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山海關一戰,清軍與吳三桂聯手,擊敗了李自成,李自成退回北京。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舉行稱帝儀式,第二天清晨,撤出北京,退守西安。五月二日,多爾袞率八旗軍進入了無人防守的北京城。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此時的天下一片混亂。崇禎皇帝死了,改朝換代的新君李自成跑了,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隱隱約約地出現在人們面前:一是北京的清王朝,二是西安的李自成,三是明朝的南京政權。

作為三股勢力中的一股,清政權在北京城會不會像李自成一樣曇花一現,黯然凋謝呢?在此重大歷史轉折關頭,多爾袞繼續推行皇太極聯蒙優漢的既定方針,在范文程、洪承疇、寧完我等幾位漢臣的輔佐下,推出了一系列安民舉措,很快穩定了局勢,在北京開創出了嶄新的局面。

一是嚴明軍紀。也許出於增加新政府經濟實力的考慮,也許是為了給數十萬大軍以充足的軍餉,也許農民軍們無法容忍明朝的皇親國戚們家擁萬貫。李自成進城不久,便開始逼迫明朝的王公貴戚們交出財產。這些貴戚們早已將財寶藏匿起來,對農民軍故伎重演——哭窮。為什麼說他們是故伎重演呢?原來,崇禎時為了籌集軍購曾經下令王公大臣們捐獻,可他們紛紛哭窮,說死不捐。現在他們又拿這套對付李自成了。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李自成絕對不相信這些皇親國戚們是窮光蛋,史載:大將劉宗敏將國丈周奎、成國公朱純臣等八百勳戚押解至大營,逐一拷問,嚴刑侍候。農民軍的這一行動,影響極壞,導致了極其嚴重的後果,許多擁兵在外的明軍將領聽到後,無不義憤填膺,吳三桂便是其中的一個。

清軍入城後卻不然,多爾袞首先做的是嚴明軍紀,向城中的明朝遺民們拋出了橄欖枝。明朝的一位翰林叫楊士聰,他親眼目睹了這場鉅變,將自己的見聞記錄了下來,彙編成書,叫《甲申核真略》。書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虜初入京,止城上有之。法甚嚴,附近居民有饋貿者,皆不敢受。所食物黑碎而幹,以少水吞之,蓋牛炒之類也。故虜三月之糧,人自攜帶,無運輸勞。,’

這句話中的“虜”字,是對異族即滿人的蔑稱,是說八旗兵入城後,並末進入民房,而是都駐紮在了城頭上。軍法十分嚴格,城中有的百姓有給他們東西的,誰也不敢接受。真正做到了秋毫無犯。事實上,清軍的紀律比明軍和農民軍都要好得多。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下面我們聽聽多爾袞進入北京之前的一段話:曩者三次往徵明朝,俱倉皇出逃掠地而行,今者大舉,不似先番。蒙天眷佑,要當定國安民,以希大業。入邊之日,凡有歸順城池,不許殺害,除剃頭外,秋毫毋犯;其鄉屯散居人民,亦不許妄加殺害;不許擅掠為奴,不許跣剝衣服,不許拆毀房合,不許妄取民間器具;其攻取之城,法不可赦者戮之,可以為俘者留養為奴,其中一應財貨,總收公用。其城屯不論攻取,投順,房舍俱不許焚燒。犯此令者,殺以儆眾!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歷史上所有的戰爭莫不血流成河。白起坑趙卒四十萬於長平。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入四川,幾乎將蜀人殺光了。大軍無寇,誠然,清軍也殺,也燒,也搶,但那是有組織地殺燒搶。倘若一支隊伍,誰想搶就搶,想殺人就殺人,想姦淫女人就姦淫,毫無約束,這樣的隊伍能打勝仗嗎?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楊土聰稱清軍為虜,是站在明王朝角度來看清軍的,他的記述應當被視為可信。多爾袞的嚴明軍紀,與農民軍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極大地化解了明朝軍民的敵對意識,立即得到了北京軍民的歡迎,這是清軍能在北京站下腳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是輕搖薄賦。萬曆後期,後金政權在遼東崛起。為了平定遼左之患,萬曆皇帝在正常的稅收之外,增收遼響,且連續增加了三次。崇禎上臺後,遼左烽煙更熾,遼餉當然還要繼續徵下去。就在他上臺的那一年,陝西的農民起義爆發了。農民軍的勢頭也同遼左一樣,愈演愈烈。為了剿滅農民軍,崇禎不得已又增開了“剿響”。為了穩定邊關將士,解決拖欠軍餉的老大難,崇禎不得不再開“練餉”。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三餉”,即遼餉、剿餉、練餉。三餉之外,還有多如牛毛的其他加派,明朝民眾的血汗已被榨盡,剩下的只有鋌而走險了。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順治元年七月八日,多爾袞發佈安民令,現引證其中一段:“惟此三餉,數倍正供,苦累小民,剔骨刮髓,遠者二十餘年,近者十餘年,天下嗷嗷,朝不及夕……自順治元年始,凡正額之外加派,如遼餉,剿餉,練餉及召買米豆,盡行蠲免。”這道安民令一下,對於被三餉盤剝壓榨了二十餘年的中原百姓無疑是一次極大的解放,多爾衷一下子便贏得了民心。

三是廣攬人才。李自成拷索明朝權貴是一個極大的失誤,而多爾袞卻不然,入城的第二天他便宣佈:“各衙門官員俱照舊錄用,可速將職名開報,如虛飾假冒者罪之。其避賊回籍隱居山林者亦具以聞,仍以原官錄用。”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多爾袞在任用前朝官員上凸現其博大胸懷:五月初二以前,罪無大小,悉行赦免,不論你是閹黨,還是東林黨,也不論你是否投靠過李自成,只要你願意為我大清效命,便既往不咎,原職錄用。對主動來投的官員一律晉升一級,甚至對明王朝的藩王和王室宗親們也一律恩養。特殊時期採取的特殊政策,將許多前朝官員們拉攏了過來。

四是大赦天下。多爾袞在他的安民令中還公佈了一條令前朝民眾更為感動的政策,那就是大赦天下:“凡五月初二昧爽以前,不拘在京在外,事無大小,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悉行宥免,如違旨興訟者,即以所告之罪罪之。”後句話很厲害,你要是以五月初二以前之事告人,你告人傢什麼罪,就給你定個什麼罪。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五是為崇禎發喪。崇禎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上,雖然在位期間有許多失政之處,但他應當是明王朝歷代皇帝中十分少有的一位,在民眾和朝臣眼中還稱得上是位明君,就連李自成都說他:“君非甚暗。”崇禎死於李自成之手,而不是清軍。清軍是打著弔民伐罪,救百姓於水火,為明朝軍民報君父之仇的大旗進入北京城的。進入北京後,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漢臣范文程的建議,為崇禎發喪。

多爾袞對前朝的官員百姓們說:“流賊李自成原系故明百姓,糾集醜類,逼陷京城,弒主暴屍,刮取諸王、公主、駙馬、官民財貨。酷刑肆虐,誠天下人共憤,法不容誅者。我雖敵國,濃用憫傷,今令官民人等,為崇禎帝服喪三日是,以展輿情。著禮部、太常寺備帝禮具葬。除服後,官民俱著遵制剃髮。”

多爾袞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只用了五條政策就穩定了京城

多爾袞進入北京城後的表現實在是太漂亮了,他將所有能取得故明王朝人心的措施都用上了。這些政策的相繼出臺,很快將北京城和京畿一帶的形勢穩定了下來。但是他並沒有忘記逃向西安的李自成,因為這是當時中國最有實力的一股政治和軍事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