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歷時16年建設,湖北一條144公里高速通車,連通監利、洪湖和武漢

武漢至監利的高速公路,簡稱武監高速。全長144公里,是湖北省規劃的“七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武監高速分為兩部分建設,分別為武漢至洪湖段、洪湖至監利段。

歷時16年建設,湖北一條144公里高速通車,連通監利、洪湖和武漢

武漢至洪湖段,簡稱漢洪高速。全長49公里,總投資24.26億元。起點為武漢開發區江城大道開發區,終點至東荊河大橋。2004年開工建設,2009年5月通車。

洪湖至監利段,簡稱洪監高速公路。起於新灘東荊河大橋,經洪湖城區後與隨嶽高速公路立交,到達終點。路線全長95公里,總88.26億元。2012年開工建設,2020年1月21日正式通車。

歷時16年建設,湖北一條144公里高速通車,連通監利、洪湖和武漢

整個武監高速,全長144公里,總投資137億。從2004年開工,至2020年正式全線通車,歷時16年建設。

為什麼武監高速建設時間如此之久

漢洪高速作為武漢的出口主通道,率先建設完工。而2012開工的洪監高速,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拖拖拉拉建了3年後,2015年就正式停工。香港開發商沒有資金支持,又不願意輕易放棄資產。為了加快江漢平原的高速公路建設,打破荊州市的交通短板。

歷時16年建設,湖北一條144公里高速通車,連通監利、洪湖和武漢

在湖北省交通廳的支持下,荊州市啟動了法律程序。解除了與原開發商的合同,重新確定湖北交投為投資主體。在財產分割困難的情況下,湖北交投破解難題、克服困難迅速啟動了洪監高速的全面復工,又遇到了砂石供應緊張的難題,荊州市和湖北交投積極作為,保證了洪監高速新灘至洪湖城區段在2019年9月順利通車。

2019年7月,湖北省在洪湖市召開全省高速公路三年攻堅現場推進會。洪監高速的經驗,作為優秀案列,向全省推廣。

武監高速通車的重要意義

歷時16年建設,湖北一條144公里高速通車,連通監利、洪湖和武漢

武監高速的通車,將荊州市下屬的洪湖市和監利縣兩地,納入了武漢一小時經濟圈的範圍。對兩地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洪湖市,位於江漢平原。屬荊州下轄的縣級市,總面積2519平方公里,人口93萬人。2018年GDP265億,2019年預計突破300億,增幅8.8%。而監利縣總面積3508平方公里,人口155萬,2019年GDP為285億。都是荊州市發展比較的好地方,卻長期以來交通不便。

歷時16年建設,湖北一條144公里高速通車,連通監利、洪湖和武漢

如今荊州市發展兩地的縣域經濟寄予厚望,定位洪湖市借力武漢快速發展,定位監利縣為荊州市副中心城市。

結束語

洪湖距離武漢漢南區只有80公里,而監利也不過126公里。武監高速的通車拉近了洪湖、監利和武漢的距離。洪湖市和監利縣正式融入一小時武漢經濟圈,助力江漢平原振興。

交通,是發展第一必備條件。尤其是洪湖,有著天然優勢,被列為武漢城市圈觀察員城市。早就開始了跟武漢的合作,新灘新區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目前發展勢頭良好。

歷時16年建設,湖北一條144公里高速通車,連通監利、洪湖和武漢

新灘新區已由武漢開發區託管,入駐企業20多家,總投資25億左右。還有更多的大項目字啊路上,如即將落地的投資80億的吉利的新能源電池項目。

隨著武監高速的全線貫通,武漢對洪湖和監利的輻射力將大大增強,兩地的發展也將駛入快車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