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平壤之戰前,劉銘傳為何不出山?葉志超撒了個謊卻取得帥位

平壤戰役是近代清日兩國爆發一次大規模的陸戰,也是日本對清朝陸軍的一次試探。戰爭之初,日軍並沒有太大的勝算,但隨著戰爭的發生,清軍的不足開始逐漸地暴露出來,平壤戰役以清軍失敗告終。

其實就清日兩國的整體實力而言,清朝在日本之上,而且這場戰役又是在朝鮮境內展開的,對於沒有朝鮮支持的日本而言,想要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是相當困難的,但因為清軍的腐敗無能與對這場戰役的不重視,最終讓日本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平壤之戰前,劉銘傳為何不出山?葉志超撒了個謊卻取得帥位

清軍方面

劉銘傳未能領軍

兩國宣戰之後,清政府並沒有及時的任命指揮官,因而赴朝的軍隊形成了“有將無帥”的局面,這也使得當時的軍心極不穩定。

其實當時被寄予厚望的是前臺灣巡撫劉銘傳,雖然勸說者甚多,但是劉銘傳最終還是沒有答應出征。首先是劉銘傳身體面的原因;其次劉銘傳“知和議在即”,不願出戰一場註定妥協的戰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光緒皇帝並沒有正式任命劉銘傳為統帥,所以他認為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

如果當時清政府頒佈旨令任命劉銘傳為將領,劉銘傳應該是會親赴前線的,就因光緒皇帝一時的猶豫錯過了選用人才的最佳時機。

平壤之戰前,劉銘傳為何不出山?葉志超撒了個謊卻取得帥位

葉志超謊報軍功被任命為統帥

朝鮮的清軍在戰與守的問題上意見頗為不一致。這樣的情況持續了近一個月,直到8月下旬,朝廷派葉志超為清軍的統帥,但這時己經為時己晚,當時的清軍軍紀鬆散,而且也己經錯失了最佳的進攻時間。

牙山戰敗之後,葉志超率領殘軍退避至平壤,卻向清政府謊稱牙山大捷,收到消息的光緒皇帝君心大悅,任命葉志超為統帥,稱“戰功夙著,堅忍耐勞,即著派為總統督率諸軍”並賞銀2萬兩。

得知葉志超被任命為統帥,不僅士兵們大吃一驚,就連葉志超也是滿心驚訝,為了逃避責任,謊稱自己身體不佳拒絕作戰,但光緒帝卻沒有答應。在無法推卻的情況之下,葉志超成為清軍的統帥。作為李鴻章的親信,葉志超一直信奉其觀點,主張消極避戰,毫無抗敵的決心,對平壤戰守也毫不關心。

左寶貴陣亡

9月4日,當左寶貴得知日本分四路向平壤進發,兵力也比較分散薄弱時,決定集合7000人分三路集中兵力打擊敵軍。

在各個部隊都出發幾乎抵達到目的地時,葉志超聽說另一批日軍己經進入成川,平壤後路吃緊,便下令將部隊全部召回到平壤,放棄了主動進攻的機會。

在日本大舉進攻平壤時,貪生怕死的葉志超萌生了退兵的想法,但在左寶貴的極力勸說之下葉志超答應應戰。隨後由於左寶貴等將領的積極應戰,大同江南岸和城西南戰都相繼取得了勝利。

可己經嚇破膽的葉志超卻並沒有聽信左寶貴的話,在左寶貴率軍孤軍奮戰,日軍也無力再戰的情況之下高舉白旗投降。

平壤之戰前,劉銘傳為何不出山?葉志超撒了個謊卻取得帥位

左寶貴、劉盛休、徐邦道

當時正在玄武門作戰的左寶貴在看到牡丹臺失守,不顧侍衛的阻攔親自點燃大炮向敵軍轟擊,但左寶貴被突然飛來的一彈不幸擊中身亡。左寶貴身亡後,軍隊無人指揮,日軍趁機佔領了玄武門。

