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剖去概念看实质 汽车电子四大产业链中的A股

特斯拉在"智能"方面的效应,以及智能驾驶是5G下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因此本篇将重点介绍汽车电子产业链,特别是其中的A股上市公司。


汽车电子产业链主要包括: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A股公司在文章最后。


自适应巡航:


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 ACC (Adaptive Cruise Control)系统是在传统定速巡航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 依托于传感器技术的提升而发展,主要由雷达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模块3部分组成。雷达及相关传感器技术是自适应巡航系统向前突破的关键,用于识别周围的信息、并传递给汽车大脑中的ACC巡航控制系统,以决定汽车如何行驶。

剖去概念看实质 汽车电子四大产业链中的A股


自动泊车:


智能驾驶的典型应用,一般分为 APL1,APL1.5,APL2,……到 APL6 共九个等级。近年来,该系统逐渐配置于主流车型中,多数停留在 APL3-APL4 阶段。


自动泊车系统的发展可以分为被动式、半自助式和全自动式3个阶段。被动式是在泊车时提醒驾驶员;半自助式需要人为控制,沦为"鸡肋";全自动自主泊车仅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泊车,全面提升消费体验。


自动泊车实现的关键硬件是车载摄像头雷达

剖去概念看实质 汽车电子四大产业链中的A股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扫描点云得到环境三维模型,性能优越,是实现 L4/L5 级自动驾驶的核心传感器。但价格高达8000-30000美元不等,明显高于其他传感器。激光雷达可分为机械式激光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固态雷达无机械旋转部件,尺寸小、响应速度快、稳定性良好,是未来核心测距传感器。


激光雷达市场高速增长 全球规模预计60亿美金


据咨询机构 Yole Développement 统计和预测,2018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为13亿美元,预计2024年可达60亿美元,六年CAGR为+29%;2018自动驾驶相关的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2.16亿美元,预计2024年可达42亿美元,六年CAGR为+64%;预计2021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超6亿元。

剖去概念看实质 汽车电子四大产业链中的A股


国外厂商:


Velodyne全球领跑 初创公司崭露头角


厂商方面,至2019年 Velodyne 累计销量突破3万台,达到5亿美元销售里程碑,全球领跑激光雷达行业。国外龙头起步早,技术实力强,Velodyne 和 Ibeo现已实现量产;Quanergy、Innoviz、Ibeo 以及国内的禾赛光电、速腾聚创、北科天绘等激光雷达公司紧随其后,不断更新旗下激光雷达产品线。目前激光雷达在国内外整体都处于创新发展阶段,技术差距主要体现在国内芯片技术的落后,全球量产的公司主要是国外龙头企业,国产的量产激光雷达也将推出。


Velodyne:全球份额和技术领先,开始布局地图软件系统。公司1983年成立,2005年进军激光雷达业务,生产的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汽车、无人机、制图和机器人等行业。公司的激光雷达产品客户包括谷歌等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和沃尔沃、福特、奔驰等整车厂。


Ibeo:德国激光雷达公司,联手四维图新(002405)。目前公司产品包括面向全自动驾驶功能Ibeo.Reference 系列和面向 ADAS 功能的 Ibeo.HAD 系列, Ibeo 开发的激光雷达(SCALA

激光扫描仪)在 2017 年开始为奥迪的量产 L3 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奥迪A8供货。公司与四维图新携手合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精确定位和道路标志检测提供解决方案。

剖去概念看实质 汽车电子四大产业链中的A股


Innoviz:具有军工背景的以色列公司,联手经纬恒润开拓中国市场。公司在电光学、计算机视觉、MEMS 设计和信号处理方面有深厚技术积累。公司的固态激光雷达产品Innoviz Pro™现已上市,是市面上帧速率最高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公司的车规级激光雷达 Innoviz One™预计于2019上市,目前已获得宝马2021年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定点。


Quanergy:固态雷达专家。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核心软件平台和中央感知引擎 Qortex、高性价比远距激光雷达M8和全球首个低价激光雷达S3-8。公司透露S3-8在大批量生产后,成本有望降低至100美元以下。


国内厂商:


览沃科技:大疆内部孵化的专注于激光雷达的独立子公司。2019年1月份推出的Mid系列激光雷达,主要用于工业、无人机避障、安防及智慧城市等;CES 2020 上新推出Horizion 和 Tele-15 两款专为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的激光雷达产品,Livox 开辟了非重复扫描技术,可实现随着扫描时间增加,达到近100%的视场覆盖率,已成为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AutoX 无人车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禾赛科技:起步于硅谷的初创科技公司。主要产品有 Pandar GT 60 车规级长距固态激光雷达、机械激光雷达、Pandora 环境感知传感器融合系统等前沿产品。公司累计获得专利 200 多项,客户遍布国内外,包括博世、百度、Autox等。2019年4月,公司与AI 加速芯片的开发商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将结合地平线计算平台以及感知计算的能力,为行业提供高性能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公司已完成累计超过1.5亿美金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光速中国等全球知名投资机构。


北科天绘:测量雷达起家,进军车用激光雷达。中国最早研发测量型激光雷达的企业,主要产品为导航及测绘激光雷达装备,包括前装导航避障型16线激光雷达R-Fans-16和32线激光雷达R-Fans-32等。2018年,公司推出了面向 L3 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C-Fans-128车规级前装激光雷达。公司合作伙伴包括四维图新、铁科院、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南方测绘和立得空间等企业和机构。


速腾聚创:打造通智慧交通 Smart Sensor System 战略体系。公司新推出的RS-LiDAR-M1 为自动驾驶行业提供丰富的环境感知功能,2019 年速腾聚创联手地平线、菜鸟、Sensible 4、autoX 等企业,首次发布了面向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低速小车、RoboTaxi、车路协同四大智慧交通核心应用的 Smart Sensor System 战略体系。


