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宋江通过什么办法,获得水泊梁山大首领之位的?这对什么人有好处?

大马哈鱼12


宋江仗义疏财,在江湖上名望较高。但宋江的生平志愿是为国尽忠,青史留名,绝不甘于以草寇之名被后人评说。因此他在文、武均不长于他人的前提下,依靠机谋与江湖威望来聚拢人心,从而择机实现政治抱负与人生理想。晁盖死后,宋江居首的呼声最高,但他引而不发,实则为收服之前忠于晁盖的那部分首领做足准备。卢俊义上山、平了曾头市后,宋江就职。以吴用为首的文职人员和原朝廷较倚重的官员支持招安,这部分力量占据上风,话语权较重,最终依靠宋江,归附朝廷,脱了贼寇之名。


小城一片叶


宋江上梁山以后,首先分化了梁山队伍,孤立了山寨主晁盖。把晁盖身边的军师吴用拉拢过来,为己所用,使忠于晁盖的人只剩不足十人。

宋江为实现自己能咸鱼身重回朝庭作官,作足了语论准备。先是打出自己在社会上“及时雨”的这张名片,又喊出了准备招安的旗号。许多不得志又想曲线升官的朝庭军官也投到宋江麾下效力。宋江在梁山的势力己大大超过晁盖。当晁盖有所察觉时,己无力回天了。

宋江为架空晁盖,自己出尽了风头,社会只知梁山有宋江而不知晁盖。晁盖为挽回颓势,冒然去攻打曾头市,结果正中宋江下怀。不明不白的中了史文恭的毒箭。临死也没弄明白咋回事,但对宋江的不相信是肯定的,所以只留下遗嘱,拿得史文恭者为山寨之主。把个宋江晾在了一边。

能捉住史文恭者梁山上大有人在,为什么选不在梁山的芦俊义呢?宋江着实又走了一步好戏。就是把梁山所有人员一律排除在外,谁的机会也不给。把芦俊义逼上梁山,让他做这个棋子,捉住了史文恭。宋江明知芦俊义坐不得这山寨主这把头号交椅,却假惺惺的把芦俊义扶上坐椅,纳头便拜今既捉得史文恭你当为山寨主!芦俊义瞟了一眼,只见一片冷眉怒视,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了!只好百般推辞並把宋江扶上第一把交椅,众好汉心领神会,众人纳头齐拜梁山新寨主,宋江顺水推舟就

坐上头号宝坐。开始了他的招安之旅。至于对什么人有好处,首先是朝堂天子,其次是那些想曲线升官的人了,后来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用户李森


宋江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阴谋家的角色,他纯属靠玩手段、耍阴谋当上梁山大首领的。

宋江在逼上梁山后,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他逐步将晁盖架空,大事小事不让晁盖过问,名曰惜护首领。让晁盖成为名义首领,自已确为实际当家人。

宋江打着晁盖的旗号,到处招降纳叛,收集人才为他所用。他到处散钱,资助好汉,使他“急公好义”的名声深入人心。他总送顺手人情,让人觉得他是“及时雨”,比如:当晁盖要斩杨雄和石秀时,是他宋江出面保下来的。

在晁盖死后,宋江想当上大首领,但他深知自己是“手无寸箭之功,身无搏鸡之力”想当寨主恐怕难已服众。如是,他先费尽心机地逼来卢俊义入伙,后又到处吹风说自已有九天玄女所授三卷天书,打着神仙的旗号来让众人听令。经过一系列神操作后,宋江的阴谋终于得逞。

宋江当上大首领,给少数人带来了好处,这些得好处的人上梁山之前都是朝庭命官,或是大富豪,上梁山是迫不得已。他们人在梁山,心向朝庭,时刻都梦想再出山做官、发财。这些人的代表有卢俊义、呼延灼、关胜、林冲等将领。他们积极地将宋江扶上大首领宝座,又积极地拥护宋江的接受招安的主张。

最终梁山大业断送在新首领宋江的手中,成为历史悲剧。


晓岸漫步2018


晁盖劫了生辰纲去梁山落草,他火并了原梁山之主王伦,成了梁山的大首领。因为宋江对晁盖有恩,再加上他在江湖上名气挺大(人称及时雨),所以宋江上了梁山即当了二把手。那么宋江是通过什么办法,获得水泊梁山大首领之位的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过程:

