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愛美女護士剪短長髮和患者“話療”到呼吸費力

愛美女護士剪短長髮和患者“話療”到呼吸費力

“醫護人員有兩樣東西用來治病,一是藥物,二是語言,護理對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我要用溫暖的語言給他們戰勝疾病的動力”。楊斯涵,1989年出生,現為盤錦市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護士、盤錦市第三批馳援湖北醫療隊成員。

遼瀋晚報記者瞭解到,當醫院提出要馳援武漢時,她第一時間報名,並3次遞交請戰書,強烈要求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同時,她也向黨組織鄭重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說:“我也要像一名黨員那樣,在危機時刻衝鋒在前。”

到達武漢後,楊斯涵被派往雷神山醫院七病區,為了工作方便,她將自己的長髮剪短,並且將耳緣上1釐米以下的頭髮全部都剃掉。這樣的造型會讓她的模樣變得有些“怪”,但她沒有絲毫的猶豫,為了與病毒戰鬥,為了更多人的健康,甘願付出。

在雷神山醫院,楊斯涵每天都要穿著隔離服穿梭在各個病區之間,從穿上隔離服進入病區,到脫下隔離服交接完工作走出病區,至少要10個小時。這期間,她為了減少防護用具的消耗,都是穿著紙尿褲,從穿上隔離服起就不吃不喝,避免去衛生間,因為每次脫下的隔離服就不能再用。10多個小時的負重工作,她捂得全身溼透,臉頰和額頭上都是防護用具勒的血印。

“我發現很多病人容易對疾病產生焦慮,這樣的情緒對戰勝疾病沒有任何好處,要讓患者樹立必勝的信心”,楊斯涵說,一位患者是18歲的小女孩,由於持續發燒,情緒不是很好,也一直沒有精神,楊斯涵就經常跟她聊天、談心,做思想工作,在她的精心護理和開導下,小女孩病情好轉了,心情也開朗起來。

區裡還有一名患者,自從生病以來瘦了30斤,食慾非常不好,病痛導致他吃東西非常費力,瞭解情況後,楊斯涵從隔離區為患者找到了牛奶、乳酸菌飲品和一些小蛋糕,還經常用嘮家常的方式鼓勵他戰勝疾病……

就這樣,楊斯涵每天除了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外,還要與患者做著情緒上的溝通,由於戴著口罩和防護面罩“話療”時間過長,她明顯感到呼吸費力,但她都是緩解一會兒、恢復呼吸順暢後,又再一次進入病區安撫患者。

楊斯涵告訴遼瀋晚報記者;這些都是她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應該做的,她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遼瀋晚報記者徐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