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康熙珐琅彩官窑人物上面的金是真的吗?有何依据?

用户姓名胡来兵


康熙珐琅彩没有画人物的,即使有上面所用金一定是真金,所谓老金。


岭南闲客


清代官办造办处珐瑯彩一定是真金、年久也不失色、金光闪闪、如果有损或缺失、你只要用放大镜观察残留表层仍然有纯金遗迹。








谢大康


你好,早期的金基本都是真的。依据很简单,没有替代品。化学金之类的还没出现,而且别说是官窑,民窑有描金的也是纯金。用量很小,描金要比铜器上的鎏金用量小不少,所以对于瓷器不会造成太大的陈本压力。反而很多彩料相当昂贵!



收藏游天下


珐琅彩是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t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t乾隆以后少有制作。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t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t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t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t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t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t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珐琅彩工艺极其讲究,选胎要求胎壁极薄,画工要求均匀规整,图案色彩搭配要求结合紧密,胎质施釉要求极细,釉色极白,而且釉表面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因此要使珐琅彩“白璧无瑕”其工艺可见复杂。珐琅彩瓷属于专供皇帝和皇后玩赏的艺术珍品,所用瓷胎均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致使珐琅彩瓷器成为清代瓷器中最为名贵的品种。

康熙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也有写生花卉。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构图上是对称而规矩的图案,花大叶大,内容简单。康熙珐琅彩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色彩和绘画都在器物外面,内壁洁白。施色匀净。如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是当时的宫庭御用瓷器,碗口敞开,深弧壁,底圈足。内施白釉,外壁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装饰。足内也是施白釉,有胭脂彩双方栏“康熙御制”图章式款。此碗在宝石蓝底色的衬托下,以紫红、金黄、草绿色绘就的缠枝牡丹显得格外娇美,具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的典型特征。





傅老师古玩鉴定


清代康熙朝不仅从欧洲引进了洋彩,而且对传统古彩工艺也进行了革新。景德镇陶瓷艺人在总结传统制备彩料工艺的基础上,又创制出许多新的彩料品种。他们在此基础上,尝试着把金箔制成金粉,再加入氧化铅用以降低黄金熔点,终于制作出了"本金"。直到这时,金彩工艺才真正属于陶瓷彩烧工艺的一部分。其操作过程是:

(1)擂金粉。将金箔放在瓷质擂金盘内加入适量水,加温到40℃左右,用手在盘内不断研擂,使其变成金粉,再用1200目筛箩过细。

(2)以本金1分加入0.5%西赤置于调色碟内混合,然后加入树胶溶液5-6滴,调至金粉不起泡为宜。把调好颜色的碟子放在热水碗上烫干。宋代吉州窑黑釉金彩茶盏

(3)用描金笔沾水调金描绘纹饰。

(5)烧成后用玛瑙笔在金上刮出金色亮光来,或用细沙擦磨。

用本金制作金彩瓷器加工难度很大。首先用金不宜过厚,过厚则呈色灰暗,且易产生"脱衣"(即金色的脱落)现象。其次用金要一笔涂成,不要加填,否则也会影响呈色,引起"脱衣"。另外使用水分要适当,水分过少也会引起"脱衣"现象。冬季胶水易冰结,则用大蒜汁调匀金粉为宜。最后烧成温度不能过高,否则金呈色出玫瑰色或紫色,失去黄金的光泽。


阿杰瓷器收藏讲解


珐琅彩的烧造始于清康熙时代,彩料由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由景德镇御窑厂把素胎瓷器烧好后送至北京皇家造办处由专业的画师绘画后二次入窑烘烤制成,专供皇帝把玩和赏赐。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特点是大花大叶,很少有人物绘画,不知道提问者所说的人物描金是哪件具体器物?以前造办处所做的珐琅彩都有登记,有据可查。清政府倒台前后,有部分流出皇宫,流入民间。可以说,如果是康熙珐琅彩人物描金,哪金一定就是真金!

另外,提问者的问题中有“康熙珐琅彩官窑…”,其实不用这么说,凡是真正的康熙珐琅彩就一定是官窑,并且是官窑中的官窑,皇帝御用。

回答完毕。


泰山极顶456


清代官办造办处珐瑯彩当然是溜真金、年久也不失色、金光闪闪、如果有损或缺失、你只要用放大镜观察残留表层仍然有纯金遗迹。如果是化学合成金粉塗料,日子不会很久就会氧化成黑灰色、並生铜胎锈迹。


Han56458953


用玛瑙刀刮就知道了,越刮越亮


滚滚滚火方法反反复复


皇家专用敢用假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