一、宋江先架空晁盖。

宋江上梁山以后,直接做了第二把交椅,凡是有带兵打仗的任务宋江都争着去。如果晁盖要去,宋江总是说:“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让小弟前去吧!”晁盖为人直率,没想其它的,所以就都让宋江去了。宋江就带上军师吴用及大部分头领去,结果打劫到很多钱粮,立了很大功,对宋江的另一个好处是收获了人心。总和宋江出去打仗的兄弟,时间久了,都成了宋江的心腹。打仗的过程中也收了许多好汉,这些人也成了宋江的小弟。都说功高震主,这时候宋江虽是二把手,但他实际上已经架空了一把手晁盖。

二、晁盖中毒箭身亡。

宋江这样干,时间长了晁盖也看出了一些端倪,心想:总让这小子出去不行啊,再这么下去兄弟们都拥护你,我不成了摆设了吗?于是晁盖决定亲自出马,去攻打曾头市。但是晁盖的命不好,在打曾头市时,中了史文恭的毒箭,结果回到梁山就死了。在临死前,晁盖交代了他的接班人人选。但出人意料的是,接班人不是宋江,而是谁捉住史文恭,谁就当梁山之主。很明显,晁盖不想让宋江当大首领(晁盖看出宋江有招安的打算,晁盖是不想招安的)。

三、本应卢俊义当大首领。

由于有晁盖的遗命,所以梁山大头领之位暂时空缺,只能由二把手宋江先“主持工作”。经过大家商议,要想攻破曾头市,打败史文恭,必须请出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军师吴用出了个损招儿,害得北京首富卢俊义家破人亡,无奈上了梁山。然后卢俊义攻打曾头市,活捉了史文恭。按照晁盖的交代,应该是卢俊义当梁山大首领。但卢俊义却不接受,实际是卢俊义不敢接,因为他初来乍到,其他众兄弟又基本都是宋江的心腹,他哪敢呢?

四、宋江和卢俊义做约定。

卢俊义不敢做大头领,如果宋江直接做第一把交椅,宋江觉得这样自己很没面子,于是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宋江和卢俊义约定,他们二人各领一支人马去打劫东平府和东昌府,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大首领。谁打哪个府抓阄儿决定,通过抓阄儿,宋江打东平府,卢俊义打东昌府。于是双方各领人马同时出发。宋江的运气就是好,他很快地拿下了东平府,可卢俊义那边却遇到了麻烦。东昌府的没羽箭张清的飞石功夫相当厉害,打败了众多梁山好汉。后来吴用使计才捉住张清,攻破东昌府。那么按事先约定,宋江先破的东平府,所以宋江还算是明正言顺地做了水泊梁山的头把交椅,卢俊义做第二把交椅。

宋江就是通过如上四个阶段,当了水泊梁山的大首领。那么他当上山寨之主,对什么人有好处呢?

我认为对梁山兄弟都没有好处。宋江当一把手后,实行了他的招安计划。招安后,朝廷派梁山人马去征讨大辽、田虎、王庆、方腊。结果征方腊胜利后,梁山一百零八将阵亡五十九人,剩下的人也基本没有好下场,被毒死的,自杀的,出家的,归隐的等等。

实际宋江当大头领,对一个人最有好处,那就是大宋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通过招安,利用梁山人马,通过“以毒攻毒”的方式,坐收渔人之利,最后又卸磨杀驴,他获得的利益不是最大吗?所以最有好处的人是宋徽宗。


博超讲堂


宋江之所以能获得梁山泊大首领之位,首先依靠的是他积累的名气名声,有宋江首次出场诗词为证:《临江仙》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侍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 济弱扶倾心慷慨,高明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宋江为地主乡绅出身,家有余财,经常接济落魄的江湖好汉,这些受他接济的江湖好汉,把他的事迹到处传播,也就成就了他仁义无双的好名声。这一点从小说中描写,后期比如拼命三郎石秀和病关索杨雄投靠梁山,就是奔着宋江的名声,同理二龙山、桃花山、清风寨等体系人马上梁山也是因为宋江的名声在外。

