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环球历史、地理、历史知识待你发现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中国古代不乏许多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从周到清,领土扩充了一圈又一圈,但可以看到,汉族建立的政权,所辖区域一般来说和现在的领土相去不远,或者在此范围之内。

除去蒙古帝国时期,古代王朝所辖的面积范围很少超过亚洲范围,那为何古代西方有那么多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而中国却始终在长江黄河地域活动,不曾远去?

很多人就比较疑惑了,秦始皇何等的霸道,一扫六合,一统宇内,汉武帝何等人物,北逐匈奴几百年,使漠南没有匈奴王庭的存在,这些雄主肯定是有对外扩张的意识和意愿的,但是往往没有做到对外大面积的征服。

当年西方亚历山大东征,从埃及马其顿一路打到印度,亚历山大王国存在时间虽短,然不能掩盖其在历史上的光辉。那为何中国古代就没有西征的壮举呢?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针对骑兵设计的马其顿方阵)

一、打仗花钱,劳民伤财

历史上众多的皇帝,但凡是有雄心壮志的,都主张积极的对外扩张。但是对外战争真的容易吗?秦始皇时期,始皇帝挥剑决浮云,一扫六合,建立大秦帝国。

中国之内打遍天下无敌手,就开始对外,对外干什么,修长城。秦始皇这么暴烈的人,六国之内谁不服打谁,但是对于外族,却采取积极的防御态势,因为匈奴不好打,很难完全消灭掉,只能防着他们。

后来的几千年,中原王朝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都是防御态势,一直到明朝都在修筑长城。秦始皇单单是修筑长城所耗费的国力民力,就已经引起了国家动乱,各地造反,人民起义,最终秦朝覆灭。

到了汉朝,汉朝初期对外战争,直接连皇帝都被匈奴包围了,后来和亲才稳住了匈奴,直到汉武帝时期,帝国逐渐强大,加上两位军事奇才的出世,汉朝,在几代人的休整下才攒够钱去打匈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可是即使是这样,汉武帝后期,政府也是差点破产,各地民怨不断。隋朝的灭亡有很多原因,包括隋炀帝派军队多次出征高丽,这无疑对国力造成了很大的消耗,间接的促使国家的灭亡。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明长城遗迹)

因为打仗,战争最耗费的就是钱,军队一直是国家供养,这些人专门负责打仗训练,不从事农业不种地,国家要养活这么一大批的人,就要别的人给粮食。

政府的赋税平时也能运转的过来,可是战争期间,算上军队后勤部队,动辄十几万人,粮草,军械都是问题,一旦操之过急很容易引起国家的动乱,马其顿王国就是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后逐渐衰弱的。而且农耕经济是在城市农村的基础上发展,很难远距离的出征后勤补给等是很大的问题。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出征的时候就很简易,马背上的民族,生来为战士,又能放牧,平时上马作战下马放羊,到了战时,战士也可驱逐牲畜前行,更是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所以蒙古帝国十分适合远距离的奔袭作战。后来西方则盛行骑士扈从制度,所征兵源,兵丁自己打造武器,带着马匹,扈从,大大降低了国家发动战争的成本。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善于远征的蒙古骑兵)

二、左山右海,无处可征

地理环境也是限制国家扩充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最早的政治中心是在关中地区,关中为四塞之地,周围都有山河环绕,四个关口拱卫,可见中国古代人寻找首都更多的是防御上的安全。自古以来形成的观念也是防御大于攻击,也体现出我国古代崇尚和平的理念。

中国所处的位置也是天然的和世界隔绝起来,和外界诸多国家隔绝起来,中国北部是辽阔的草原,刚刚也说到中国一直在和草原民族战斗,但是再往北是更辽阔的西伯利亚冰原,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对耕地有极大的需求,扩充也是要平原。

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区,土地相对贫瘠且气候寒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甚至再往北,人烟稀少,没有什么占领的意义。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连绵的雪原)

中国以东,是渤海东海等海洋,向东是古人根本无法跨越的太平洋,临近的岛国只有日本,春秋时期齐国临海煮盐捕鱼,但是到三国时期才有关于台湾(琉球)的记载,到东汉才有和日本的交往,这是由于造船技术的问题,航海业没有得到发展。

