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古代文官最高榮譽,整個明朝只有4人獲得,其中2人同朝為官多年

前言:自西周以來,帝王、帝妃、諸侯、大臣等地位顯赫之人,去世之後,後人都會根據其生平事蹟,給予一個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稱之為諡號。諡號種類很多,評價由好到壞,大體可以分為上諡、下諡、惡諡、平諡,另外還有一種“私諡”,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

古代文官最高榮譽,整個明朝只有4人獲得,其中2人同朝為官多年

自唐朝之後,文人做官都會追求一個諡號“文正”,如果哪個文官死後被賜諡號“文正”,那就基本可以視為這個人,乃至這個家族的最高榮譽。也正因為如此,這個諡號評選要求極高,根據《逸周書·諡法》一書記載,諡號“文”的評選標準是: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

諡號“正”的評選標準為:

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莊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古代文官最高榮譽,整個明朝只有4人獲得,其中2人同朝為官多年

可見,無論是“文”還是“正”的評選標準都很高,因此,文臣都以能夠得到“文正”的諡號為最高榮譽,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歷代君王都從不輕易賜大臣“文正”,縱觀整個明朝獲得此殊榮也就四個人而已,他們分別是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和倪元璐

方孝孺是儒學大師宋濂的學生,朱元璋對其十分欣賞,曾經對朱標說“此莊士,當老其才”(這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你應當一直用他到老),後來朱標早逝,朱元璋就把留給了朱允炆使用。朱允炆繼位以後,迅速啟用方孝孺,每遇大事都會找方孝孺商議,有時甚至直接讓方孝孺在自己面前草擬奏摺批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朝廷發出的討伐詔書和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對方孝孺而言最為後人所稱道的是,他面對朱棣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並身披孝服在朝堂之上與朱棣進行激烈辯論,最終因激怒朱棣而被處以“誅十族”的極刑,這也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被處於這個極刑的人。時隔200餘年後,南明福王追賜諡號文正。

古代文官最高榮譽,整個明朝只有4人獲得,其中2人同朝為官多年

李東陽是明朝有名的天才,四歲能作徑尺書,十八歲中進士,期間還兩次被朱祁鈺召進宮中講《尚書》大義,歷仕天順、弘治、正德三朝,尤其是弘治年間,他與劉健、謝遷組成的三人內閣,對朱佑樘開闢“弘治中興”具有非常重用的貢獻。

正德期間,朱厚照貪玩成性,對朝政多有懶惰,李東陽作為輔政大臣能夠積極作為,維持國家運轉秩序。“八虎”作亂期間,李東陽一面隱忍周旋,竭力保存朝廷忠義之士,一面又竭力瓦解打壓“八虎”,試圖還朝廷政治於清明。《明史》對他的評價為,”自明興以來,宰臣以文章領袖縉紳者,楊士奇後,東陽而已”。正德十一年,李東陽因病去世,明武宗賜諡文正。

古代文官最高榮譽,整個明朝只有4人獲得,其中2人同朝為官多年

謝遷是成化十一年的科舉狀元,弘治八年,與李東陽一起進入內閣,李東陽擅長謀略,而謝遷擅長辯論,兩人互為長短,是“弘治中興”的重要功臣。正德皇帝繼位後,“八虎”把持朝政,陷害忠良,謝遷對此不能忍受,決心向皇帝施壓剷除“八虎”,結果反被“八虎”所傷,連皇帝給予謝遷賜爵授官的詔命都被撤銷了。

劉瑾伏誅以後,明武宗曾下詔啟用謝遷,被其拒絕;明世宗繼位後,又親自讓傳令官到謝遷家裡下旨,要求其入閣復職,這次雖然沒有決絕,但已經79歲的高領讓其無法承受高強度的工作,明世宗則特許天冷不用上朝,還經常賞賜美味佳餚,第二年因身體原因再次辭官回家,明世宗仍然經常遣人問候;嘉靖十年,謝遷因病去世,明世宗特贈太傅的官銜,諡號文正。

古代文官最高榮譽,整個明朝只有4人獲得,其中2人同朝為官多年

倪元璐是天啟二年的進士,乃是名臣袁可立門生,他人如其字,具有強烈的個性。當時魏忠賢專權擅政、敗壞朝廷綱紀,倪元璐對此不能忍受,於是在天啟七年,藉助擔任江西鄉試之主考官之機,出題諷刺魏忠賢。

崇禎皇帝繼位後,準備重用倪元璐,結果由於崇禎皇帝生性多疑,又遭到小人誣陷,倪元璐再次被打壓,倪元璐的為官之路不可謂不坎坷。然而,相比於他的為官政績,他的書法造詣更為人所熟知,由於結字奇側多變,書風奇偉,後人對他有"筆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勢足、意足、韻足"之"三足"的稱譽。崇禎十七年,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倪元璐聞訊也選擇自縊殉國,弘光時,賜諡文正。

古代文官最高榮譽,整個明朝只有4人獲得,其中2人同朝為官多年

明朝這四個文臣,均在死後獲得了諡號“文正”,其中方孝孺和倪元璐都是南明福王所賜,方孝孺更是死後200年才獲得此殊榮,而李東陽和謝遷同朝為官多年,這種一朝兩人同時獲得“文正”諡號的,整個古代是上也是不多見的,由此可見,朱佑樘能夠開闢“弘治中興”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結束語:雖然諡號是人死後的一種榮譽,但文人向來視名節重於生死,哪怕這個名節是死後評判的。所以諡號這個東西,雖然看似虛無縹緲,但對古代文人仍然具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也正因為如此,無數讀書人願意為了這個稱號,去努力、去拼搏、去堅守心中的道義,進而形成了古代文人特殊的文化現象和價值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