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他拒絕了他的告白,卻依然是他的初戀

他拒絕了他的告白,卻依然是他的初戀

他拒絕了他的告白,卻依然是他的初戀

307

同志 故事

“Brokeback……Mountain……破,回來,山?”一本包著灰色書皮的書從董帆的書桌抽屜掉出來,我撿起來翻了翻“哇,全英文,學霸就是學霸。”他一把奪去了書,塞到抽屜裡,提醒我好好聽課。

那是我被班主任調去和董帆同桌的第一天,至於為什麼這麼調度,就得問我爸了。做外貿的父親經常說,他創業初期吃了不少語言虧,所以,不管我其他科目有多糟糕,這英語絕對得學好。所以啊,他拜託了他的老同學,也就是我現在的班主任,把我安排在英語成績常年霸佔年級第一的董帆旁邊。

“我天,你的學習資料都是全英文的?也太厲害了。”下課之後,我毫不掩飾的跟他表達了敬佩之情。那年我16歲,還沒服過誰,董帆是第一個。

“啊,恩……對,這,這樣提高的快。”他支支吾吾也沒說個明白,然後就埋頭做題了,那架勢是不太想理我。

可我心想,他一定是怕別人知道自己有這本特別好的資料,成績好的人都那樣,生怕別人趕上他,但他不知道的是,我卻暗暗的記下了那本神秘學習資料的名字,broke……破的,back……回來,mountain……山。

他拒絕了他的告白,卻依然是他的初戀

一放學回到家,我立刻就把那幾個字敲進電腦,斷背山,我望著搜索結果,愣住了,第一個冒出來的念頭是,這電影我看過,可我竟然連這麼幾個簡單的單詞組成的英文片名都沒記住,我的英語真是沒救了;但是,第二個念頭馬上跳出來,董帆難道和我一樣?我忽然覺得很溫暖,就像迷航的水手在汪洋之中看見了島嶼,就像缺水的商隊在沙丘腹地望到了綠洲。

他會是嗎?董帆?我從來沒有看見過活生生的同性戀,我的意思是,從來沒有在生活中遇見一個自己的同類。

我沒有直接問他,只是心裡面對他多了很多好感。我開始主動得想和他做朋友,比如課間休息的時候總是邀他一起去小超市,比如中午放學的時候和他一起去食堂吃飯,他一開始總是拒絕,但是拒絕的多了,總是有那麼一兩次答應的時候。

“你的那本書,我看過,不過我看的是電影。”那天他和我一起去食堂的路上,我故意說給他聽。我觀察著他的表情,白皙的臉上開始泛紅,右手不自覺得撓了撓幾下鼻頭,又捋了捋頭髮,而那隻拿著飯盒的左手卻僵硬的厲害。

“電影拍得不好。”隨著他胸腔的一個起伏,他又挺起了脊背,彷彿剛才的窘迫一下就被自己趕走了。

“你知道我什麼意思吧?”我又問了他一句。

“我不知道。”他回答的很快,似乎有點生氣,然後又頓了一下,好像明白了些什麼,張大了嘴,長舒了一口氣。我們都笑了。

從那以後,我們變得親近起來,那種親近是一種代表著自己人的親近,比如之前我最怕的老師公佈成績,現在變成了我最享受的時刻,因為每次董帆都是第一名,哪怕我的名字再靠後,只要第一個唸的名字是董帆,我都一樣自豪。

他拒絕了他的告白,卻依然是他的初戀

“Call me……by your name,這個呢?這個怎麼念?”

“Maurice。”

“哦,這個呢?什麼……room。”

“Giovanni’s room”

那個週末,我去董帆家玩,在他的臥室裡,有個帶鎖的抽屜,裡面是他的日記和這些書。

“都是全英文的?我的天,怪不得你英語這麼好。”

“我也是為了瞭解自己。”

“中文的沒有嗎?”

“很不一樣。”他神秘的笑了笑。

“不一樣?”

“恩,我覺得,國內的作家是把同性戀當成同性戀來寫,而國外的作家才是把同性戀當人來寫。

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董帆的形象在我心裡已經高聳入雲端,他就像幫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我從沒有想過去看一本全英文的書,目的只是為了瞭解自己,也沒有想過,那些書有什麼區別。

“你看過XXX沒?”我把自己晚上在被窩裡偷看的一本網絡同志小說的名字告訴他。

“那些書還是少看,特別是你說的那種,那些作者吧,根本就不瞭解同性戀,把一個當男人寫,另外一個當女人寫,這種東西看多了影響你自己對自己的判斷,一本好的作品往往經過幾年十幾年的錘鍊,可不是隨隨便便拍腦子亂寫的……”

我發現我特別喜歡聽他說話,即使是對我大段大段的說教,我聽起來也特別悅耳。我記得他的臥室不大,一張鐵板床,一張老式的寫字檯,一面牆上是他所有的獎狀,另一面牆上是滿滿一架子書。他和爺爺奶奶擠在一個五十平的小單元裡,父母則常年在外地做工。

“你就是看這些提高的英語成績嗎?”

