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薩拉齊老街巷的故事

【聚焦學習】

關於薩拉齊的老街巷,《綏遠通志稿》有較為詳盡的記載:“城內有大街四道,小街十四道,小巷五十道。以圖書館所在地為中心,名為中街,由此起點,至城之四門,各有大街一道,是城街之主幹,縣人統稱為東街,南街,西街,北街,而不言大也。”雍正十二年(1734年),薩拉齊始有建制,設協理筆帖,乾隆四年(1739年),設協理通判,其時薩拉齊逐漸形成街道,到同治年間,才為這些街巷正式取名。取名的方式五花八門,主要有以下幾種,按人口來源地,如忻州巷、大同巷、崞縣巷等,按從事的手工藝名稱,如張口袋巷、郭鐵爐巷、油坊巷、柳匠巷、紙坊巷等,還有按姓氏取名的,如楊家巷、段家巷、趙老三巷等,更多的是按地理位置和地表建築而取,如三官廟街、關帝廟街、東大橋巷等,也有按經商的店鋪字號而起名的,如新盛店巷、德厚店巷、永合店巷、萬恆店巷等。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如今大部分舊街巷名被新名稱所取代。那些老街巷裡藏著的歷史故事正在漸漸被人們所淡忘。

薩拉齊老街巷的故事

▲1929年版的薩拉齊廳城區管界圖

從旗杆巷到人市街

每一條街巷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裡都包含著某個時期的歷史文化信息。在薩拉齊的老街巷中,有一條老街叫旗杆巷,關於它的得名還有一段傳說。明清時期,讀書人家喜歡在自家門前立一旗杆,以表明是書香門第,這旗杆稱為“楣”,如果家裡有人中了秀才或舉人,這旗杆可以繼續立著,如果名落孫山就要撤掉,稱為“倒楣”。旗杆由杆座、杆身和杆鬥三部分組成,高約15米。旗杆因文武功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文功名要把旗尖雕刻成筆鋒的樣子,武功名則雕刻成刀戟形。在旗杆上部有一個上寬下窄,形似糧具“升”的物件,叫旗鬥,上刻主人考取功名的名稱和時間,寓意步步高昇。按照明清律例的規定,讀書人家可以立旗杆,中了舉人可以加一個旗鬥,進士可以加掛兩個旗鬥,狀元掛三個,朝廷一品官員可以掛四個。旗杆和旗鬥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古代,“立旗杆,豎方鬥,懸金匾”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而能立杆豎斗的人家寥寥可數。清末,駐防薩拉齊的管帶侯憲章在縣城買了一處庭院,位於大北街路西的一小巷中,為顯示自己的威嚴和身份,他在門前置石獅,立旗杆,人們將他所居住的巷子稱為旗杆巷。薩拉齊的一些地方士紳知道他的官品不夠清朝規定的標準,於是告到官府要求取締,後來旗杆被撤掉,但巷名卻留了下來,後為避諱,將“旗”改為“棋”,仍叫棋杆巷,直到解放後,才改名為勤勞巷。

薩拉齊老街巷的故事

▲1929年,斯諾拍攝的薩拉齊街景。

清末,薩拉齊縣境內災荒頻發,餓殍載道,有的年份,人們把野菜和樹皮都吃光,甚至用麻雀和老鼠充飢,成百上千的人被餓死。活著的青壯年則聚集在縣衙門前出賣廉價的勞動力,也有賣妻兒的人,平常年景,一天的工錢是二升米,更多的時候是幫助縣衙抬埋餓死的人,管飯沒工錢。那時,縣衙專門在城北挖了五個深坑,裡面填滿死去的人,人稱“萬人坑”,因沒有掩埋,野狗將人頭撕下噙到離“萬人坑”不遠的地方啃食,剩下的骷髏遍地都是,時人稱其為“人頭地”,天長日久,人們把出賣勞動力和賣老婆孩子的這條街叫“人市街”。

薩拉齊老街巷的故事

▲1945年,薩拉齊的城牆與角樓。

被紀念的人和事件

在眾多的街巷中,也有因人而取名的。嘉慶年間,山西忻州南湖村人張步雲弟兄走西口來到薩拉齊謀生,初期以拉駱駝起家,後在縣城買房置地,其子在此基礎上做起生意,一時風生水起,成為名噪縣城的人物,因其是瘸子,人們便將他居住的巷子叫張拐拐巷。咸豐年間,南營子(今大南街)張某考中進士,這在荒僻的塞外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人們為表達對他的敬慕,將他居住的巷子更名為張進士巷。還有日偽時期,薩拉齊縣的首任縣長丁紹先,人們為奉承巴結他,將北五道廟巷改為丁紹先巷。曾任過薩拉齊縣保安團隊長的抗日名人劉盛五,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薩拉齊定居,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將永合店巷改為光復巷。

薩拉齊老街巷的故事

▲民國時期拍攝的薩拉齊東門——泰來門

每條巷子都有其得名的原因,同治年間,有一賭徒因欠賬甚多而逃離家園,債主常常登門逼要,其妻李氏沒有辦法,為兒子戴上孝帽,假稱丈夫畏債自殺,人們將她居住的巷子叫孝帽巷,後改為工會巷。太平街是因為當時駐紮有保衛團,在土匪猖獗的那個年代相對安全,為此起名太平街。光緒十年(1884年),薩拉齊居住的人們為進山馱運煤炭方便,建議官府在城牆上新開一個西北門,專供運炭人使用,門開後,在縣城西北形成一處煤炭交易市場,人們稱此街為後炭市街,而縣城西南城外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草木繁茂,於是人們便在此處交易柴火,時人稱之為柴火市街,營房巷則是因為駐兵而得名。

老街巷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些已經消失的街巷名稱,我們彷彿看到幾百年前的風土人情和滄桑歲月,街巷的故事還在延續,只是老街巷的名字卻正在被人們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