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朱元璋叫朱重八,父親叫朱五四,是不是元朝不允許老百姓取名,只能用數字?

荒蕪歷史說


原始社會,人們白天在一起狩獵時能夠看到對方,分清彼此。而到了晚上因為看不到對方的相貌,就要通過語言來辨別,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固定的符號。至少要知道他是叫誰的,這應該是名字最早的來源。後期出現文字,名字便被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明史裡,名字是最能夠展現時代特色。王莽建新朝時,提倡名字用單字,漢至三國便以單子為貴,復字為賤。三國時的人物基本看不到“名”為復字的。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張遼、張郃、張魯等等皆為單字。

我身邊朋友的名字也能體現出時代的烙印,如建國,反修,四清,超產,批修,衛東等等。這些名字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是比較火的。

現在回過頭來談談朱元璋的名字。朱元璋出生在元末,元朝作為一個外來民族,在統治時期是不允許底層的老百姓起名字的。除非你是讀書人或有個一官半職。《春在堂隨筆》記載:“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齡合計為名”朱元璋出生時名字只能用出生日期,或者父母年齡相加。他的曾祖父名為朱九四,祖父朱初一,父親朱五四。而朱元璋是八月初八出生故名為朱重八(朱八八),陳友諒原名陳九四,常遇春的父親常重五,湯和父親湯六一。

我是墉上閒人,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評指正。


墉上閒人


元朝不允許老百姓取名字,只能用數字這件事,確實冤枉了元朝統治者,在這件事情上元朝統治者成了背鍋俠!因為已經有專家學者調查研究過這件事情。元朝的詔令、政令、典籍上根本沒有強迫老百姓用數字起名字這樣的事情,後世王朝也沒記載有這回事,更不是所謂元朝等級社會對南人的壓迫了。(忽必烈圖,

忽必烈心裡有苦說不出

元朝末期起義軍幾個領導的數字名字

元朝消滅南宋最晚的應該是淮河以南地區,這些地方的漢人和少數民族統統稱為南人(元朝地位最低的人),這裡不包括元朝早就征服的四川、雲南等地的人,這些地方屬於第三等人。

一、朱元璋。朱元璋是元朝時期最底層的百姓,原名朱重八,朱元璋是後來取得名字。朱元璋的父親是朱五四,也有名字——朱世珍,這也是改的;朱元璋的祖父是朱初一;曾祖父是朱四九;高祖父是朱百六;朱元璋的五世祖是

朱仲八,朱仲八是南明晚期的人了,這和元朝根本扯不上關係的。(朱元璋追贈先祖表圖)

二、常遇春。朱元璋大將常遇春的父親是常六六,祖父常重五,曾祖父常四三。

三、湯和。湯和的父親是湯七一,祖父是

湯六一,曾祖父是湯五一

四、張士誠。張士誠原名張九四,張士誠這個名字是後來改的。張士誠改名字這事曾經有過野史記載。有一個人告訴朱元璋,說張士誠原來叫張九四,十分寵信文人,改了這個名字,結果卻上了文人的當。朱元璋認為張士誠這個名字應該不錯啊,那人說道,孟子曰:“士,誠小人也”,過去文書沒有標點符號,也可以讀成:“士誠,小人也”,說張士誠臨死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一輩子的小人。當然這只是戲說,張士誠改名字確實存在的。(張士誠雕像)

五、陳友諒(陳友亮)。陳友諒原名陳九四,父親陳普才,祖父謝千一,又名陳千一。陳友諒的祖父是上門女婿,改了姓氏。

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領導人物大都有帶數字的名字。

元朝強迫老百姓用數字名字怎麼成了元朝的專利?