其次就是宋江精于权谋,或者说阴谋,一步一步架空晁盖。前面说了,二龙山清风寨等体系是因为宋江才投奔梁山的,而宋江因为提了反诗,在江州刑场要被砍头的时候,也是这些人劫法场救走了宋江,宋江因此才上梁山,所以宋江入伙之时,底下的势力便比晁盖大的多。当时最尴尬的是晁盖想要把首领之位让给宋江,宋江假仁假意推脱掉了,但是在座次排位上,他却又提出了新首领和旧首领各自坐在聚义厅的两边,这样晁盖的嫡系部下只有七星聚义的几人,吴用还经常倒向宋江一边,而其他人全都是新跟宋江上梁山的。打那以后,诸如三打祝家庄,宋江只要一说领兵出站,手下首领个个响应,而一打曾头市的时候,晁盖挂帅却没人响应,由此可见,晁盖已经大权旁落。

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就是不少人解读过,其实晁盖在曾头市中的暗箭就是宋江让花荣放的。

这一点晁盖可能也察觉到了,所以后来晁盖曾头市中箭,才立下遗嘱,擒拿史文功恭的人才能继承他的寨主之位,当梁山伯的大首领。因为他知道凭宋江三脚猫的功夫,肯定抓不到史文恭。但其实由于当时宋江已经牢牢掌握了梁山大权,所以无论谁捉到史文恭,这梁山泊大首领的位子都已经是宋江的囊中之物了。哪怕是天下无敌的卢俊义擒拿了史文恭,也只能屈居第二。究其原因,卢俊义手下只有一个浪子燕青听他的号令,而宋江手底下,都是他的嫡系,其他诸如王伦、晁盖的旧部,早就已经边缘化,在梁山没有话语权。这样一来,宋江便获得了梁山泊大首领之位。


王多肉爱吃肉


宋江

原不过是县政府里经办案牍、撰写文书的小人物,确切的说,还够不上品秩。然而在短短的几年,他转身一变,成为了师厅级高干。他的华丽转身,确实花了不少心思,除了从家里拿出不少老本广结良缘,还不时借助公务之便、私交之谊,放走违法犯罪的黑社会分子,甚至犯了命案也不忘用自我流放的方式来抬高身价、四处结交。久而久之,他的啃老出血、善待罪犯和假公济私,为自己塑造了呼保义、忠义黑三郎、及时雨之类的名号。

我们可以把梁山比作职场,从职场上位的角度,宋江可谓是一名善于打造自我品牌的策划师,一以贯之地行使假忠虚义的手段:欣然为采花贼王英说媒作伐,在率众杀死扈三娘的未婚夫后,再将美女强送给色鬼当老婆;为了得到秦明死心塌地地效忠,在间接害死秦氏发妻后,立马用密友花荣的妹妹为之续弦;利用李逵好赌的性格,要么提供赌资,要么计赚人头,让那个有些聪明的黑厮只能屈从……他赢得了一大批信徒顶礼膜拜、死命随从。虽然他只是副科级监狱长出身,但当他相中某一将来会对己有益的贤能杀手,不惜操作卑劣的潜规则,将徐宁、卢俊义、呼延灼、关胜等正规集团军军长、师长招至麾下。这些看似大仁大义却隐藏不少污点的义举,使这个美誉在外、忠义满身的家伙,有了让朝廷关注、百姓好评与江湖认同的资本。

马云:“梁山108将,合在一起的核心是替天行道,他们共同的价值观是江湖义气,兄弟为大,他们的愿景,遗憾,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愿景”。

因此,梁山“破产了”。

为什么是宋江?

在结合故事来分析,晁盖死了之后,在水泊梁山来说吗,最有声望,和最有义气来说就只有宋江一人了,之后的卢俊义,吴用等仅是花边绿叶衬托罢了。在集合上,能得大多数人认可的人也只有宋江,所以他被推举为众人之首无可非议。不是没有疑义只是太少,还有晁盖死之前可是有说法的,谁能给他报仇就是梁山之主。

因此,宋江当上了首领,前期义气最高,受众人拥戴;除去晁盖,名声最大;众好汉已义字为先,乐于拥护;宋江对朝廷愚忠,符合官方利益,乐得他管;宋江与人交好,政治资源丰富;宋江心思深沉,善于把控人心。这样的人,能当上首领,不觉得奇怪。

