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朝李太后是好的太后吗?为什么万历皇帝20多年不上朝她却不管呢?

匿名用户096


虎妈豹师教育下长大的万历皇帝,是有明一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做了四十八年。

万历皇帝朱翊钧生母是李太后,这位宫女出身的太后,对大明王朝的局势起到不小的作用。


慈圣皇太后李氏,算是大明最合格的太后了

“母仪天下”这个词,不单单是指后宫皇后,太后由于身份尊贵,乃“天下女性之表率”,有些时候,太后对于政局的导向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

万历皇帝十岁继位,朝中大事基本交由首辅兼帝师张居正负责,而内事则由李太后操心,在这两人的中间,还夹着一个主管司礼监的大太监冯保。可以说万历朝主少国疑的时候,内阁、后宫、宦官这三驾马车,是一起拉着大明朝前进的。

李太后对于万历的教育极为看重,每天早上都要叫万历起床读书,风雨不改,如果万历有一丁点偷懒的话,那他身边的太监遭殃不说,连万历本人都要跪在太后面前写检讨书。不要以为这是和慈禧对光绪一样的情况,李太后不止对万历严格,对自己更严格。

一般来说,太后的家人就是皇帝的外家,那偶尔犯点事贪点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可李太后不是,曾经她的娘家人犯了点事,李太后是直接派了近身太监去府里,指着娘家人的鼻子批评了一顿,才按照法律,该抓的抓,该罚的罚。

所以李太后不管是作为一个母亲,还是作为一个太后,她都是十分严格的。明朝皇帝虽然多奇葩,能力良莠不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孝顺。几乎所有明朝皇帝在对待祖母或母亲的时候都是很孝顺的,万历皇帝也是其中之一。



而朱翊钧十岁登基,万历六年大婚,万历十四年开始怠政,而万历四十二年李太后才去世,这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万历不上朝,为什么李太后不管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元璋规定:后宫不得干政。

按规矩,皇帝大婚后就要亲政了,本来李太后就是因为万历年纪小才不得已辅政,成为唯一一个坐到了乾清宫的女人。但李太后心里时时刻刻都是想着万历快点长大,好把这权力移交给他。毕竟李太后的辅政虽然是张居正提议的,但前提也是在万历亲政前,先让太后管事,万历一亲政,太后就要退居后宫了,所以李太后是不能再管万历上不上朝了。

不过不上朝也不代表不做事,万历十四年怠政,最直接的证明就是“万历三大征”,这一点就连满清所著的《明史》都不能否认:万历虽然宠爱郑贵妃,导致了长达十几年的国本之争,而且还三十多年不上朝,但万历在位期间,没有正统、正德年间的太监祸国,没有景泰年间的异族威胁,没有嘉靖朝的权臣乱政。

所以李太后虽然健在,但一有祖制,二万历也不是昏君,她也没必要和以前一样事事过问了。但该出手时就出手,李太后国事不管,却能管家事。

万历宠爱郑贵妃所生之子福王,讨厌宫女王氏所生长子朱常洛,于是不立太子,想扶郑贵妃做皇后之后,再把福王扶上太子之位。这事被李太后知道了,于是以自己也是宫女出身的典故指责万历,强制让万历立朱常洛为太子,也就是日后的明光宗。


一贰一橙


万历的母亲李太后是一位好太后吗?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有三十年不上朝,荒淫无度的事情也干了不少,而李太后活到了万历四十二年才去世,这段时间她不管万历皇帝,她真的算是一个合格的太后吗?

江湖小晓生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无奈的太后。

第一,对年幼的万历管教十分严格,却缺少方法。

在童年的万历看来,这世上有两个仇人,一个就是权倾朝野的老师张居正首辅,第二个就是这位李太后了。据说李太后每天大清早就要喊万历起来读书,记住是每天!我也是无语了,就算是现在上学,还有个周六日呢!你风雨无阻地叫儿子早起,万历作为一位皇帝,那是很不情愿的。只要万历稍微有点不想早起的意思,那李太后肯定会责罚他,让他跪着认错。要是我我也恨的,后来李太后还吓唬万历皇帝,说汉朝有个权臣叫霍光,刘贺做皇帝的时候不听他话,随后就被废掉了。

这么误导孩子,直接导致万历皇帝对张居正产生了无比厌恶的感觉。我觉得她在这方面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后,因为她没有足够的格局。

第二,李太后没有执政能力。

跟很多掌权的太后不同,李太后是没有执政能力的。她在万历刚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辅政太后,可是事事都听从张居正的指挥,自己毫无主见。甚至在万历六年,万历已经成婚的情况下,依旧听从张居正的建议,没有放权给万历皇帝,继续辅政。一直等到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以后,李太后才正式卸任辅政太后的职责。