正規的歷史典籍中沒有元朝統治者強迫老百姓改用數字名字的記載,野史可以杜撰猜測啊。這事和一個清朝一個叫俞樾(1850年的進士,紅學家俞平伯的曾祖父)的人有些關係,他寫過一本叫《春在堂全書》的著作,裡面記述了別人家譜中的一段文字:

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齡合計為名,此於元史無徵。然證以高皇帝(朱元璋)所稱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其為元時令甲無疑矣。

也就是說,元朝的普通老百姓,沒有文化和官職的都按照排行或者父母年齡加起來的和數為名字了。不過他也有懷疑,普通老百姓在宋朝時期就已經有很多老百姓用數字做名字了。(俞樾著作內圖)

由於沒有明確的史書證明,元朝滅亡後也無從考證,只能從民間野史入手,猜測是元朝強迫普通老百姓以數字為名字,並且越傳越廣,元朝統治者就成了背鍋俠。清朝時期尤其盛行,大概是表現滿族統治比蒙古族統治更優越的心結在裡面。

如何證明元朝沒有強迫普通百姓用數字做名字?

有人說了,既然不是元朝強迫的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吶?這個非常容易證明:

一、元明清時期的典籍都沒有記載元朝強迫普通百姓用數字做名字。

二、朱元璋的五世祖是朱仲八,是南宋晚期的人,這裡根本沒有元朝的事情。此外,朱元璋早年出家做和尚時曾經得到兩個人的幫助,一個姓汪,一個姓劉。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加封了兩個人的官職,並且賞賜了姓名,詔書中這樣說:

“今汪姓劉姓者見勤農於鄉里,其人尚未立名,特賜之以名曰文,曰英。”

一個為汪文,一個叫劉英。明朝已經確立了統治權,為何沒有改變普通百姓以數字為名字的所謂“酷政”

三、元朝時期湖州路的戶籍中(這一戶籍冊是南宋滅亡,元朝接手的),絕大部分老百姓的名字中有數字,而這一地區的人都是由宋朝登記入冊的老百姓名冊,也就是說,這些普通百姓的數字名字在南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這更證明不是元朝的制度了。

四、魯迅先生的《吶喊》中有一篇文章是《風波》1917年張勳復辟期間的故事),文中有七斤、九斤老太等人名名稱,反映了民國時期的浙江紹興當地風俗,在《社戲》中有六一公公等數字名稱。(魯迅小說《風波》圖)

宋元明清時期普通百姓用數字做名字好像是一個慣例一樣,一直到了民國時期,元朝統治者沒有那麼大的權力管到其他朝代的事情。

宋元明清時期老百姓用數字做名字的原因推斷

現代戶籍輸入名字用電腦輸入,方便了很多,在這之前都是用人工書寫,古代用毛筆書寫,並不是那麼方便。

竊以為,普通老百姓名字的事情起因於愚民政策,古代是繁體字,如果人人用名字登記繁瑣,不方便。底層下級官吏登記戶籍時為了自己方便(有時這些下級官吏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對沒有文化和官職的百姓自行規定用數字登記,並使用一番規則,並且這一規則沒有定製。

雖然朝代更替,但是這一官場的習慣卻一直沒有更改,宋元明清這幾個朝代都有大量以數字為姓名普通老百姓,不過越來越少了,普通百姓認為自己有了非數字名字也是身份地位的一種提高吧。


穿越再現彼岸


在唐代,就有以行第稱名的情況,如李白也稱李十二、杜甫稱杜二、白居易稱白二十三等,這裡的排行或者以親兄弟排行或者以同祖父、曾祖、高祖兄弟排行。

宋代以數字命名的習慣已經普遍化,輯錄南宋朱熹、真德秀等判詞的《名公書判清明集》就出現大量的以數字命名的情況。如蔡久軒《競渡死者十三人》有“詹百廿八、詹萬十四、李千十三人,皆有刀痕”,詹百廿八、詹萬十四、李千皆以數字為名,另外還有李少二十一、楊十一、符大二、符大四、傅六三、蔡六一等等。在同一家族中,為避免與長輩同名,常在此之前加上“再、重、曾”等字,其實就相當於字輩,《名公書判清明集》裡出現有“陳再四”、“陳曾十七”、“蔣百五”、“蔣百六”等人名,又如朱元璋的祖輩有“初一”、“初二”,朱元璋兄弟輩有“重一”、“重二”等。