清軍潰退,被日本伏擊陣亡超過2000人

得知左寶貴身亡的消息後,葉志超率剩餘軍隊冒雨由平壤潰圍而出,可清軍並不知日本早己進行了埋伏,就爭先逃離,最後漬不成軍,在日軍的埋伏下死傷累累,僅城西箕子陵下2、3百米之間,清軍“人馬屍體如山,道路為之埋沒,溪流為之染紅。屍體堆積最密集之處,在50米內,伏屍120具,斃馬30頭,相互枕藉刀”。

其實當時的日軍因在前兩場戰役中失敗,已經氣勢不足,又因為暴雨連連,在糧食與彈藥都無法及時供應的情況下,只要清軍再繼續堅持一定會打敗日軍。如果當時左寶貴沒有犧牲,是絕對不會允許葉志超率軍潛逃的,清軍也不會遭受如此大的損失。可因葉志超的貪生怕死,在日軍己經無力再戰的情況下,向日本投降,使得原本可以守住的平壤最後落到日本人手中。

清軍問題1:消極的防禦思想

在日本派兵朝鮮時,就因為李鴻章對日本的輕信,使日本有充足的時間做派兵準備。兩軍開戰之後,李鴻章又主張消極避戰的方針政策,他的消極防禦思想使清軍深受其害。

光緒皇帝也多次命李鴻章主動進攻,但李鴻章卻以兵力不足為由,拒不受命。其實在清軍剛剛抵達朝鮮時,日軍除了大島混成旅團之外,其餘的大部隊還在前往朝鮮的途中,直到8月9日,日軍的大部隊才開始由釜山向漢城進發,因路途艱辛與氣候炎熱,再加上進入朝鮮的途中被農民起義軍攻擊,所以日軍的身體狀況並不適合即刻作戰。

另外當時清軍的整體實力在日本之上,並且還有朝鮮當地人民的支持,“沿途黎庶,扶老攜幼,簞食壼漿,以迎王師”,可謂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清軍及早地投入到戰略部署當中,在日軍剛剛抵達朝鮮的時候就主動進攻,打它一個措手不及的話,給予日本軍團以沉重的打擊不是不可能。

作為主帥葉志超也主張實行消極避戰方針政策:“審敵量力,亦頗為然”。正好這時李鴻章來電:“若我進攻黃州,而陽德敵眾繞撲後路,則進退失據,為患甚大”。李鴻章的這一番話正中葉志超的下懷,隨即調各路軍隊回到軍營。這樣清朝又錯失了第二次打敗日軍的機會。

清軍問題2:鬆散的軍隊軍紀

戰爭爆發前,因清軍在平時的訓練中紀律鬆散,再加上缺乏實際作戰經驗,所以戰爭爆發之後,清軍軍械廢弛,士兵們懶惰成性,已經很不好管理了。

入朝的四大軍雖然兵力最強但也是軍紀最差的軍隊,“軍士殘掠,毀器皿,攫財物,役丁壯,漁婦女,朝民大失所望。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清軍紀律敗壞,讓朝鮮人民大失所望。

因長久的安逸生活,清軍己經養成了諸多不良習慣,這樣臨時頒佈的綱領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起到效果。這些清軍,從長官到士兵大多都吸食鴉片,腰間基本上都掛有煙槍,所以也被稱之為“雙槍軍”。

平壤之戰前,劉銘傳為何不出山?葉志超撒了個謊卻取得帥位

成歡首戰潰敗之後,士兵們丟棄糧草兵器等向北逃離,這時的清軍可以說是毫無軍紀可言,大家都只想著逃命。在逃離的過程中,因沒有糧食,士兵們就開始掠奪朝鮮農民的糧食和財物,這對朝鮮人民來說是滅頂之災,讓朝鮮人民失望至極。

在隨後的平壤戰役中,各路人馬堅守城池抵禦日軍,但葉志超卻多次臨陣脫逃。在平壤失守的時候甚至主動投降並帶剩餘軍隊趁機倉皇逃離,丟失了大量的糧食武器。次日,清軍就出現了糧食短缺的現象,各路軍隊在潰逃的路途中,搶掠百姓們的糧食與財物,這樣毫無軍紀可言的軍隊註定無法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也註定了清軍在後續戰役中的失敗。

