时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也不得不感慨蜀汉的宗庙制度:“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于时英贤作辅,儒生在宫,宗庙制度,必有宪章,而载记阙略,良可恨哉!”(我以为先主自己说是汉景帝后裔,可世系太远,理不清楚,立国延续汉祚时,不知以哪一位皇帝为远祖,当时人才那么多,肯定有解决方案,可惜记载很少,真是遗憾!)

关于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的记载,最早是出自诸葛亮等人的劝进表:“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蜀汉旧臣,继承了这个说法,而魏人鱼豢所著的《典略》则说刘备是临邑侯枝属。

现在可以查到汉朝有两个临邑侯,一个是刘让汉景帝第十四子常山宪王刘舜的七世孙,另一个是汉光武帝刘秀二哥刘仲的孙子刘复,汉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

不管哪一支,都跟蜀汉方面的说法不同,但也证明了,曹魏方面并没有否认刘备的汉室之后的身份,如果刘备是冒牌货,掌握汉室宗亲族谱的曹魏应该是了如指掌的,也少不得以此为由贬低刘备,但史书对此全无记载。

总的来说,刘备汉室之后的身份当无问题,可是不是汉献帝的叔叔就不好说了,因为世系不明的刘备根本没法跟汉献帝排辈分,除非是按年龄叫。

偏偏刘备的黄叔身份就是靠辈分排出来的,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捏造了刘备的世系,说他是汉景帝的第十九代孙,可汉献帝是汉景帝第十四代孙,要论辈分,整整五代的差距,刘备反而要叫汉献帝一声祖宗。


平沙趣说历史


首先说刘备确定是刘氏宗亲,但不是汉献帝的叔叔。



演义说法

刘皇叔一说非常广泛,实际上“刘皇叔”说法最早出现于《三国志平话》中,这是一本成书于元代的小说,以后再《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突出刘备的正统身份,大加渲染刘备“皇叔”身份。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先祖是中山靖王刘胜,刘胜和刘彻是同一辈分的人,再来看看刘备的介绍;

胜生陆城亭侯刘贞。刘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刘备是中山靖王的的地十八代子孙,这可真是刘备的十八辈祖宗才和皇族沾上了关系。



再来看看汉献帝刘协;刘协的族谱是可以明确查阅到的。他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第十三世孙。

刘胜和刘发是为同辈之人,因此刘协比刘备整整大了五辈,可以说刘协是刘备祖宗辈的人了,所以不可能称皇叔。



正史说法

正史中从来没有记载刘备是皇叔,只说刘备是皇族后裔,然而很多人质疑刘备皇族身份。但是个人认为刘备的刘氏宗亲身份是真的。

首先看《三国志·先主传》开片第一句话就是;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这段话说明了刘备父亲和爷爷是能够考证的,是实打实的做过官的人,而且《三国志》中也记载了刘备年少之时也与宗族中的孩子一起玩耍。

如果刘备故意为身世造假,曹操和孙权等人早已经揭穿了,况且《三国志》是尊曹魏为正统,如果刘备不是刘氏宗亲,早就把他揭穿了。



还有说刘备寒酸破落,这就再正常不过了。刘彻实行推恩令以后,爵位依次递减,过了几百年,刘氏皇族后裔数以万计,根本不可能每个人都锦衣玉食,寒酸破落的大有人在。何况“位面之子”刘秀刚刚上战场的时候还骑着牛打仗呢。


我是越关


按三国演义来说,皇上说是,那就是了!既然皇上都忍了这个皇叔,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至于是不是,不重要,皇帝需要一个有能力的皇亲对抗曹操,就算刘备和刘协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毕竟都姓刘啊!刘备手下又有关羽、张飞这种万人敌猛将!能力也有!满口匡扶社稷,中兴汉室!这么好用的人,不认个亲,拿来对付曹操,不科学啊!

所以,不论刘协还是刘备,是或不是真的亲戚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共同敌人——曹操!


谭小龙29


我估摸着可能是有的,但刘协是刘秀传下来的,刘备是刘胜传下来的,用通俗的话来讲,他俩四百年前是一家人,都是刘邦的后代,但四百年了,都不知道隔多少代了,以刘邦血脉来说,刘协的皇叔都不知道有几千几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