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木兰陂的“前世今生”

木兰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5公里的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木兰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至今扔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

木兰陂的“前世今生”

当年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频遭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上海潮侵害。长乐人钱四娘,路过莆田,目睹当地百姓受灾之苦,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携来巨金动工截流筑堰。因山洪暴发,建起来的陂堰很快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悲愤至极,投入溪洪以身殉陂。此后,与钱四娘同邑的进士林从世携金来莆田继续筑陂,因水流过急扔未成功。

木兰陂的“前世今生”

北宋熙宁八年(1075),侯官人李宏又捐资筑陂,他总结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在和尚冯智日的帮助下,重新勘察地形水势,把陂址选择在水道宽、流水缓、有大块岩石的木兰陂今址,经过8年的苦心营建,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终于大功告成。

工程分枢纽和配套两大部分。枢纽工程为陂身,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撴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极为牢固,经受900多年来无数次的山洪,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木兰陂的“前世今生”

为了纪念建陂的历史名人,陂南原建有协应庙,现改为木兰陂纪念馆。馆内有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人的塑像,有明、清以来历史名人撰写的修陂碑记,以及1962年冬郭沫若到此游览时写的《咏木兰陂》诗碑6首12块。馆旁有恩功亭和宋郑耕的木兰书堂古迹。

木兰陂的“前世今生”

2014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福建莆田木兰陂水利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目前福建省内唯一一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