之后有许多船队去往日本,包括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也发大舰队去往日本,但是日本海峡气候恶劣,常常有大风,船队多数遭遇风暴,沉船海底。向南则是东亚等土著小邦,距离较远。

中国向西,则多山脉险阻,西南的横断山脉,地形错综复杂,古代人常说苗疆十万大山,再有喜马拉雅山,号称世界屋脊,几千米的高原凸起,将中国和南亚相隔绝开,导致这两个很临近的文明却鲜少有交往,北部也是多山脉沙漠,阻挡了中原王朝向外扩张的脚步。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罗马帝国疆域图)

反观西方,许多国家都是建立在欧亚非三洲之间交界处的,比如罗马帝国最具名声,虽说名义上是地跨欧亚非三洲,以地中海为内海,咋一听霸气绝伦,但实际的面积却还不如汉朝时期,更不用说之后的明清,所以中国只是没有地跨大洲罢了,而不是面积上小于西方的帝国。

三、乡土中国,落叶归根

文化也是影响一个民族活动的重要因素,环境影响一个民族的性格和长期的生活习惯,比如西方多岛屿,气候潮湿,西方人就不喜欢在室内,经常出行,也经常航海,有冒险精神。

西方神话里曾说大西洋是恶魔的深远,是邪恶的,但是到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就敢于去探索,横渡了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亚历山大在东征之前并不知道东方有什么,但就是敢来,他的文化告诉他,勇敢的去探索未知的,他的理想是要打到世界终点。

中国是大河文明,悠久厚重又深扎根于土地。古代的思想更是博大精深,作为统治者,儒学倡导中庸,墨家所说兼爱非攻,道家则倡导无为而治。

作为农民普通人,安土重迁,不轻易出走,将士在外征战身死都要运送遗体回家,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恐怕都不愿意远走几千里出征。这种文化自上而下都不倡导对外远征,历史观念使然。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中国的乡村)

四、大国风范,强而不欺

中国历来主张和平,周围始终有少数民族,对于少数民族都是比较宽松的,比如汉朝时期就和匈奴联姻,派使节去西域,奈何匈奴一直南下骚扰不断,使边疆人民不得安息,不得已发动战争。

在盛唐时期,周围有突厥,高丽,吐蕃等民族,唐朝强盛,却不欺压周边的小国,使其称李世民为天可汗,用强大的国力震慑了蛮族,不动武力而屈人之兵,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唐朝仍是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体现我国强大但也不欺凌别的国家,正是大国风范的表现。

康熙一代几乎是古代农耕经济最发达的时候,人口充足,粮食也有,即使这样,康熙也不敢轻易和别国开战,比如在处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的边界问题,沙俄向来主张大国沙文主义,对外扩张意图明显。

清康熙时就对扩张到西伯利亚,并派兵在东北一带骚扰,此时两国实力相差不大,康熙平定三藩之后腾出手来,打败了俄军,但是却提出和约,并不因此而去强占俄国的领土。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文成公主入藏)

明朝郑和下西洋和西方殖民扩张相对比,中国更多的是以理服人,宣扬文化。在中国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如同朝鲜,越南等,在历史上或是中国的领土,或是属国,中国为其提供坚强的保障,整个东亚在西方看来都是划归儒家文化圈的。相对军事上的征服,中国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征服。

总的来说,中国之所以没有建立横跨大洲的大帝国,一方面战争劳民伤财,所消耗甚多,很有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崩溃,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所以古代雄主在面对问题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付诸于战争。

其次中国文化中倡导和平,而西方倡导冒险精神,热衷于征服战争,所以中国不愿发动战争,喜好和平,对于周边的邻里国家也不欺负,相反给予其保护。

中国人也历来扎根土地,不喜欢远途的出行,征战更喜欢自己的故土,不像西方一样对未知土地有极强的探索欲。

那些中国古代强大的王朝,为何没征服亚洲之外建立跨大洲帝国?

(汉朝疆域图)

再者,中国历史上的帝国面积并不小,只是文明发迹于亚洲,在此生活,中国四周又有高山大海,形成天然的屏障与别的文明隔开,故而古代中国也没有真正的走出去。

最后,无论中国有没有建立地跨数洲的大帝国,但中华文化早已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各族都有深厚影响,中国没有想去征服别的民族,但也绝不容忍挑衅。古代中国的强大也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