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蘇格蘭瑪麗女王:錯嫁中山狼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1542~1567 年在位,是蘇格蘭改革期間的天主教君主。她為了兒子(後來的詹姆士一世)被迫退位。在1568年逃往英格蘭後,她被伊麗莎白一世囚禁。天主教支持者企圖把她椎上英格蘭王座,但這導致了伊利莎自一世以叛亂為由對她的審判並將她處以死刑}因為一個糟透了的審判失去了生命,但是多年以前她就在糟糕的婚姻中失落了芳心。這位年輕的女王是亨利八世最大的甥孫女,才18歲就守了寡。正是在這個時候,她痴情地愛上了自己的表兄——達恩利勳爵亨利·斯圖亞特(Henry Stuart),這段感情起始於1565年。

瑪麗的首任丈夫曾經是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二世,那是一段美好的姻緣,起碼他們自己這麼認為。法蘭西斯二世矮小肥胖,而且由於身患隱睪症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瑪麗就是愛他,他也真心地愛著瑪麗,他們彼此忠貞不渝。其實這對小夫妻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一種手足之情,因為1548年,剛滿5 歲的小蘇格蘭女王就被帶到法國,從那以後,她和她那時年僅4 歲的未婚夫便青梅竹馬地生活在一起。由於法蘭西斯二世身體虛弱,發育不全,還不到17歲的時候就一命嗚呼了,所以這場婚姻才開始就畫上了句號。

1561年,瑪麗還沒當幾天法國王后就回到蘇格蘭繼承了本來就屬於自己的王位,因為她比第二順位的繼承人在年齡上大6 天。

幾年以後,她發現自己的第一次婚姻裡缺了些東西,那就是在心中悸動不已的原始慾望。這時,她對錶兄亨利·斯圖亞特產生了感覺。

蘇格蘭瑪麗女王:錯嫁中山狼

然而很不幸,這個達恩利勳爵不過是個徒有其表的廢物點心,吹牛成性、貪婪無邊。但是瑪麗沒看出他性格上的弱點,反而決心嫁給他。蘇格蘭駐英格蘭大使托馬斯·倫道夫(Thomas Randolph )曾經哀嘆她的命運:“我敬愛的女王是那樣可憐,她一直都那麼傑出、聰穎,舉止體面,而現在她卻十足是個神魂顛倒的傻姑娘。”

乾柴烈火不過是一時之歡。幾個月以後,瑪麗因為懷孕而頻頻嘔吐,她也逐漸發現自己當初為了一解心頭之癢而攤上了一個窩囊廢。達恩利勳爵驕橫任性,什麼都不在行,不是在愛丁堡逛窯子就是整日醉生夢死,纏著妻子讓她賦予他國王的名號並交予實權。他對瑪麗的王位十分傾心,這可是個危險的徵兆。

雖然瑪麗在法國的時候嬌生慣養,但是蘇格蘭可是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她的故鄉蘇格蘭終日寒冷、陰雨綿綿,國內占主導地位的貴族也都傲慢排外,他們根本沒把女王看在眼裡,尤其是這樣一個在外國長大而且信奉天主教的黃毛丫頭。瑪麗遠在法國的時候,新教改革運動席捲了蘇格蘭,因此當她重返故土的時候,包括她同母異父的哥哥在內的大批貴族都對她冷眼相加,廣生猜忌,而新教教會的成員們則更是對她充滿敵意。蘇格蘭宗教改革運動中的一位牧師約翰·諾克斯(John Knox ){15147—1572):蘇格蘭宗教改革家和蘇格蘭長老會的創建人。在天主教徒瑪麗女王統治蘇格蘭時,他被流放。他在流放中(1553—1559)受到了約翰·加爾文的影響。回到蘇格蘭以後,他領導了宗教改革鬥爭。隨著1560年《蘇格蘭教會信仰聲明》的起草,新教成為蘇格蘭的國教} 經常用言論對“畸形的”女權統治進行抨擊。他聲稱讓這些“軟弱無能、缺乏耐心、愚不可耐的傢伙們執掌國政純粹是對良好秩序以及公平平等原則的顛覆”,同時也是對上帝的背叛,敗壞了自然法則。

諾克斯激烈而露骨的言辭令瑪麗備受挫折,不禁潸然淚下,因為她一直立志做一位對宗教問題奉行懷柔政策的君主。然而諾克斯並非是瑪麗面臨的惟一難題。瑪麗那位信奉新教的表姑——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強烈抗議諾克斯這番針對女性君主的言論的同時也警惕地盯著蘇格蘭女王。她們兩個都有著英格蘭王室的血統,而且瑪麗以此為依據提出英格蘭王位也該由自己繼承。伊麗莎白一世可不喜歡這一套,她從來都對自己的權力和地位看得很重。