不过,这样的人,须进行防范,免受假仁假义之害。



醉城蛮疯


宋江的方法其实就一个字,“送”。

宋江能成为梁山的老大有两个原因:

1.道德形象。当时宋江在江湖好汉心中就是义的代表,不管认识不认识宋江的,听到及时雨宋江的名号,不尊敬他的就等于违反了江湖道义。

2.感情基础。不管是哪一位江湖好汉,开口闭口就是宋江哥哥,宋公明哥哥,自愿称弟,当老大那是众望所归。

其实,宋江的方法就是一个字,“送”。李逵喜欢赌钱,宋江就给李逵送赌资,送了两次共二十两;武松在柴进府上被冷落了,宋江就送关怀,给钱给物给名声;还有像秦明这种不愿上山的,想当官的就送招安。



小旺读书笔记


宋江的办法,可概括为三大手段

第一,不分良莠,广交朋友

上梁山之前,宋江本为郓城押司,不仅未认真执法,反而釆取各种手段,不分良莠,广交朋友,搏得了山东及时雨等美誉。他所交之人,有的如小旋风柴进、神行太保戴宗、行者武松、小李广花荣、黑旋风李逵等,均有较大权势或较好本领。有的如矮脚虎王英、催命判官李立、混江龙李俊、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等,占山为王、坐地称霸、动辄剜人心肝、抢人妻女。宋江上梁山之后,这些人也先后上山。除武松跟他有些若即若离之外,其他人都成了他的心腹。

第二,招降纳叛,扩充党羽

上梁山之后,宋江不仅将其江湖上的朋友通通收罗上山,且想方设法招降纳叛,扩充党羽。例如:凡抓到官军将佐,他总是纳头便拜,申述自己忠义之心,执意劝降。从黄信、秦明,到索超、关胜、呼延灼、韩滔、彭玘、宣赞、单廷贵、魏定国、董平、张清、等等,无不是这样收罗。又如,听到卢俊义名声,他与吳用商量,不惜设下毒计,将其诓骗上山。为了收买人心,他不惜牺牲他人利益和幸福,无所不用其极。例如:将花荣未出阁之妹,嫁给秦明作填房;将美丽且武艺超群的扈三娘,认为义妹,嫁给人渣王英为妻;将新上山的卢俊义,捧上梁山第二把交椅,位在吳用、公孙胜之上;将一大批新降将官,安上五虎将、八骠骑等称号,位在梁山元老刘唐、三阮、杜迁、宋万之前。

第三,排除异己,架空晁盖

晁盖开创梁山基业的基本力量,主要是应梦东溪村"七星聚义"的八个人。对这八个人,宋江采取了不同手段,分别对待。一是吳用,不知他用的何法(水浒传上语焉不详),将吳用从晁盖的基本盘,变成了他的心腹;二是刘唐、三阮和白胜,将其排挤得远离了梁山核心权位;三是公孙胜,虽然名义上是梁山四把手(坐过短时间第三把交椅,后因卢俊义上位,依序延后一个座次),实际上毫无实权,成了可有可无之人。被逼得中途短期请假、最后彻底脱离梁山队伍。四是晁盖,名义上是梁山大首领。但每次用兵,宋江都以"哥哥乃一山之主,岂可轻动"为由,夺了他的兵权。征战曾头市时,晁盖可能有所察觉,坚持自己领军,却不幸中了毒箭,英年早逝。很多读者怀疑,史文恭背了黑锅,毒箭乃宋江派人暗射。但此事《水浒传》没有言及,我们只能姑且存疑,难以釆信。不过宋江却是由此上位,成为了梁山名至实归的大首领。

宋江成为大首领后,梁山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新竖起了"替天行道"杏黄旗;被逼上梁山、造反求活路的起义路线,改为了造反为招安、求官走捷径的投降路线;投降求招安的声量日益增强,造反求活路的话语权日益:减弱。

因此,《水浒传》第75回,宋帝第一次招安,反对者需偷换御酒,反对才得以成功。

因此,《水浒传》第80回,招安之没能成功,是因为圣旨中有不赦宋江之意,宋江心腹花荣出面射杀了宣旨官。真正反招安者反而没有出头。

因此,《水浒传》第82回,宋帝第三次招安,反招安者无声无息,招安顺风顺水。

因此,《水浒传》第110回,三阮等反招安人物,不甘宋廷的非礼与不公,企图再扯反旗时,吳用轻轻几句话,就将再反意图压了下去。


跛翁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枪。上有父亲宋太公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自幼与同在郓城县东溪村的晁盖相熟。

