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鴉片戰爭唯一亮點,皇帝獎勵他發配邊疆,寫一書預言國際關係神準

鴉片戰爭讓中國輸得極慘,兵備道姚瑩領導的臺灣軍民的抗英鬥爭卻取得了五戰五捷的重大勝利,從而成為這場屈辱戰爭的一個亮點。

鴉片戰爭唯一亮點,皇帝獎勵他發配邊疆,寫一書預言國際關係神準

道光龍顏大悅,特賜姚瑩花翎、二品冠服,以表彰他的奇功。海內外也一致盛讚姚瑩為國之棟樑。閩浙諸地均喪師失地,唯有臺灣一枝獨秀,客觀上就讓姚瑩成了出頭的椽子,臉上無光的大臣因此對他嫉恨不已,吃了苦頭的英國侵略者更是對他必欲除之而後快,結果悲摧的姚瑩被下了大獄。但由於朝內正直大臣和臺灣各界的拼死抗爭,姚瑩才被改為發配,去四川戴罪效力,並將再一再二去西藏考察的“光榮”任務指定給他,以懲罰他的“能”。

姚瑩的命雖保下了,但他的危機絲毫也沒有減輕,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時的西藏與內地交通極為不便,自然條件極為惡劣,“往返六七千裡,道經絕漠”“冰山雪窖中,崎嶇備至”。明眼人一看就再清楚不過了,這就是要折磨死姚瑩,讓他在路上成為野獸的美餐。

鴉片戰爭唯一亮點,皇帝獎勵他發配邊疆,寫一書預言國際關係神準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樣的煎熬簡直生不如死,還不如一刀給個痛快算了。可是姚瑩卻連眼睛都不眨一下,這有什麼?不就是去閻王殿走一圈嗎?就權當公費旅遊了。他的抗壓能力確實不錯,甚至還有點心潮澎湃,文興大發,甚至“處之如恬,途中誦讀吟詠不輟”。而且,他並沒有滿足於吟詩誦賦,自我陶醉在閒情逸致裡,而是帶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高遠眼光和遠大抱負來對待這趟地獄之旅。

鴉片戰爭的硝煙已漸漸遠去,但其慘痛教訓一直縈繞在他的心中,他認為正是由於國人普遍對世界茫然無知,等到人家打上門來了,還不知是哪國人呢,才導致“不待兵革之交,而勝負之數,已皎然者矣”的屈辱結局。

基於這個認識,姚瑩一路上對所經地區的山川、地形和風土人情,特別是涉及西方世界的消息、傳聞、資料、書籍、實物等,都進行了詳細記錄、考究和梳理,最後寫成了15卷的《康輶紀行》一書。該書對英法歷史,英俄、英印關係,印度、尼泊爾、錫金入藏交通要道等問題,都有所闡述,尤其注重考察西藏地區情況,特別提醒人們要警惕和防範英國侵略者染指西藏的圖謀。他在書中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必須學習他們的自然科學技術,並要知己知彼,真正搞清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鴉片戰爭唯一亮點,皇帝獎勵他發配邊疆,寫一書預言國際關係神準

咸豐即位後,姚瑩被重新起用,後病故於任上。姚瑩沒有被危機擊倒,併成功地化危機為機遇,最終讓愛國的美名與《康輶紀行》一起流傳下去。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馬軍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