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幼儿音乐启蒙不是培养音乐家!简单打击乐器,促进感统能力发展

幼儿的音乐教育目标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情感活动。

音乐都会蕴含一定的情感,打击乐同样也是如此。不管是激昂丰富的打击乐,还是柔和安静的打击乐,其中都蕴含着乐曲作者和演奏者的深厚情感。

同时由于打击乐器的简单、易携带等特点,非常适合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

幼儿音乐启蒙不是培养音乐家!简单打击乐器,促进感统能力发展

在遵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父母在家与孩子进行的简单打击乐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而且对智力水平与音乐能力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打击乐器技巧要求低,适合幼儿学习演奏

一般来说,我们将所有用打、击方式发生的乐器(打弦乐器除外)统称为打击乐(器)。

早在我国的古代社会,打击乐就已经存在,可以说,打击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是经过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很多历史中已经失去了打击乐的记录。

幼儿打击乐演奏往往伴随着一种相对简单的音乐进行活动,它基本没有演奏上的音高要求,操作上比较容易,技巧方面的要求也比较简单,在幼儿这一特殊成长时期,容易被幼儿很好地驾驭。

另外,打击乐演奏具有音色明亮、便于携带的优势,这使得打击乐成为幼儿音乐学习的首要选择。

幼儿音乐启蒙不是培养音乐家!简单打击乐器,促进感统能力发展

幼儿学习打击乐是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时期开始进行打击乐器的学习,幼儿能更好地形成打击乐的乐感能力。

通常来说,幼儿打击乐是一种既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性”和“实际操作性”,又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幼儿园乐器。

因此,幼儿打击乐学习是借助于打击乐器进行的以节奏训练为基础,注重打击乐的趣味性、娱乐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一种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基本的感知力与演奏力与表现力,进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幼儿学习打击乐,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快,更有节奏感

对于大多在 5-6 岁之间的幼儿,身体成长发育速度较快。在该阶段,幼儿的大动作能力发育较好,但是精细动作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手指上的精细运动准确性较弱。

此外幼儿动作可塑性较强,很容易产生不正确的坐姿、站姿等,皮肤以及心肺功能较弱。

幼儿主要以直觉动作思维为主,对于具体的形象思维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事物思想仍为抽象思考,而不是具体思维。

通过开展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在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能力。

1、促进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由于大班幼儿大多在 5-6 岁之间,在生理方面,幼儿身体成长发育速度较快,打击乐能促进幼儿感觉统合的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在协助幼儿发展五种感官知觉的协调,获得感觉运动的经验,对日后从事读书、写字等认知学习,个人情绪保持稳定以及适应外在环境所需具备的感觉统合能力,将有极大的帮助。

  • 幼儿视觉方面,打击乐活动能充分促进幼儿的视知觉发展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 在幼儿听觉方面,通过倾听乐曲促进幼儿理解、辨识、记忆与注意能力的发展;
  • 在触觉方面,幼儿在敲击乐器时能感知乐器的质感;
  • 在前庭觉方面,能够更好的平衡身体机能的协调;
  • 在肌肉关节觉方面,幼儿的大动作能力发育较好,但是精细动作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手指上的精细运动准确性较弱。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通过对乐器的敲击能增强手部小肌肉的发展,提高其动作的协调能力。

2、促进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力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

西德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提出“节奏第一”是构建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关键。由此可见,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应是节奏,而不是旋律。

幼儿音乐启蒙不是培养音乐家!简单打击乐器,促进感统能力发展

第一,在打击乐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节奏,符合幼儿好动的心理特点。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利用拍掌、拍腿、拍膝、跺脚等身体打击声势发出不同声效的声响,使得幼儿在打击乐学习的实践中提高节奏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第二,在打击乐活动中利用图谱来敲击节奏,符合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些学习欲望从兴趣出发,将节奏谱用直观形象的图形来表现,不但更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更易于幼儿理解乐曲。

第三,在打击乐活动中可以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幼儿掌握了一些简单、基本的节奏型后,父母可以引导幼儿在原有节奏型上进行改编、创编。促使幼儿打击节奏的能力和理解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更加主动。

家庭活动多练习,用节奏、图谱激发孩子对打击乐器兴趣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利用节奏、图谱、乐器这些能具体感知的元素更能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而节奏、图谱是打击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与此同时,乐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对乐曲节奏的感知,从而充分调动幼儿主体性。

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是从幼儿身边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开始的,更能激发出幼儿的亲近感,正如节奏、图谱、乐器等等。

所以说,在实际的家庭活动中,可以通过节奏、图谱、乐器入手,来激发出幼儿对节奏、图谱、乐器的创造性使用,从而实现更具有创造性的开发。

1、选用节奏简单的乐曲

《雷神》选自英国作曲家爱尔加所作的朝气勃勃地《雄壮进行曲》,全曲速度虽然过快,但是曲调是大调式,节奏也为较简单的 2∕4 拍,幼儿较能掌握。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教学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控制力,还可以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2、准备好图谱和打击乐器

父母要提前做好图谱、并和孩子分配好使用的打击乐器。如碰铃、圆舞板,铃鼓,大鼓等。

幼儿音乐启蒙不是培养音乐家!简单打击乐器,促进感统能力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使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如:摇手、拍腿、拍肩、拍手、拍头等,来理解、表现音乐。

3、让孩子学习图谱和使用乐器

  • 创设情境“雷神来了”。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雄壮气。父母讲述根据音乐内容创编的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倾听、感受音乐。
  • 引导幼儿认识动作图谱,并尝试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 出示乐器,让孩子尝试匹配乐器,同时让孩子自主选择乐器,并跟随音乐做打击乐器的动作。最后初步尝试与父母合作演奏。

通过上述案例展示的活动过程,不难看出,通过乐器、乐谱、节奏的不断渗透,幼儿首先从欣赏和理解乐曲开始,尝试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并在父母的指导下能够不断练习,启发幼儿讨论在合适的地方加入大鼓,突出乐曲中雷神的形象,由此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打击乐器的演奏,对乐曲和节奏有自己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