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处于云阳县的最南端,坐靠歧曜山脉,与湖北省利川市接壤,是闻名遐迩的龙缸景区起源地。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风景怡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好比人间仙境。


我的家在清水


这就是我的家乡——清水土家族乡。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是云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民俗文化古朴浓郁。有清末老院子——刘氏家院。院中门窗精雕细琢,雕梁画栋,剔透玲珑,一片古朴之风。


我的家在清水


有匾雕刻着的竹叶诗画,竹叶并成诗“有名有富贵,琴棋书画客。风雪花月天,无事小神仙”,与别致的土家院落构成一个完美的组合,别有一番情趣。


我的家在清水


有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块瑰宝——“西兰卡普”, 所谓“西兰”是被面,“卡普”是花,连接起来就是一种“带花的被面”,是中国的“四大名锦”之一。


我的家在清水


有激情昂扬的劳动号子:“天上明晃晃啊!” “地下水凼凼啊!”


我的家在清水


聂容臣 摄

有豪迈粗犷的土家山歌。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有《土家白虎图腾》、《土家人四季不熄的"火垅"》......浩如烟海的土家故事。


我的家在清水


有风情万种的土家摆手舞,这里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精神于一炉。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构成了“四面青山列翠屏,草色花香尽是春”的生态风光画卷。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土家族过着原始质朴的生活,保留着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哭嫁、跳丧等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我的家在清水


我的家在清水


夜晚,土家儿女身披土家服饰,头裹白布帕,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踩着牛皮大鼓的鼓点,男女相携, 翩跹进退,轻盈摆手,放声歌唱……


我的家在清水


昨天的清水“姑娘往外嫁,单身汉成坨”


在记忆深处,童年的回忆仿佛像昨天,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我的家在清水


余容涛 摄

那时,土砖瓦搭成的小平房,金黄的玉米,大个的土豆、红薯是父母骄傲的成果。


我的家在清水


那时,我们睁着渴望得到更多知识的大眼睛眺望远方,乡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为了生活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大城市去打拼。


我的家在清水


殷光琼 摄

那时,我们只能从小小的收音机里才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新闻,要看课外书必须跑到老远的一家百货店才能买到。


我的家在清水


余容涛 摄

那时,交通不方便,经济落后,住在山上的人们生了重病也不能及时治疗。


我的家在清水


那时,赶集时天没亮就开始下山,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


我的家在清水


余容涛 摄

那时,喜欢跟着大人上街,为了吃个五毛钱的油煎粑粑。


我的家在清水


那时,喜欢约上兄弟姐们,带着家里的狗,在家门前的山坡上、田地里,来回比赛奔跑。


我的家在清水


那时,清水土家族乡有句方言,土瘦石头多,天旱无水喝,养羊崖上跳,喂牛滚下河。大人穿补巴,小孩打赤脚,姑娘往外嫁,单身汉成坨,生病无处看,儿童难上学。


我的家在清水


尽管这样,我还是很爱我的家乡,这里有熟悉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每一处都充斥着昔日的记忆。


我的家在清水


高天明 摄

后来,我的家乡盖下坝水电站,很多院子集体搬家,和很多小伙伴走散,现在的你们有没有时常想起那时的我们......

我的家在清水


我的家在清水


今天的清水龙缸是长江三峡“香格里拉”


改革春风的到来,让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的她变得更美了。

现在,土砖瓦的小平房长成了几层高的小洋房,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肉类摆上了人们的餐桌。


我的家在清水


孩子们一个个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朗朗的读书声响彻乡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他们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我的家在清水


家家户户都有了彩色电视机、电脑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电子产品,孩子们可以就近去图书馆看书了。


我的家在清水


现在交通方便了,有宽阔的柏油马路,乡村公路铺上了水泥,家家都有了小汽车,每个人都笑开了颜……


我的家在清水


现在有美丽的风光带和广场,每天傍晚时分,广场上热闹非凡,有跳广场舞的、有打球的……

我的家在清水


我的家在清水


现在,我乡境内的5A级龙缸景区,有天坑、地缝、峡谷、溶洞、草场、森林、湖泊等重要景观。


我的家在清水


有聚山、水、洞、泉、石于一身,被誉为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最后的“香格里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我的家在清水


我的家在清水


朱智深 摄

这里先后获得中国森林氧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重庆市农家乐示范乡镇等荣誉。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清水村、歧山村还分别获得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重庆市最佳避暑休闲乡村等称号。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全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设立民族小学、民族卫生院,优先配齐配强师资力量和诊疗实力。

我的家在清水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着力打造土家文化品牌,连续举办4届“土家女儿会”,将土家文化融入龙缸旅游。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新建土家特色牌坊1座、六角休闲亭廊3座,土家文化元素不断丰富。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饮水、用电、通讯覆盖率…..基础设施完善。


我的家在清水


在2018年完成场镇街道“白改黑”8560平方米,提档门头风貌363米。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新植桂花树240棵,安装路灯397盏,新建广场2780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十里桂花飘香、十里灯光明亮、十里整洁清爽旅游通道。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山上乡村旅游区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已发展酒店、农家乐278家,建成集中接待小区8个。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有鲜香味美高山土豆炖腊猪蹄,极具特色的霉豆腐、包谷粑粑,还有各种土家风味菜肴和烤全羊、烤全鸡,自酿蜂蜜酒……

我的家在清水


我的家在清水


这就是我的家乡,夏天清凉怡人,冬天白雪皑皑,是旅游观光、养老养生的理想之地……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我的家在清水


明天的清水努力实现生态美丽之乡、经济繁荣之乡


清水土家族乡与万州区、奉节县和湖北利川市接壤,305省道穿境而过,北距云阳县城64公里,南距湖北利川市58公里,到清水车程均在一小时左右。江龙高速正在抓紧施工,到2023年,江龙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车程将缩短至30分钟,交通“瓶颈”逐步打破,各地游客到清水将更加便利快捷。


我的家在清水


接下来,清水土家族乡将按照“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业变景点”的思路,推进农旅融合协同发展,将4000亩红心蜜柚、2000亩核桃、2000亩桃李、1000亩葡萄,打造成春可赏花、秋能采果的休闲、渡假体验园。


我的家在清水


我的家在清水


我的家在清水


歧山康养服务区、大堰旅游接待区正全面升级。


我的家在清水


便民服务中心、土家牌坊、小区绿化、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建设陆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雏形初显。


我的家在清水


作为龙缸景区发源地,土家风情集聚区的清水,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借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坚定走出“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文化兴乡、旅游强乡、康养活乡”之路,正朝着“绿水青山游客多,田间地块是林果,排排新房路边建,村民办起农家乐,干群齐心奔小康,共创文明新生活”的生态美丽之乡、经济繁荣之乡、民族团结进步之乡阔步迈进。


我的家在清水


这里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这里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这样丰富多彩的清水土家族乡,有他别样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