蘇格蘭瑪麗女王:錯嫁中山狼

而達恩利勳爵就這麼趾高氣揚地趟進了這一潭充滿了仇視和猜疑的渾水。伊麗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當權派對達恩利勳爵的態度十分冷淡,這和被愛情衝昏頭腦的瑪麗對他的態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達恩利的傲慢讓人難以消受,而且他信奉的是天主教,並且他也繼承了和瑪麗女王與伊麗莎白一世同樣高貴的王室血脈,在伊利莎白一世的眼裡,這個事實令達恩利對蘇格蘭王權的覬覦成為了更大的威脅。與此同時,蘇格蘭貴族們則瞧準了達恩利勳爵軟弱無能、優柔寡斷的特點,打算藉此大做文章以削弱瑪麗的統治。他們利用達恩利勳爵小氣自私的性格,以輔佐他為蘇格蘭國王為誘餌引誘他加入他們的陣營。達恩利勳爵就像貪婪的魚一樣上了鉤。畢竟他的妻子越來越討厭他了,而且她也不可能把他朝思暮想的王權賜給他,所以他必須抓住一切機會實現自己的願望。

為了進一步打擊瑪麗女王,達恩利勳爵和蘇格蘭貴族們密謀了一次謀殺。當時瑪麗手下有一位意大利籍的大臣,名叫戴維·裡奇奧(DavidRiccio ),頗受瑪麗的賞識。瑪麗時常聆聽他的建議,而且在婚姻逐漸惡化的時候總是和他在一起消磨時光。達恩利勳爵理所當然地對他心懷憎恨,而貴族們也討厭他,主要是因為他是個信奉天主教的外國人,而且女王對他言聽計從。於是,他們決定除掉他。那是1566年3 月的一個晚上,謀殺計劃開始實施。那時,身懷六甲的瑪麗(她懷的是未來的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

和裡奇奧以及其他幾位客人正在她位於霍利魯德宮的私人房間裡共進晚餐。突然,密謀不軌的一夥人闖了進來。其中一個人嗤笑道:“那個名叫裡奇奧的傢伙在女王陛下的私人房間裡待了這麼久,一定令女王陛下很高興吧。”女王自然為裡奇奧辯護說他是經過自己正式邀請才來赴約的,而且將一直待下去。那夥暴徒則告訴她沒這個可能了。他們一邊說著,一邊上前拉走了正抓著女王裙角瑟瑟發抖的大臣。

拼命掙扎喊叫的裡奇奧被拖走了,瑪麗衝到丈夫面前大聲咒罵著他。孤立無援的大臣被人以極其兇殘的手段殺害了,他的身上至少被人捅了50刀,最後那具血肉模糊的屍體又被從高高的樓梯上一直拖了下來。不必多說大家也能明白,這起野蠻的謀殺一點兒也沒有彌合瑪麗和達恩利勳爵之間的裂痕。現在女王被囚禁在自己的宮殿裡,悲傷地抽泣著。她確信不疑地認為和達恩利勳爵生活在一起對自己的生命是個嚴重的威脅,無論是裡奇奧的慘死還是懷孕給她帶來的創痛都是他造成的。

蘇格蘭瑪麗女王:錯嫁中山狼

瑪麗知道要想自救就必須吞下這沸騰灼人的苦酒。她不得不對達恩利勳爵笑臉相迎,雖然這樣做完全違背了她的意願。而那個一心想當國王的傢伙卻十分怯懦,他對自己做出的事情感到後怕,於是便同當初被那群殺手拉攏一樣,在妻子的誘哄之下乖乖地回到了她的身邊。在達恩利勳爵的協助之下,瑪麗成功地逃出了宮殿,重整御林軍,恢復了秩序。她重新坐上了王座,但是家庭的和諧歡樂卻永遠地成為了歷史。達恩利勳爵又重新過著原來那種遊手好閒、吊兒郎當的生活,而且又開始為了追求榮譽和權力大肆籌劃。一位朝臣寫道:“他在瑪麗面前毫無收斂,對她而言光是想想這樣的丈夫就夠心痛的了。”瑪麗為自己的丈夫在謀殺裡奇奧事件中為虎作倀的行徑不能釋懷。幾個月後,他們的兒子降生了,她仍然憤怒地責斥他:“我已經原諒你了,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達恩利勳爵不只是瑪麗一個人的眼中釘,那些遭他背叛的同謀們也恨他恨得咬牙切齒。沒過多久,他就成了他們的下一個目標。1567年2 月10日,天剛矇矇亮,一次猛烈的爆炸摧毀了愛丁堡一處名為科克歐菲爾德的房子及其周邊建築。患有梅毒的達恩利勳爵當時正在那裡養病小憩。也許是之前運來的大量火藥引起了達恩利勳爵的警覺,他在爆炸之前逃了出去。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二天人們就發現他被吊死在那片廢墟之上。

瑪麗究竟有沒有參與這場謀殺成為了千百年來的一個不解之謎,這也使她的名聲備受爭議。她很快就嫁給了博斯威爾伯爵,而人們懷疑他就是密謀絞死達恩利勳爵的頭目,這更使她有口難辯。瑪麗名譽掃地,她的國民開始公然反對她的統治,把她趕下了王位並囚禁起來。逃脫以後,風光不再的女王逃往英格蘭避難,而她的伊麗莎白表姑早已恭候多時,把她逮了個正著。瑪麗坐了19年的牢。1587年,她被定罪企圖謀殺英格蘭女王,然後被處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蘇格蘭女王瑪麗寡廉鮮恥,人盡可夫,但是在另一些人看來,她的死抹去了她以往的罪過,使她昇華為聖潔的殉難者。無論如何,假如蘇格蘭女王瑪麗當初能夠以表姑伊麗莎白一世為榜樣獨守空閨的話,她是一定不會落到這般田地的。

蘇格蘭瑪麗女王:錯嫁中山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