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電影《老師好》有哪個地方不夠完美?

風起天易變


有些電影就是用來早知道是這樣,還是會看,還是會哭的。就像安靜騎上自行車的那一瞬間,就知道最美的最美已經開始隕落,這是電影的藝術設計,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時光裡,大家共有的橋段。在這樣故事裡每個人都是主角,不是大合唱也會跑調的她,就是裝作玩世不恭的他,還有或搞笑或嚴厲,還有點兒可愛的他(她)們。

《老師·好》以80年代一所區域重點中學教育教學為背景,以班級裡某學生30年後回憶的口吻,講述了他們上學時期的班主任苗婉秋和學生們鬥智鬥勇的故事。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苗婉秋(人送外號苗霸天)與三班的學生們從高一走向高三,生命裡普通的再不過的三年,卻是彼此一生中最激盪人心的歲月。

就電影的製作工藝來說,這部電影本身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看點,但張欒導演關於這部影片的藝術就在於情感牌面的運用,既然這注定不是一部大場面大製作的大鉅製,索性拋卻所有的在外束縛,果斷地應用深邃的情感來表達電影的主題。這個招式很危險,但是無疑也是一套致命的殺招兒,無論是苗婉秋對學生們嚴苛的愛,還是安靜,小乙,婷婷關於懵懂愛情最初的印記,亦或是畢業時再不能割捨的師生情,都是青春這道命題的解題法門。

電影從劇情到拍攝角度,有太多的不完美,所以造就了太多的遺憾。卻也正是這種遺憾讓我們看到了真實,以前的以前,那時候還小的我們,哪能想到自己就是電影裡主角,後來的後來,現在長大了的我們,才知道成長的過程中有那麼多的遺憾,就像那句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卻永遠不會再提及的“我喜歡你”。故事以喜劇的套路解析著悲劇的真相。曾經我們也在巧克力糖果的敦促下加緊時間再學一點兒,那時的我們也有一個北大夢。可是,夢醒了也就碎了,還要被分崩離析的碎片扎的生疼,最後也只能在不同的選擇裡回憶青春。影片之所以催淚,就是它真實的能在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李海燕還沒來得及顯擺的捲髮,關婷婷漂亮的口紅,劉昊的小賣部,王海包裹著封皮的金庸小說,洛小乙的放湯不羈,安靜的學霸體質……一切的一切,真實的讓人誤會我們在同一個青春裡度過每一天,所以,落下的每一滴淚水不僅僅是因為影片人物命運的起承轉合,更有我們自己想要表達的懷念。








騰越影視


結局並沒有講,最後每個人都怎麼樣了!


二月渡江


其實這部電影真真的不錯,如果要說不完美,一是,安靜出車禍,導致無法考上北大;二是,結局個人認為有些草草了事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