清軍問題3:忽視情報信息

相較於日本情報收集的活躍,清朝的情報收集工作不僅遲鈍,甚至還出現情報外洩的情況,就連媒體都胡亂報道沒有得到確認的戰爭信息。沒有專門情報機構的清政府,僅靠著從戰場中傳遞回來的文件與媒體信息來了解戰爭的實際情況。

就連洋務運動的興辦者李鴻章也極度缺乏情報觀念。長駐在清朝的西方外交官們曾經多次勸告清政府,日本的野心極有可能促使其發動戰爭,可這些做著天朝上國美夢的頑固派官員們並不相信日本會向清朝開戰,稱沒有從駐日公使那裡得到日本要開戰的消息,所以清政府錯過了前期備戰的最佳時機。

當時的清朝存在大量的日本間諜與奸細,他們向日本提供各方面的情報,所以日本對清政府的情況瞭如指掌。當清政府得知日本正蒐集本國消息的時候,不僅沒有引起重視,反而還沾沾自喜地認為這是一個宣揚國威的大好機會,甚至還向日本公幵展示自己的軍事機密。

在戰爭爆發的前一年,日本參謀部川上操六次親自前往朝鮮和清朝進行實地考察,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對清朝與朝鮮的軍事進行了初步評估。對此李鴻章不僅沒有防範川上,反而視川上為座上賓,向川上炫耀本國的軍事實力,以望能夠震懾住日本。李鴻章的做法不僅沒能打壓住日本,反而向敵人敞開了自己的真實實力,給日本竊取情報提供了便利。

清朝不僅不蒐集日本方面的情報,就連對本國的情報瞭解的也不夠透徹。葉志超曾向朝廷呈遞虛假戰報,謊稱成歡之戰大捷。清政府在沒有查明真相的情況下,就懸賞葉志超白銀2萬兩,還任命其為清軍在朝鮮的統帥。葉志超編造虛假情報的行為與戰場上的怯懦,成為平壤失陷的一大重要原因。

日軍方面

就清日兩國的整體實力而言,清朝的實力在日本之上,但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清朝最終敗給了日本。其實日軍能夠戰勝清軍,除了清軍的腐敗無能之外,日本也為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做了很多的準備,如建立完善的兵站系、詳細的作戰計劃、重視情報信息、利用輿論媒體獲得西方列強的好感等都是日軍能夠戰勝清軍的原因。

日軍優勢1:完善的兵站體系

明治18年,德國軍事顧問梅克魯少佐擔任日本陸軍大學的教官,梅克魯不僅把本國的軍事建制推廣到了日本,還建議日軍以山炮為主,組件馱馬隊運輸行李及輜重。日本聽從了梅克魯的建議,改變了日本陸軍近代輜重的作戰方式,這也為日軍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894年6月8日,日本開設運輸通信支部,輸送混成第九旅團到達朝鮮,後又開設兵堅部,運送部隊前往朝鮮。在平壤戰役期間,日軍成立“陸軍糧秣本長”來負責向戰地輸送管理軍需、管理從前線迴歸的兵馬物品,管理一切後勤保證,形成一個特有的運輸系統。

日軍主要靠鐵路運輸的方式向朝鮮運輸兵員與戰備用品。在清日兩國正式開戰之前,日本國內的鐵路線全長3200公里,貫穿大半個日本。

平壤之戰前,劉銘傳為何不出山?葉志超撒了個謊卻取得帥位

中日兩國宣戰之後,日本把公、私鐵道路線全都投入到軍隊運輸業務上去。後來日軍還制定了戰時鐵道運輸時刻表,列車數量也從原來的3列增加到10列,時刻為作戰運輸做準備。在戰爭期間,日本的鐵路運輸幾乎是時時在運轉,沒有停歇地按時向朝鮮運輸各種物品,保障了戰時日本兵員與軍需物品的充足。

兵站不僅給日軍提供兵力與軍需物品,還向士兵們提供戰時炊事供給。在兩國宣戰前夜,日軍頒佈第33號赦令,規定戰時人員、馬匹的供給條例一一《出征人馬糧秣定量》。在各軍內設立炊事班,使用野戰炊具隨隊攜帶,如有丟失損壞的現象及時換新。戰地的飲食由炊事班集中製作之後再配送到各個單位,這樣就保證了每個士兵都能及時就餐。

