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有些父母以整理房间为借口,不顾孩子隐私,翻孩子东西?

891536008


怎么看待有些父母以整理房间为借口,不顾孩子隐私,翻孩子东西?这个问题通常发生在正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家庭。父母美其名曰“防止孩子干坏事”。为了更好地监督孩子,父母会以整理房间为由或者以送吃的为借口,对孩子当时的行为进行检查。

有这样一位母亲,自己是幼儿教师,家里有个14岁的儿子。这位母亲经常以送水果为名去探查孩子在做什么,孩子很无语。每次送水果,水果盘上的每个削过皮的水果都要插上牙签,“宝宝,来吃水果了”。对!就是这个称呼!宝宝这个词,也许孩子都习惯了,是不是现在好多父母都这样称呼孩子呢?面对这一切,孩子既羞涩又紧张,但只能接受。

这位母亲在和孩子说话时,眼神不断地巡视孩子旁边的抽屉和电脑,很想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正处于青春期且有写日记习惯的孩子,哪个孩子的日记本没有被家长偷偷看过?更有甚者,家长还问孩子日记中有关内容是否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儿!可笑至极不?!孩子除了内心表示愤怒之外,还能咋样?很多爱写日记的孩子,从此不再写日记了,甚者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strong>孩子更需要被尊重

有一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殊不知,孩子从出生到成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作为父母,需要避讳的地方很多。比如:不要跟异性子女过于亲昵;不要在异性子女面前穿着过于暴露;进孩子房间,需要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不要把父母认为正确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这些就是对青春期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孩子不是父母的大玩具,也不是父母豢养的宠物。有些父母经常感叹: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孩子,这不公平!尊重是相互的。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加上父母的耐心教导,并时刻注意言传身教,孩子更容易教育好。

孩子需要隐私空间

众所周知,隐私是需要被尊重的,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在家庭里也如此。处于学龄期的孩子,家长应当保护孩子的隐私不受侵犯。给孩子独立的房间,可以上锁的书桌,不拆看孩子的信件、日记,不随意触碰孩子的物品等。

有些父母,打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去侵犯孩子的隐私。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害了孩子,只会给青春期孩子的心灵蒙上沉重的阴影。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敏感、自尊,很难忍受别人的误解和偏见。父母应主动去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多创造家庭内部的民主、和谐而又温馨的氛围。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为他人所知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内容,这是孩子逐渐成熟的表现,属正常现象。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应特别注重平时与孩子的交流,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与隐私的基础上,平等对话,情感交流,循循善诱,孩子会主动向最亲近的父母敞开心扉。孩子的隐私得到充分尊重后,孩子更愿意主动跟父母吐露心声。也许这是避免此类矛盾的最好办法。

家长与孩子适当保持距离

“保持适当距离,才是真爱”。有一则网传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两只刺猬如果挨得过紧,就会彼此伤害到对方,如果保持合适的距离,大家都舒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家长对孩子的关怀要适度,如果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对待大孩子,孩子不仅不感恩,而且还会反感。更有甚者,会弑父弑母。

最近疯传的北大学生弑母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案犯在几年前的一篇网文中曾经提到:

“她把好的一面留给别人,把坏的一面带回家,她说过,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除非杀了我,受够了,真的受够了,所谓最深的爱也是最深的恨。死就死吧,谁都别想好过。”

“爱之深,责之切”。请那些不懂教育的父母不要再拿这句话来替自己解脱了。类似北大学子弑母案这样的悲剧难道发生的还少吗?仔细想想,那些妈宝男,该跟孩子分床不分床,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时候,都是由父母包办代替,诸如此类的事情做的多了,该放手时不放手,这个家庭离悲剧也就不远了。

请那些以整理房间为借口,不顾孩子隐私,乱翻孩子东西的父母,请早点惊醒吧!有尊重,就没有伤害。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愿父母们“以恕己之心恕人”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孩子。他不仅仅是你的孩子,也是你的朋友,同样也需要被尊重。爱孩子,请给孩子多一些尊重,给他应有的隐私空间。这样,就会少一些彼此间的伤害,多一分家庭和谐,社会才会更安定。


彬彬乐学


我已经成年好久好久了,手机经常被某人翻看,经常被问及去哪干什么之类的。我不介意,或许会尴尬,但没有隐私被刺探、窥破的恼怒,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爱”!

当我们年少时,某人可能会是父母、师长……

当我们成家后,某人可能会是爱人、孩子……

最可怕的是没有人过问你的生活,没人关心你做过什么,正在干嘛,将来是怎么打算的……

被家人监护是幸福的,生活中满是坎坷,遍布荆棘,他们只是不想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尊重家人,尊重自己,且行且珍惜!



补丁驿站


既然是孩子,就属于未成年人,在家父母就有监管教育的义务。不管是父母也好,老师也罢,对孩子的监管教育初心都是好的,只不过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每个人都有隐私,每个人都有秘密,我们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私人空间,孩子也不例外。

每个家庭都不相同,每个孩子个性、习惯等也存在千差万别,我们应该结合孩子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比如有的孩子性格开朗,什么事都愿意和大人交流分享,这部分孩子较好管理,也没有多大隐私;有的孩子性格孤僻,把什么事都装在心底,不愿意和家长老师交流,班上的好朋友也没几个,这部分孩子内心无法倾诉,私下会找方式表达,如画画、日记等;也有一部分是家庭原因造成的,父母感情或其他不太和谐的因素引起孩子的对立反感,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

父母借整理房间去翻孩子的东西,我想既然是借,也不是每天每时都借,这是有目的的。可能父母发现了孩子近段时间表现的异样,平时活泼开朗逐渐沉默了啊,一放学回家就钻进房间不愿出来啊,与父母交流总是躲闪走神啊等等,那么,父母作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借故翻翻孩子的物品不但可以理解,而且很有必要。

我们都知道,孩子未成年,遇到挫折无法采取积极的方法去处理,这就要求做父母的给孩子做好坚强的后盾。当父母发现孩子异常而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了解的时候,我还赞成用恰当的方式去看看他们的私人物品,防患于未然。我们现在有的孩子容易走极端,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不能正确面对,或者被人欺侮了忍气吞声,这些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在心理上造成巨大阴影,使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失去意义,这些都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造成很大影响,最可怕的是极个别的会选择结束生命。等到造成事实,父母才在整理孩子遗物时发现,悔恨终生。试想,如果父母或者其他人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采取积极的方法引导孩子,同时制止不正当的行为发生,那结果又会怎样呢。在新闻媒体上时不时的听到有对孩子性侵事件,其实等到父母发现,等到公安机关立案侦察,这种事已经不止发生一次、不止于一人了。难道这些孩子遭受了这么大的侵害会一点反常都没有,所以作为父母,随时要与孩子谈心,随时要注意孩子的表现,有时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去了解孩子也是必须的。

以上这些说得有点过了,但是,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真心希望家长在获取孩子的秘密或者在获取秘密的过程中被发现,能够保持理智,多与他人沟通,争取老师的配合,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想出切实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与孩子同苦同乐,一同成长。

当然,我们更希望每个孩子的秘密都是美好的,心中的小太阳永远是灿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