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亞洲第一的北大,是怎麼把出入妓院的學生,推向人生高峰的?



朱光潛曾經說過:“人一半石外力造成的,一半也是自己造成的”。

歷史上的北大,就曾經把那些無心學術研究,光想著做官發財,甚至出入八大胡同等地的妓院的師生們,給徹底改變了。


那是北京大學還不叫北大

北京大學的稱謂是在民國時期起的。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之後,清朝政府亡了,中華民國政府接管了一切的事務。也正是在第二年5月,把原來“京師大學堂”的名字改成了現如今的北大。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北京大學的歷史是悠久的。追溯京師大學堂的前身,就要穿越到光緒十四年6月11日,當時還是皇帝的光緒頒佈了一個改變了歷史卻沒有改變他自己命運的一個重大文件——《明定國是詔》,從此,清朝統治者開始了戊戌變法。

也正是在這份文件中,清朝政府明確提出了要創辦自己的西洋學校——京師大學堂。


亞洲第一的北大,是怎麼把出入妓院的學生,推向人生高峰的?

京師大學堂匾額


當時的京師大學堂秉承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學理念,中國人許景澄任中學總教習,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任西學總教習。

到了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了,京師大學堂被破壞,這一年8月份,慈禧太后下令停辦京師大學堂,八國聯軍進入了北京後,也把京師大學堂破壞了一番。

到了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了,本以為京師大學堂也會隨著清朝一起塵封在歷史裡,但事實上,北大的歷史才剛剛開始。


貴族氣的北大被他整成了教育界的希望

1912年,民國政府可能是出於振興教育的考慮,從清朝手裡接過來了京師大學堂,並給它改了一個現代化的名字——北京大學。

嚴復,成了北京大學的第一任校長。

第一任往往是不好乾的,嚴復也差點把北大砸在自己手裡。那時候的民國政府以“成績未著”、“各方不滿”為理由,要結束北京大學。嚴復也不甘示弱,作了《論北京大學校不可停辦說帖》,並發動宣傳,呼籲大家支持北大辦學。最終,政府看北大氣相未絕,打算再等等,就收回了命令。到最後,嚴復還是辭去了校長職務,據說是因為派系鬥爭太嚴重。

這時候的北大正在風雨飄搖當中,急需要一位像普京大帝那樣的力量型的人物出現。

歷史選擇了蔡元培。


亞洲第一的北大,是怎麼把出入妓院的學生,推向人生高峰的?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北大也開始了一場又一場影響教育界的改革。

蔡元培不在乎授課教師“有沒有辮子”,只要有能力,就可以上。

為此,他辭退了一不批稱職的中國、外國教師,聘請了陳獨秀、夏元瑮分別出任文科、理科學長,聘請胡適、李大釗、魯迅、劉半農、梁漱溟、李四光、王星拱、顏任光、鍾觀光、任鴻雋、李書華、丁西林、馬寅初、陶孟和、陳啟修、王世傑等到北大任教。

在這段時間,在北京大學任教的著名學者還有黃節、吳梅、劉文典、陳垣、馬裕藻、沈兼士、朱希祖、馬衡、康心孚等。對有學術造詣、政治上守舊的辜鴻銘、劉師培、黃侃等人,蔡元培也用其所長。

此外,蔡元培也虛心學習國外的教學理念。他效仿德國大學的管理制度,在北大推行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亞洲第一的北大,是怎麼把出入妓院的學生,推向人生高峰的?

毛澤東題寫的北京大學校名


一系列的改革把北大遺留的貴族氣息徹底消滅了,北大校園也充滿了更多年輕的氣息。

這也是為什麼,北大成了新文化運動的根據地的原因。

如此自由、民主的校園,如此充滿生機和活力課堂,怎麼可能還讓人滿肚子牢騷,坐吃等死呢?


北大給人的力量在於活力和自信

北大從一個大少爺們聚會的地方,到現在的世界名校,不知改變了多少人的歲月和青春記憶。

當蔡元培主張學術爭鳴的時候,那些闊少爺會被新學的思想所吸引,而那些迂腐的舊官僚的子女又感嘆到白話文的有趣。

當時的北大給人一種潮流,一切都是新鮮的,沒聽說過的,這種為了自己觀點的交鋒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曾沉醉在四書五經升官發財道路上的年輕人。

也希望,這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文化,充斥在每一個人的大學時光裡。


亞洲第一的北大,是怎麼把出入妓院的學生,推向人生高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