可以說兵站體系的完善是日本臝得這場戰役的重要原因之一。平壤戰役後日本瞭解到兵站體系的重要性,之後逐步完善兵站體系,使其在後續發生的戰役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日軍優勢2:詳細的作戰計劃

因李鴻章與袁世凱對日本完全信任,清政府並沒做好與日本開戰的準備,所以在兩國正式開戰之前,清軍沒有任何的作戰部署,只是憑藉之前的經驗與日軍進行作戰。

與清軍相比,日軍對這場戰役蓄謀己久,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做了詳細的戰前戰略部署。日本計劃趁清軍的增兵還沒有抵達朝鮮之前,就迅速進攻奪取平壤,把清朝的勢力從朝鮮驅逐出去,最終佔領朝鮮。

日軍看到清政府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平壌之後,認為打敗清軍首要的一戰就是圍攻平壌,之後再一舉趕出清軍在朝鮮的勢力,所以野津也把大部分的兵力調到平壤。

日軍先後在8月8日、8月12日由漢城北上,19日大鳥圭介的軍隊己經駐紮在平壤周圍。隨後野津道貫命大鳥圭介繼續北上,20日津野讓第十旅團與第十二旅團開赴朔寧與大鳥的混成旅團合併成朔寧支隊,朔寧支隊包括步兵、騎兵、炮兵等2400人。

26日,日本大本營把第三師團的一個混成旅團規劃到第五師團指揮,野津將其命名為元山支隊。師團主力由野津親自率領,此外還有京城守備軍。這樣入朝的日本兵力合計2萬人左右。

9月15日,日本分東西南北四路分別進入朝鮮,對朝鮮進行圍攻。見此情形的左寶貴提出把清軍分四軍,分別從各個方向擊破日軍,可因葉志超的怯懦,又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平壤,輕忽對四周的防守。由於沒有清軍的阻攔,日軍各隊在總攻前完成了對朝鮮的包圍,對朝鮮發起了總攻,最後一舉佔據了平壤。

日軍優勢3:重視情報信息

早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開始蒐集清、朝兩國的情報,為了蒐集情報,政府與軍隊聯合在駐外使館設置了情報課程,情報武館、情報員、偵查員等,而且還利用擁有合法身份可以隨意往來清朝的日本留學生、僧侶、醫生、翻譯官等人員蒐集情報。

這些人員其實是經過特殊訓練的間諜,在清朝一邊學習漢語,一邊蒐集情報、繪製軍用地圖等傳回到日本。後來這些情報人員中不僅有日本人還有清朝本國的人,他們通過分析媒體報道、地圖、照片,繳獲的戰利品等一切事物來竊取情報,之後再傳回到日本,就這樣日本龐大的情報體系形成。

在戰爭開始之前,以陸奧宗光為首的主戰派為了推動戰爭,命情報官神尾光臣在提供的情報中,摻雜著清朝內部好戰分子欲與日本開戰的內容,有刻意煽動日本開戰的成分,這也推動了日本向清政府開戰的決心。

在平壤戰役開戰之前,日本通過在清朝的間諜就己經對清政府的派兵人數、軍事部署、防禦部署等有了一定的瞭解。神尾光臣少佐發來的信息稱:

“吳衛兩將官派兵朝鮮奏請朝廷批覆、出兵事宜致電朝鮮國王,又蘆臺及山海關兵300、馬70匹,20日塘沽港乘“海定號”,待夜間滿潮時出帆牙山,同行攜帶地雷、水雷,小站及北塘兵赴朝準備,李己上奏等待敕諭。”

所以日軍的每一次作戰絕非貿然前行,都是根據所得情報做了慎重決定的。就連戰爭進行時日本的情報部門還為前線部隊提供大量情報,以便日軍作戰,其中提供給前線的地圖,比朝鮮本國使用的地圖還精確,裡面詳細記錄了地圖註釋的標高、地名、方向、距離等,就連清軍的登陸地點、狀態等都瞭如指掌。

日本的情報網內容之詳細,就連李鴻章向銀行貸多少款都調查得一清二楚。日本不光讓本國人蒐集情報,還買通大量的清朝人,給其一定報酬讓他們蒐集情報。

日本正是利用這些情報,牢牢地掌握清朝的一切動向,最後給清政府致命一擊。

日軍優勢4:利用輿論媒體獲得“好感”

