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一二線成交量都在上漲,樓市“小陽春”來了沒?

一二線成交量都在上漲,樓市“小陽春”來了沒?

分析人士認為,此輪升溫主要是季節性因素所致,無論成交水平還是增幅,都不存在過熱現象。

剛剛過去的3月,春暖花開,樓市升溫。被調控壓抑了許久的房地產市場,似乎又出現反彈的局面。

中原地產的統計顯示,2019年3月,佔據市場主體的北京二手房,共實現16051套的交易量,環比上漲163.5%,同比增長43.9%。這一數據還創下了最近10個月以來的新高。新房市場的成交量同樣明顯增長。

一二线成交量都在上涨,楼市“小阳春”来了没?

圖: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月度走勢及同環比變化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該機構發佈的另一組數據還顯示,在上海、廣州、深圳,3月二手房和新房的交易量均有不同幅度上漲。其中,三地新房成交面積環比漲幅均超過100%,同比也有接近50%的漲幅。

二線城市方面,中原地產統計的二線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量平均環比上漲82%,同比上漲30%。其中,大連、南京升幅較大,分別達286%和259%;溫州和南寧升幅較小,未超兩成。

相比之下,三四線城市的交易量出現普遍下降,同比降幅多在20%上下。

儘管數量眾多的三四線城市構成了中國樓市的巨大“長尾”,但由於一二線城市具有龐大的單城體量,且通常是市場趨勢的引領者,因此其變化更受關注。

由於發生在春節後的3月,因此此輪一二線城市的樓市升溫,也被視為今年“小陽春”的起點。

按照慣例,“小陽春”通常意味著房地產市場在春季(多為3月-5月)出現的明顯回暖,往往被視為市場整體升溫的一種信號。但事實果真如此?

以北京市場為例,按照貝殼研究院的觀點,這輪市場的升溫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導致。從歷史數據來看,每年春節後市場均出現回升,今年也不例外。通過歷史對比可以發現,今年3月成交環比增幅與2018年同期相當,但與2015-2016年市場較熱時相比,回升力度仍然相對溫和。

此外,“從絕對量來看,當前成交水平處歷史中等水平,市場不存在過熱跡象。”

價格方面,貝殼研究院統計的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為6142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5%。其中原因在於,中心城四區成交佔比環比提升2.5個百分點。因此,“若剔除結構性原因,3月均價漲幅在歷史週期中不大”。

而且在一季度的的調價行為中,仍有近8成對業主下調報價。

一二线成交量都在上涨,楼市“小阳春”来了没?

圖: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月度走勢及同環比變化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實際上,3月的後兩週,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已經出現回落,二手房成交價格也隨之下降。按照貝殼研究院的觀點,未來成交量能否繼續攀升還是未知數,且房價上漲的勢頭恐怕也難以持續。

今年春節後,無論北京的新房還是二手房,供應水平都在提升,且限競房的大量入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需求的釋放。但由於調控政策仍然嚴厲,這種釋放的幅度恐怕仍然有限。

貝殼研究院指出,今年3月,北京二手房平均成交週期為79.2天,環比微降,但仍處歷史高位,說明市場成交節奏緩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此輪一二線城市的升溫,既源於長期壓抑的需求的釋放,又與近期部分城市鬆綁戶籍等政策有關。但總體來看,這些城市的升溫幅度十分有限,絕對成交水平也不高,市場仍處於平穩運行的區間內。

他指出,本輪房地產調控已經持續了兩年多,政策累加效果明顯。3月以來,調控頻率有所下降,但並不意味著政策基調發生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樓市大幅升溫的基礎並不存在。因此,“小陽春”能否持續,還存在很大的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