“恩,可以這麼說,不過我初中的時候就開始看這些了,這是個積累的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那些卷子,真的太容易了,可是,你要從現在才開始的話,我不敢說,畢竟要快速提高考試成績,恐怕還是做題有用。”

“沒事我不著急,我爸說了,英語學好能看懂外單就行,考不考試的,不在乎。”

“恩,那你看看這本吧,這個簡單點。”

他把《Call Me by Your Name》遞給我,我雙手接過,就像接過某件信物,屬於我和他的信物,而這件信物,就像是一把能打開通往他的世界的鑰匙。

他拒絕了他的告白,卻依然是他的初戀

就這樣,我和董帆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我每天都想讓太陽昇的快一點,好早點見到他,而坐在教室裡,一瞥到他就在我餘光可見的範圍內,我的心裡就美滋滋的。

榜樣的力量是可怕的,僅僅過了一個學期,我的英語成績就有了突發猛進的變化,從70幾分到113,最高興的當然是我爸,他第一時間就獎勵了我一萬塊錢,那是我考前要求的。

我買了一部手機送給董帆,因為我每天晚上都還想跟他說說話,可是他沒有手機,我早就想著送他一部,我以為他會很開心的接受,因為在班裡很多同學都羨慕我的蘋果手機。

“給你的,謝謝你讓我第一次過了及格線。”我把那個白色的包裝盒遞給他的時候,他很驚訝,可卻沒有驚喜。

“幹什麼?”他沒有伸手去接。

“就,手機啊,有時候聯繫不到你,怪著急的。”

“不要。”

“為什麼不要,買都買了。”

禮物是互相的,我現在買不起一個等值的東西給你,就不能接受你的禮物。

我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我老覺得董帆比我要大很多歲,他對自己在做什麼總是那麼確定,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又和相同年紀的我們不同。

“可你幫助我提高了英語成績啊。”

“不,是你自己喜歡學,而且,在跟你一起學的過程中,我也有新的領悟。所以,你不用送這個給我表示感謝。”

那天,我把手機收了回來,其實,我還有個心思,如果他收到手機的時候特別開心的話,我就會順勢跟他表白。

那個時候的我,已經滿腦子都是他了,我學他穿衣服,儘管那都是最便宜的;學他戴眼鏡,可我還沒有近視,所以我摳了鏡片;學他讀書,讀完之後就想著跟他聊聊。我不相信他看不出來這些,可我們已經這麼“像”了,卻仍然沒有理所應當的在一起。

他拒絕了他的告白,卻依然是他的初戀

一轉眼到了高三,董帆成了學校衝擊名牌大學的種子選手,而我爸也開始張羅著要把我送出國。那個時候,我的英語成績,已經穩定在班級的前幾名,雖然其他科還是一塌糊塗,可是我爸已經很滿意了,畢業了回國能接手他的外貿生意,這就是我已經被安排好的路。

如果說我和董帆有一點不一樣的話,就是我不像他那麼成熟,那麼獨立,我習慣了有人安排我的生活,我也願意被安排,我不想那麼累,所以沒有想過拒絕我爸的要求,可是現在,我想留下來,因為我不想錯過董帆的大學時代。

我一直有種奇怪的感覺,我和他之間,真的需要表白嗎?我們每天都在一起,我們互相都知道彼此是同性戀,而且我們的關係那麼好,我們是不是已經在戀愛了。至少我是那麼以為的。

“我不想出國。”

“我倒是覺得,如果有機會出去看看挺好,不是為了鍍金,現在海歸也沒什麼優勢了,只是單純的在年輕的時候看看世界。”

“我要是能有你這麼理性就好了。”

理性都是逼出來的。”他笑了一聲。自從那次我去了他們家之後,我懂得他這句話的意思,很多時候,他看待事物的早熟,來自於一個窘迫的家庭環境。

“你覺得,我和你,我是說,你知道……”我從來沒有想過表白是那麼難的一件事,特別是對董帆表白,因為我總覺得我和他早已經在一起了。

我們是朋友。

我聽到那句話的時候,他在我心裡的形象一下子崩塌了,我有些恨他,我們怎麼可能是朋友,朋友無法定義我們的青春,朋友無法表達我對他的情感。難道對他來說,朋友就夠了嗎。

我的眼淚就那麼掉下來了,無聲的,直接的掉下來了。他用手幫我抹掉眼淚,自己也哭了。

我有我的路,你有你的路,現在是分叉的時候,記得我們一起走到這個點的時光,就夠了。”

他拒絕了他的告白,卻依然是他的初戀

一年後的今天,我在洛杉磯讀大學一年級,而董帆在北京帶著全家全校的榮耀如願以償。我終於懂了他跟我講的最後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被預設的一條路,有人願意抗爭,有人會屈服。

我以前以為自己喜歡屈服,可現在卻想要選擇抗爭,而董超呢?我以為他獨立成熟,會去抗爭,可他卻屈服,因為他身上背的是父母辛苦打工的全部心血,背的是整個家庭的延續,無論我們講這些有多封建,可現實如此,他從小就被生活逼出來的理性,必將引著他走向屈服。

可我會選擇抗爭,因為我終於認識了我自己,我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有想要實現的理想,想要展現的抱負,也有另一番存在的意義

這就是我的初戀故事,不管董帆怎麼想,他就是我的初戀。他給我的那本《Call Me by Your Name》我一直都帶在身邊,我前面寫過,這本書一開始就是我打開通向他世界的鑰匙,所以我許了一個願,希望這把鑰匙,有一天還能再幫我一次。更多同志自己的故事,請在公眾號搜索石牆酒館。

如果你也有一個故事想要分享,有一段過去想要祭奠,你那就趕緊聯繫石牆酒館吧,你可以將故事寫成完整的稿件投稿,或者你沒有頭緒,也可以把故事儘量詳細的表達清楚由石牆酒館代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