毫米波雷达:


ADAS 系统中的核心测距传感器,性价比优势显著:性能优于超声波雷达,成本远低于激光雷达。24GHz 毫米波雷达目前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但是随着技术升级正逐渐被性能更优的 77/79Ghz 产品替代。


目前的主流自动驾驶车型中,通常 L2 级别配备3个 24GHz 和1个 77/79GHz 毫米波雷达,L3/L4 级别车一般配备 4-6 个 24GHz 和 2-4 个77/79GHz 毫米波雷达。

剖去概念看实质 汽车电子四大产业链中的A股


中商产业研究院和Yole预计,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超50亿美元,在 2022年将达到75亿美元;而国内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超70亿元。出货量与需求量方面,Yole公司预计到 2020年,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接近7000万颗。


佐思产研统计,2017年我国乘用车毫米波雷达出货量接近232万颗,同比增长104.6%,2018 年乘用车毫米波雷达实际出货量达358万颗,同比增长54%。Yole公司预测,若中国汽车中有15%装配车载毫米波雷达,按每辆车装配2个来计算,预计2020年国内的车载毫米波雷达需求量将接近 900万个。

剖去概念看实质 汽车电子四大产业链中的A股


龙头优势明显 自主开始发力


2018 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出货量前三的企业为博世、大陆和海拉,市占率为 19%/16%/12%,行业CR3为45%,CR5为 68%,行业集中度较高。


国内24GHz和77/79GHz 细分市场集中度更高。据佐思产研统计,2019年1月国内24GHz 车载雷达市场主要由维宁尔、海拉和大陆等主导,合计出货量占比超过70%;77/79GHz 车载雷达主要由大陆集团、博世和电装等主导,合计出货量占比接近90%。国内供货厂商主要来自华域汽车(600741)、德赛西威(002920)、保隆科技(603197)等公司。


华域汽车:是国内首个量产毫米波雷达的供应商,24GHz产品已配套上汽荣威旗舰车型 Marvel X 和 Marvel X pro;24GHz毫米波雷达已实现量产,77GHz 毫米波雷达在研。


德赛西威:首款 24GHz 毫米波雷达计划将在 ENOVATE(天际)首款量产车型 ME7 上搭载;24GHz 毫米波雷达已实现小批量供货,77GHz 毫米波雷达落地预期较高。


保隆科技:已获得自主品牌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定点,24GHz毫米波雷达预计于2020年量产。初创企业森思泰克凭借一汽红旗HS5的上市,成为首家配套量产车型的国产77GHz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四大领域A股主要上市公司:


保隆科技(603197)

最有潜力的汽车电子标的。少有的"创一代"是 70 后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前瞻视野,研发投入超前,2017 年至今均保持研发费用率在 7%左右,研发费用占归母净利润的比重更是高达 90%。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储备丰富,短期看 2020 年有 TPMS(公司是全球第三大 TPMS 供应商)强制安装带来的红利,中期看有 MEMS 压力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的持续外资替代过程,尤其是受益于国六排放法规的升级,长期看有 360 度环视系统、毫米波雷达等 ADAS 产品储备。


均胜电子(600699)

2020 年汽车电子板块最大潜在"黑马"。公司通过外延并购,8 年间收入从 55 亿元扩张至超过 600 亿元,市场认为公司整合难度大,给予了较高的估值折价。中信证券认为,公司从 2019 年起已经明确提出"二次创业",核心是从此前的外延并购转向整合提升,将业务板块清晰梳理为汽车安全、汽车电子、功能件三大全球业务板块,盈利修复弹性大。仅就汽车电子业务而言,预计 2019 年收入体量达到 100 亿元以上,而且下游客户主要是全球大众集团等优质客户,预计未来被价值重估的概率大。


德赛西威(002920)

最纯的汽车电子标的。公司是国内驾舱电子领先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等,并逐渐向智能座舱方向升级;主要客户包括大众、一汽、广汽、长安马自达等。此外,公司注重研发投入,积极储备 360 环视、毫米波雷达、全自动泊车等 ADAS 产品和车联网业务,预计随着辅助驾驶、智能驾驶功能配套率的提升,公司有望迎来"大屏化"后的再一次快速成长期。


华域汽车(600741)

最全的汽车电子标的。公司旗下的华域视觉是国内车灯市场份额第一的龙头供应商,预计未来除了受益于车灯的 LED 化、智能化,还将融合视觉产品,打开市场空间。公司旗下的延锋是全球第一大的内饰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预计未来有望在豪华车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此外,公司旗下的 24GHz、77GHz毫米波雷达是国内率先实现批产供应的企业。随着公司电动、智能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预计估值中枢将持续提升。


科博达(603786)

质地最优的汽车电子标的。公司是全球车灯控制器龙头,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车载电器与电子等;客户端深度绑定大众集团,配套品牌上至兰博基尼、保时捷,下至大众、斯柯达等。公司未来一方面依托车灯控制器的深厚积累,有望拓展福特、日产等全球新客户,增长确定性强;另一方面将依托大众集团的客户资源,开拓机电一体化等电机控制系统新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星宇股份(601799)

"黄金赛道"车灯的领先企业。公司是国内车灯系统龙头企业,受益于下游整车综合降本压力下,供应链逐渐向中国优质企业转移;以及零部件的"服务"属性越来越重,中国企业凭借快速响应能力,竞争优势越发明显;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配套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优质客户,而且决定在欧洲塞尔维亚建厂,进军欧洲市场,开启全球化序幕。此外,车灯是随着 LED 化、智能化,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的"黄金赛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