  “生辰纲”事发后,观察何涛得到了消息,前来郓城县找到了宋江与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盖,宋江假意答应,却偷偷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一天·,被宋江救济过的阎婆来报答宋江,并在做媒的王婆撺掇下,把女儿阎婆惜嫁给了宋江作小妾。但宋江并不钟情于阎婆惜,因此阎婆惜与押司张文远渐渐勾搭成奸。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夜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只好留下书信和一条黄金,不料被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要信不回,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

  宋江杀人后,逃回家隐藏起来,后得好友朱仝私放,于是与弟弟宋清一起到了柴进庄先在柴进庄,在这里与武松结为了异姓兄弟, 孔家庄上的孔太公十分担心宋江安危,得知宋江在柴家庄后便把宋江接到了孔家庄去,宋江在孔家庄见孔家庄两位少庄主孔明、孔亮喜欢学习棍棒,便留下来指导,一天孔家庄抓到一个人,却是已经变装为行者的武松,宋江连忙救下,互相讲了近况并澄清了误会后,宋江决定与武松一起离开孔家庄,武松独自去了二龙山,而宋江决定前往清风寨投靠花荣,并于清风山结识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三位山寨头领,又救了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夫人。一天,宋江在清风寨观灯时遭知寨刘高之妻陷害入狱,花荣相救宋江也被镇三山黄信用计抓捕,黄信与刘高决定把宋江押送到青州。途中却被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三人劫走了宋江,杀死了刘高。黄信回到青州,其师傅霹雳火秦明性急想与徒弟报仇,结果被擒,于是宋江用计让秦明、黄信都入伙上山。宋江提议弃了清风寨投奔梁山,于路在对影山劝收吕方、郭盛,不期路遇石勇得宋江家书,原来是宋父为了骗宋江回家写书称自己已病逝。 于是宋江独自回家奔丧被擒,发配江州。

  宋江在发配途中被梁山人马所救,梁山众人让宋江落草,但宋江不愿并以死明志,众人无奈,梁山军师智多星吴用向宋江介绍了在江州的相识神行太保戴宗。宋江离开了梁山后,路过揭阳岭被催命判官李立用蒙汗药迷倒,得混江龙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所救。因在路上打赏了使棍棒的病大虫薛永, 宋江得罪了当地恶霸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二人追宋江等人。宋江等人逃跑时误上了船火儿张横的贼船,幸得李俊、童威、童猛三人及时来救,三人解释误会后,宋江在穆弘宅中与在揭阳岭遇上的人进行了小聚会。到达江州后,宋江广施人情,因此当地没有人不喜欢宋江。宋江在江州故意不给戴宗贿赂,引得戴宗坐不住亲自来找宋江。 由此宋江得以认识戴宗,一天戴宗与宋江饮酒,恰逢黑旋风李逵在闹事,因此戴宗将黑旋风李逵引荐给了宋江,李逵后来因为输掉了宋江借给他的钱又在赌场闹事,宋江和戴宗出现把事情摆平,三人去浔阳楼喝酒,期间李逵与当地船主人浪里白条张顺出了争执,李逵在水中被张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幸好宋江及时出现拿出张顺兄长张横的书信平息了误会,李逵二人和解。四人在喝酒时,李逵又不慎弄伤卖唱的宋玉娘, 宋江替李逵赔了钱。回到牢房后,宋江就病倒了。过了五七天,宋江病好了,想找好友们喝酒,可惜找不到。一个人闷闷不乐到了浔阳楼,加上酒醉,宋江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在墙上写上了一首诗,却被后来看到的黄文炳理解成反诗。于是蔡九知府便派人抓捕宋江,戴宗建议宋江装发疯。却被黄文炳识破,重刑之下宋江被迫认罪。于是戴宗唯有到梁山找帮手, 结果吴用的假书信计谋被识破,戴宗也因此被捕,在二人行刑将要被处决那天,梁山、揭阳、江州三路人马齐聚,劫走了宋江。二十九人在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宋江决定向黄文炳报仇,薛永推荐了熟知无为军情况的通臂猿侯健,于是宋江得以用计杀了黄文炳一家,并活捉了黄文炳。杀死黄文炳后,三路人马决定起程一起上梁山,途中宋江又收伏了摩云金翅欧鹏、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九尾龟陶宗旺四位好汉一同上梁山。上梁山后,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为晁盖之后。

