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年国考仅剩一个月,现在备考还来得及吗?

黄周海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考生这样说:考试时间不够用,尤其是行测。知识点不难,难在我们掌握得不够熟练,申论本质上也不难,难在我们平时对时政热点积累不够,对国家政策的理论积累不够。

(一)了解考情和题型

行测考试共有五大题型,分别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申论考试分副省和地市两套试卷,大家可以初步对各题型有个直观了解,方便大家备考。

(二)系统学习,夯实基础

首先针对行测考试的常识部分,由于其考察点过多,过广。因此每天早上和晚上可以准备出一些时间对常识进行学习,需要大家每天循序渐进的进行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其次行测文和行测理的基础知识方面,在这里建议考生把半个月作为一个周期来夯实基础。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上午和下午学习不同的学科。在这段时间里把省考汇总常考查知识点和一些基本方法尽量全部掌握,这才是真正踏上了国考征程的第一步。

(三)专项提升,查漏补缺

在大致掌握知识点后,通过真题的学习,对常考的题型进行系统归纳,查漏补缺自己的知识库。

具体来说,首先针对文科方面:

1)在言语理解部分若想取得好的成绩,一定要将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同时要对重点词汇敏感,这都需要考生补充和积累常出现的高频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

2)在判断推理部分,要对逻辑关系的分析思路清晰,针对图形判断通过大量积累。

其次针对行测理科方面:

1)数量关系部分,由于数量关系考察的内容多,一些题目难度较大,解题时较费时的情况。我们更应在复习时,多学习一些典型题型诸如行程问题,容斥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提升解题速度。

2)资料分析方面。考生给自己定的资料分析的目标应至少答对16道题目以上。这就要求对于资料分析高频的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等考点熟练掌握。同时对计算的方法应该学会速算的技巧,才能在资料分析中给自己赢得胜算。

(四)题海,模考阶段

经过前三个阶段后,通过再次做历年真题,检验自己的速度和准确率。其次多参加模考,对自己的状态进行提升。同时通过模考找出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同时通过题海模考也会发现在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查缺补漏。


呈贡中公教育


目前,距离国考不到一个月,说实话要是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准备考试还是很难的不管任何都应该留够时间备考,现在要想的不是够不够再犹豫不决,如果有了想法就该全力以赴从当下开始科学备考,考试前30天是备考的黄金时期,想成功上岸,这个月应该如何进行备考呢?

第一阶段:国考感知期。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申论是什么,简而言之,我们考试就是为了取得一个高分,那就要先了解申论这张试卷。不难发现,申论题型很简单,翻来覆去就是5大题型,即为归纳概括、贯彻执行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申发论述。针对于非作文题目,申论本质即为“打点”,要从材料中找准关键得分点,思考本段材料的要点是什么,该要点与题干的关系是什么。针对作文题目,千古文章意为先,国考的立意是灵活、包容、多元的,确定原则要看题干与材料。因此,在前期各位考生要进行分题型分模块的练习,对于申论基本题型有所掌握。

第二阶段:全面提升期。

对于申论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做题上面,学习再多的技巧和理论,终究要落实到考试。我们需要做整套题目进行完整练习,作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时间作答,感受真正考试的氛围,提升解题能力,熟,才能生巧;练,才能出分数。与此同时,也不能丢了积累。可以说,文章写作是大家在复习中压力最大、进步最慢、内心最纠结的题型,大家不想写、不会写、不敢写。而国考作文综合文字能力非常重,这就需要我们要多看,多学,多积累。可以看一些社会热点话题,习近平系列讲话等内容,提高自己的写作文采。

第三阶段:短板突破期。

申论题目不能一味盲目的刷题,更重要的要进行善于总结,通过总结来做好知识点的巩固和融会贯通,如果缺少必要思考和沉淀的做题,不过是浪费时间。做完题目要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配合笔记内容,梳理知识点,反复学习,才能够对于申论有更深入的了解。申论考察的是能力,我们要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做到肚里有货,心里不慌。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期。

临近考试,建议大家不要再做过多新的题目,各位考生可以将做过的题目拿出来再次巩固,发现问题,进行查缺补漏。把之前做错的地方,再次翻看,对于不同的题型进行总结,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反思和收获。最后调整好心态,带着平常心去迎接国考。

各位考生,备战国考时不我待,抓紧最后2个月的时间,人的潜力是逼出来的,动力源于压力,内因决定外因,考试没有所谓的捷径,要做到真勤奋真付出,愿大家一举成公!


安阳中公教育


真正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要把悔恨留给自己。


白驹过隙欻欻欻


只要你想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我建议你现在就认真看书,同时在网上看视频学习,公务员考试考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多在这些方面下功夫,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