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同工不同酬,一些单位正式工没临时工多,正常吗?

湄潭是个好地方


”同工同酬“,这个词语出现在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其实这里的同酬,不仅仅是指工资一样,还有其他的福利都一样的意思。

回到题主的问题,”同工不同酬,一些单位正式工没临时工多,正常吗?“,笔者认为是正常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原因如下:

1、正式员工。从劳动性质来看,用人单位与员工是属于劳动关系,这种员工是有保障的,需要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受《劳动合同法》保护的,企业需要给这些员工支付法定福利、分发奖金,节日福利等之类的;

2、临时工。这种员工一般是阶段性的,做完后就结束了,没有收入的保障,也没有福利的保障,从劳动性质上来看,是属于劳务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的。

综上所述,正式员工与临时工有差别对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表面上可能临时工比正式员工拿得多,但正式员工会有很多隐性收入,如社保、公积金之类的,显性成本加上隐性成本会比临时工高得多,而且也有保障,这也是很多人宁愿花钱进正式编制(常见于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而不愿意做临时工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些时候我们找工作,不能只看一个月到手工资有多少,还要综合考虑福利及隐性的收入。

最后送给题主一句话,”同工同酬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也是不公平的“。

欢迎点赞、转发、留言。关注后可随时咨询劳动法相关事宜。


职场老刘


正式工人数少可以理解,什么单位都是领导占少数。但是正式工比临时工工资高太多就不正常了。

协管员到手工资1400,正式工到手3500,还不算年终13个月工资。正式工工资是临时工2倍还拐弯,我认为二者工资比为1 : 0.8才可以接受。

临时工是劳动合同,正式工是聘用合同,二者计算工资的方式都不相同。想要同工同酬在劳动合同上也必须打破双轨制,全部统一为聘用合同,否则同工同酬永远不可能实现。


阿国聊球


同工同酬本身没有错。但是具体分析就不对了,啥叫同工?别看做一样的工作,用功真不一样!比如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工作经历的人,弄同样题目的调研,有的人两小时就交差了,有的人亲自下基层,测数据……两周才交差!你能说这是同工吗?但是有的领导看起来,两周的,不一定比两个小时的弄的好。这么说?还有的,比方说同样教初一的数学,有个有关系的初中都没毕业,初中数学成绩勉强及格的代课老师,有个普通本科毕业(因学费低)的数学高材生,都是认真教学。但那层次不一样,理解就不一样,所以效果就不一样,怎么鉴定是同工?不要因为都是教初一的数学就是同工吧!所以,所谓的同工就是伪命题!当然,就是研究生吊儿郎当,有的也不如专科毕业教的实际效果好,你怎样鉴别是同工?


沉吟至今35555547


凡事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都是正常的现象。为什么一些单位临时工会比正式工多呢?

1.编制原因。一个单位的编制总数是有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工作事务增加,编制却没有增加,只能通过聘用编外人员的方式解决人员紧张问题。

2.经费原因。支付临时工的工资没有支付正式工的高,减少了单位或财政的负担。

3.管理原因。有些工作,临时工出面反而好做,正式工做起来反而有所顾虑。

那是不是应该同工同酬呢?其实,同工同酬反而有新的不公平。

1.进人渠道不同。正式工一般都是通过公开招聘、公开考录进来的,临时工则是有点关系都可以弄进来,即使是通过招聘,程序也是相当不规范,随意性很强,而且几乎没有竞争力。

2.管理方式不同。临时工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属于劳动管理,适用于劳动法,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则不适用于劳动法。如试用期时间都不相同。

3.工作能力不同。从认知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看,临时工略逊于正式工,当然什么都有特殊,但能力突出的临时工待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看法,以便共同学习提高。


隆雄谈职场


很正常,这是很多单位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特别是一些担负执勤执法任务的单位,临时工的比例甚至要多出正式工很多倍,就像很多基层的派出所一样,可能就是所长指导员两个正式工带着一群辅警在开展工作。还有那些大量的交警辅警、城管执法等,活跃在执勤一线的临时工占据了绝大多数。

现在各地对编制控制都非常严格,总体编制是不能随意突破的,如果遇到人手不够的时候,可以采取社会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招人,但就是不能随意的设编设岗,这是一个基本的编制原则,不能破。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单位数百人,但实际上的在编人员,可能也就几十个。我以前在某机关工作时,在编备案的不到一百人,但实际上杂七杂八加起来近五百人。

至于同工同酬,是不可能。除非编制全部取消,如果编内和编外现象存在一天,那么就不可能存在同工同酬。很多单位现在的合同工都是自筹资金发放,如果一旦要求同工同酬,在财政不供养的前提下,单位自行负担压力巨大,恐怕都发不下来工资的。

另外,同工同酬的话,别人不说中,你在编的同事就会第一个出来反对,人家好不容易进了编制,你一句同工同酬就要享受同等待遇,这个心理上的落差会让他们感到不平等的。


元芳有看法


同工不同酬在我国一般都发生在劳务派遣人员上,而曾经某些企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占比达到70%左右,这种情况当然不正常。

劳务派遣的本质,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和实际的用工、管理的分离。实行劳务派遣后,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务协议》,用工单位与派遣人员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

在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和通信、金融、石油等领域的国企中,都曾经大量出现劳务派遣人员的身影,曾经有不少单位一半以上的人员都是劳务派遣人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解决编制的不足