  宋江上山后,担心父亲与弟弟受牵连,不顾众人反对亲自下山接父弟下山,却被埋伏已久的官军追捕。宋江躲进破庙,见到了九天玄女,得知自己星宿下凡,并从九天玄女手中得到了三卷天书。梦醒后,梁山好汉们及时赶到杀退官军,救走宋江一家。

  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被史文恭毒箭射死后,坐上第一把交椅,打退朝廷多次围剿后归顺朝廷。从此,梁山主事厅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以及天下八方十位节度使,并活捉高俅,梁山事业也发展到了鼎盛。

以前梁山每有新成员加入,都要重排一下座次,以定名份。如林冲火并王伦、花荣秦明等人上山,自宋江上山后,新好汉加入却不排座次了,直到最终一百八人大聚义时总排一次。为什么?宋江初到梁山,以清风山(包括清风寨、青州)人马和江州好汉为基础,小有势力。现在不能也不应和晁盖争锋,只能努力维护壮大这点小势力。所谓“旧头领”,是晁盖的人马,所谓“新头领”,即宋江的亲信(除了萧让金大坚比较模糊)。左右分座后,右边的宋江派系便确定下来,又特以花荣居首,花荣与宋江最厚,武艺声望均高,倚仗他笼络住下面一干好汉当没问题。如果和以前一样排座次,那么宋系人马面临分化瓦解的可能,且多数人将排在后面,这样宋江就没个人势力可言了。况且宋江别无它能,不可能凭一刀一枪真打实拼树立威信,左右分座,实是唯一的妙着。

  以后宋江又以一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的经典口头禅软夺了晁盖的兵权,统帅出征便似成了宋江的专利,当然具体出谋划策还是靠吴用,借此宋江在梁山上威望日增,加上昔日恩德令名,真个“恩威并重”,梁山老大舍宋江其谁?


五点半读书


宋江成为梁山首领,这是他平日里积赞的人望的结果,而晁盖只是一个空架势,以此来看宋江这个人是工于心计的,不然梁山一百零八号人都听他的,岂不是笑话,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宋江既不是武功好手,又不是功高足以担当,亦不是足智多谋如吴用,那么这里他有何德何能能够担当此要职呢?实际上他是一个贪图富贵的官迷,这从故事的始末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其发迹之始,兴旺之源,亦是其能够当统领的重要法码,当然也注定了其陨落的悲惨结局,由此可以看出,这里他之所以能够当上梁山的统领,是由其秉性所决定的,所以宋江可以,换个人就不行,就是大街上拉一个人让他入伙当统领,他是拔腿就跑不愿意干的,所以这就是宋江这个人,一个贪官的嘴脸,惹是生非的性情,真的做出这样谋逆的事来,亦是长期的本性所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天生做贼的骨子,换个人只要其秉性是这样,亦会是一个结果,所以宋江之流层出不穷,但是即便是再多宋江亦不会有一个是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所以这就是歧路上的人的必然结果,这样的人能够当上统领,还是其手下的吃香的喝辣的,乃至钱财散尽,才会有一个落魄的结果与人生,这里同样是受惠于人的那些人有好处,是贼鼠一窝的人愿意,这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这是他们的世界,亦是一个杜撰出来的江湖,假如你从这样的境遇当中出来,你会发现,原来是无聊之极,惹事生非的结果,现实生活照旧,而宋江这样的人是歧路末路人生的走法,本身歧路人生已成败局,再负隅挣扎,即便是机关算尽仍然是自亡之路,所以这样的人生与道路,是艰难的险途,亦是不能为人所接受的苟且,宋江之荣辱毁弃,是明面上的,事实上地下世界又宛如天堂一样,深陷其中而不自觉,因为是别人给予你的,亦不具备生存能力,所以是假设的场景必然的结局与宿命,宋江以及这样的人是逃脱不了的,宋江的存在已是一个不能为人所接受,再扯出一段富贵岂不是天怒人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