為了能夠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與理解,贏得這場戰役,日本運用了所有國家宣傳機制,通過媒體的運作,宣揚本國開戰的立場是為了解救朝鮮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是屬於正義的。

伊藤博文也相信,利用輿論媒體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就等於拿下了戰爭勝利的一半。當時日本媒體的積極主動確實讓西方國家相信,日本向中國開戰是為了解救正處於清朝壓迫的朝鮮人民。

在清日兩國開戰之前,日本採取了以下的做法:允許外國武官隨軍觀戰,外國新聞記者隨軍採訪,國內的報刊記者、照相師、僧侶、神官等人隨軍採訪和工作。雖然在執行的過程中日本會設立諸多限制,但這些做法恰恰給西方列強們留下了好印象,他們認為日軍的這一做法增加了戰爭的透明度。

在開戰後,日本發佈了外國人隨軍的規則,要求隨軍的記者必須是來自中立國家的記者,並規定人數,還要求拍攝記者,一切登報的內容都要通過外務省的審核批准之後才能進行刊登。戰爭期間,隨軍的外國記者共有17人,其中報刊有《紐約世界》、《倫敦時報》、《黑白畫報》等在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報社。

日本的這一做法使戰爭信息隨著這些外國記者的刊登漸漸流傳到世界各地,根據英國一位女性旅遊學家描述:

“兩週前隨軍參加了平壤戰鬥。日軍從漢城向平壤進軍,一路跋涉之艱難,文筆無法言表。沿途郡邑的村鎮已經被清軍盡數掠奪,居民四散逃離,部隊向當地居民求食求水,竟然找不到一個人影。朝鮮山多,道路崎嶇,部隊所到之處常常是人跡罕見的未開墾地。武器、彈藥、輜重由隨軍的軍夫搬運,過山開路、渡河梁橋,憑藉馬背和人力把重武器運往前線,士卒們克服疲勞和艱難、生氣勃勃到達平壤。這是一支英武的軍隊,服裝端正、紀律嚴明、武器精銳。經過辛酸跋涉之苦,沒有挫傷他們戰鬥的勇氣,在平壤激戰中表現出無畏的武士精神。”

因日軍軍紀嚴明,所以國外記者對日軍的描述多是一些正面的報道與對日軍的讚美,而隨著這些新聞報道的傳出,西方國家對日本的評價,不管是在軍備武器上還是在作戰方面都是對日本的肯定。日本大肆利用媒體來宣揚己方正義立場的目的己經達到。

清軍則因為長時期的閉關鎖國,孤陋寡聞,完全不知道運用媒體手段來揭露日本的謊言,還拒絕一切外國媒體隨軍報道。就連後來發生的旅順大屠殺也因清朝的忍氣吞聲,不向國外透漏,最後不了了之。媒體輿論雖不是戰爭中所必備的,但也是戰爭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手段,日軍能夠在平壌戰役中獲得勝利,媒體輿論功不可沒。

平壤之戰前,劉銘傳為何不出山?葉志超撒了個謊卻取得帥位

小結

平壤戰役最終以清軍失敗告終,就兩軍綜合實力而言清軍的實力在日軍之上,而且清軍還有朝鮮政府的幫助,本應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可因清政府的腐敗、李鴻章的避戰政策、沒有及時任命統帥等原因清政府最後敗給了日本。這對清政府來說是一個打擊,清政府從來沒有想過日本會跟其開戰,也沒有想過日本在不知不覺間積攢了這麼強大的實力。

這場戰役對清政府的損失是巨大的,因平壤戰役的失敗,清朝在朝鮮的勢力都被驅逐出去,朝鮮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清朝在朝鮮的宗主國地位受到了動搖,同時朝鮮也因為失去宗主國的庇護而危機四伏。這正是日本的目的,希望通過朝鮮這塊跳板進入清朝進而征服亞洲,最後實現其大陸政策。

平壤戰役後,清政府的宗主國地位受到了動搖、日軍的士氣高漲,日本決定乘勝追擊,繼續與清朝開戰,最終贏得了中日甲午戰爭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