编制算是我国比较特色的一种东西,它的本意是为了控制人员数量,避免各级单位招聘过多的人员,浪费人力物力。但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对政府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各地的编制数量并没有增加,于是为了解决工作上的人员不足,各级政府部门都招聘了大量的编外人员,其中大多数都是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

二、减少用人成本

劳务派遣员工虽然工作内容和正式员工一样,在工作强度上并不比正式员工低,但是单位需要付出的工资和福利等方面却远远少于正式员工,于是很多单位都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劳动力成本。

三、方便人员管理

实行劳务派遣管理,对于用人单位的人员管理更加便捷方便,因为用人单位与派遣员工并没有直接关系,派遣员工是通过派遣公司统一协调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直接与派遣员工发生不必要的人事纠纷。

劳务派遣中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权等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2014年国家发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t回应了劳务派遣工的同工同酬待遇、“虚假外包”违法派遣等问题,特别是规定中明确了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比例不得超过总员工数的10%,

消除了一些单位正式工人数没临时工多的问题。

虽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对于劳务派遣的规定会越加完善,但仅希望依靠法律短时间内是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劳务派遣人员还是需要自强、自立,通过重新择业的方式摆脱劳务派遣的身份。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这样的事很正常,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就拿建筑施工企业举个例子吧,过去一个国有建筑施工单位,员工多的达二、三千人,少了也有一千多人。各管理部门、工种配备相对比较齐全,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企业改正以后,人员进行了分流,身份进行了置换。符合用工条件的员工都进入了劳务公司,按照原来的工种,编制了成建制的施工队伍。

总公司承接工程以后,临时组建了施工项目部,从项目经理到施工员、技术员、材料员,安全员、等等,最多不超过10个人。而施工人员则是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施工流程进行作业的。工程量大时,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每个工班就有六七十人,甚至达到100多人。

现在管理层大部分都是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员,少儿精,人员相对固定。这部分人大多数都是与建筑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施工人员都是流水作业,以单项工种施工为主,梯队式的向前推进,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用工单位对农民工执行的是议价工资,其他福利和社保都没有。

施工项目部只和开发商、包工头发生工作关系,不涉及施工队伍人员的使用与管理。所以,单位的正式员工少,临时工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老大11


编制是用人单位要保证机构正常运作所设置的人员统称。领导也好,普通正式工也好,他都可以称为编制。

我们知道,编制是需要钱的。当一个用人单位需要干的活多了,他就必须要增加编制。可是,没有钱怎么办呢?就只能在不给编制的情况下请人来干活。

这就造成一个普遍现象:活是给你干了,可是没有编制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用人单位可能涉嫌违反《劳动法》当中“同工同酬”的规定。

那么,用人单位怎么把这种违法的风险推卸掉呢?没错,就是找派遣公司,让派遣公司来承担违法的风险。那也就是说,临时工拿着正式工1/5的工资,被正式工侮辱残害和歧视,这些锅都是由派遣公司来背。

实际上,很多的临时工,干的都是正式工的活,而且是一个临时工干三个正式工的活,有某部门的网友给我留言,说他工作了十几年,还是一个临时工,他从事的却是主营业务的工作,每天被正式工辱骂,眼睁睁的看着正式工逢年过节拿很多的福利,还有正常的休假,正式工有儿有女,有房有车,主业副业两开花,临时工什么都没有,只是拖着年老的躯体等退休,何等的悲壮?

可是有时候我们也要想想,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如果用人单位能够给出足够的预算,避免在不该使用临时工的岗位使用临时工,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人间悲剧。退一万步说,也是为了更好的践行《劳动法》。

至于已经做了10多年的临时工如何妥善安置?是承认他们,还是把他们推向另一个深渊?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


梦里澜涛


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问问,是谁逼着你们来政府部门当临时工的吗?你们可以学技术到高薪企业赚大钱为啥要来当临时工?现在政府部门临时工都是啥情况你们自己不知道吗?基本都以中学毕业和中专毕业生为主,不想上学不求上进,去企业没本事去工厂或去当兵又嫌累,找点关系也不用参加国考省考就直接进政府部门来上班了,说是同工不同酬每天报的审批检查什么的你们有签字权吗?谁签字谁担责,我们每天都对自己审批的东西成天提心吊胆就怕哪项工作疏漏了责任全是自己的,做过的工作每天要检查好几遍,你们有过这种焦虑吗?正式工基本上都是学校中学习不错的,经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拼杀过来的,即使不算精英也算人群金字塔中比较高水平的了。而临时工基本是在学校不求上进,出了校门又吃不了苦的,绝大多数属于中下水平。如果这两种人待遇公平了,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孟特帅


单位临时工比正式工多这一现场普遍存在,正常不正常不能一概而论,情况各个不相同。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一现象,体制的原因,同样是某系统自收自支国有事业单位,各省情况不一,有的就是正式职工多,有的就是临时工多,而这一现象从成立开始持续到现在。

从一开始的代表工,临时工,到协议工,合同工到现在统称:编外用工(其实是合同工),工资正式工的二分之一左右,保险比例不一,种类也不全。明显的不合理,只能寄希望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实现同工回酬的梦想。

有的单位情况特殊,需要补充季节性用工,这种觉得还应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