而她辅政的这十年,基本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建议,所有事情都是由张居正来决定。好在张居正对大明朝是忠心的,如果换成了赵匡胤这样的人,那改朝换代只是分分钟的事情而已。所以说李太后是没有执政能力的太后,如果需要每一位太后都有执政能力的话,那她是不合格的。不过历史上没有执政能力的太后太多太多了。

第三,万历昏庸无道,李太后却没有能力管理。

万历皇帝是个奇葩,他三十年不上朝,一天到晚躲在后宫不知道干什么。导致明朝官吏腐败严重,所谓的万历三大征,根本就不能为他抹去昏庸的罪名。也正是他在位期间,努尔哈赤不断兼并各大部落,成为辽东首屈一指的军阀。萨尔浒大战杀的明军惨败,导致整个辽东落入了努尔哈赤之手。

所以万历是个昏君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李太后一直活到了万历四十二年,却始终没有管过,或者说已经管不动万历皇帝了,这也是她的失败。我个人觉得正是因为她在万历小时候太严格了,所以给了万历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以至于万历长大以后,对这位太后的任何言语都不听从,甚至张居正全家被害,跟李太后的说教也是有关系的。

第四,李太后宫女出身,内心存在自卑感。

我一直相信,人的内心深处所藏着的,才是真正的自己。不要看李太后贵为太后,她过去只是一名宫女。想必出身也是不高的,这不是说出身不高的人一定会自卑,只不过她处在太后这个万万人之上的位置上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卑感。她过去只是一名卑微的宫女,也没有什么见识,现在忽然之间成为国家的主宰,这种地位的变换,是李太后这一个弱女子所承受不起的。

诚然我们知道她应该是非常善良的一个女性,但是在主少国疑的关键时刻,万历皇帝九岁登基的关键时刻,需要的是一位强有力的太后,而不是柔弱的太后。孝庄太后先后扶持六岁的顺治和八岁的康熙登基,都是比较成功的。所以说李太后的出身也决定了她是一个老实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后。

总结:李太后没有大功,却也没有大过。

如果题主不去提起,李太后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包括她丈夫的存在感都不高。因为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存在感实在是太高了。在历史上无非是做了大善或者做了大恶才会有存在感。像李太后这样,对大明朝没有显著功绩,却也没有显著劣迹的人,存在感自然是低的。

可以说她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希望让皇帝成为明君的好太后,但是她绝对不是一位合格的太后。如果光靠仁慈就能成为合格的太后,那天下合格的太后太多了。


江湖小晓生


我是历史小明王,我来回答。

当时隆庆皇帝刚刚去世,儿子万历登基,李太后虽然是太后但是年纪也不大,那时候才28岁,典型的孤儿寡母守江山,但是她凭借自己的智慧联合了内阁首辅张居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三人共同把大明江山打理的非常出色,所以在大局观上李太后绝对是一个开明的女人。

在张居正的治理下,积弊已久的大明王朝再次焕发了生机,最后张居正功成身退,虽然死后被万历清算,但是历史是不会否认他的功劳的,至于李太后在万历亲自执政后也淡出了舞台,专心过起了退休养老的日子。

后来万历虽然几十年不上朝,但是他在重要场合也从来没耽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也是在万历的指挥下获得了全胜,万历这悄悄的把活儿都干了,只是不去公司打卡而已,李太后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况且也她也完全相信自己儿子的能力,可以完全把这个国家治理的很好,事实上万历也确实做到了,只是在立太子的问题是他确实糊涂了,也为后来明朝的党争埋下隐患,谁也想不到的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大明朝在万历死后几十年就烟消云散了。


历史小明王


至少李太后没犯什么大错误。



李太后的丈夫隆庆皇帝驾崩,时年36岁,当时李太后只有28岁,万历皇帝继位才9岁。这是明朝第二次出现幼年天子,李太后孤儿寡母,这么大的家业,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李太后知道,只有司礼监和内阁配合好,才能将大明中兴。李太后让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冯保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内阁和司礼监相互配合,内外协调,为万历新政得以实施。事情证明,李太后这一做法无比正确。明朝因为内阁和司礼监的和谐配合,各种政策顺利进行,使明朝财政等各方面有所好转。由此说明李太后至少没有祸国乱政。



万历皇帝19岁后,开始正式亲政,从此李太后就开始放手了,毕竟儿子大了。所以万历皇帝后期怠政,不上朝,她也没有出面干涉,一是儿大不由娘,二是祖制也不允许,李太后的站位相当清晰。


惊奇队员


是妖后没错,但不是她不管万历不上朝,而是他后宫干政,是在立祸根朱常洛为帝,万历竭尽全力最后压死万历的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