所以,至少說明在宋代以數字命名是很普遍的現象。將鍋扔給元朝,見 清朝俞樾的《春在堂隨筆》第五卷,稱元代“庶民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這種說法過於果斷。


楚邾


這些就是為什麼?元朝會那麼早的被推翻,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和出生的日期命名,不過只針對漢人,元朝統治中國,蒙古對漢族實施多種族歧視政策。

老百姓被分為四等人,漢人最低等。

第二,殺蒙古人漢人償命!蒙古人殺漢人的,一頭毛驢的價錢就能擺平

第三,漢族老百姓所娶新媳婦的初夜權必須交給蒙古保長,導致很多第一胎出生的嬰兒被溺死。

第四,漢人不能擁有武器,連菜刀也只能幾家合用一把把,且有保長保管。

第五,漢人賦說沉重,常年生活在貧困中,一旦遭遇災荒,那就有生命危險。

第六,漢人,漢族沒有公職的普通百姓不允許取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所以朱元璋本名朱重八。朱元璋這個名字是和徐達,常遇春,湯和等都是參加了紅巾軍才取的。

其實在南方,元朝的統治基礎比較薄弱,有很多讀書人還是有名字的,不過大多數人是很俗,只是便於稱呼。但在北方,由於同元朝統治比較嚴,是不允許的。




愛歷史的小蝸牛


認為元朝時漢人不吃俸祿就不準取名字的謠傳始於晚清樸學大師俞曲園。俞曲園在《春在堂隨筆》:

“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齡合計為名”。

也就是說在元朝,庶民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如果說真的話,那這種政策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暴政。因為擁有一個名字是人之為人的最後一點尊嚴。一個人如果被剝奪了擁有名字的權力,那也就意味著他被剝奪了任何的“個性”和對未來任何“憧憬”。這就和前蘇聯文學家扎米亞金的小說《我們》中所幻想的恐怖烏托邦一樣:每一個人都沒有名字,只有代碼。

然而,仔細翻閱了《元史》、《元典章》及《大元通志條格》等書,卻並未發現元朝有過這種荒誕的規定。而且在《元史》的記載中,關於庶人百姓的姓名的記載,多如過江之鯽——張士誠、徐壽輝、陳友諒……甚至還有漢人取蒙古風的名字,如一代梟雄李察罕。

高士王冕與明太祖是“階級兄弟”,但是他確實是有名有姓。

至於說明太祖本名重八,是因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學和當官就沒有名字,所以只能以父母年齡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云云,就更是荒謬——明太祖原來的名字之所以叫做“重八”是因為明太祖屬於“重”字輩。

據史料記載,明太祖這一輩有堂兄四人,依長幼序齒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而明太祖的三位胞兄分別叫重四、重六、重七,太祖年紀最幼,所以就叫重八。既然是按輩份取名的,這個重八,就不能叫八八,重一、重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七同樣也不能叫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 又根據明太祖自敘朱氏世德之碑的記載,看到了很明顯的關於朱重八姓名的佐證,具體內容為:

“我的父輩都是天性淳樸善良的人,平日裡就是玩命幹活、行善事、做好人,鄉親們都誇獎我們家祖的門風很好。我的大爺娶劉氏為妻,有四個兒子:重一,重二,重三,都出生在盱眙,之後搬家到鍾離,生了重五;我爸爸娶了泗州陳家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媽媽。我大哥重四生在盱眙,二哥重六,三哥重七都出生在五河。我是家中的幼子,是搬到鍾離之後的戊辰出生。(先伯父洎先考君性皆淳良,務本積德,與人無疾言忤色,鄉里稱為世長。先伯娶劉氏,子四人,重一公,重二公,重三公,皆生於盱眙,次重五公,生鍾離;先考君娶陳氏,泗州人,長重四公生盱眙,次重六公,重七公皆生於五河。某其季也,先遷鍾離,後戊辰所生。)

可以看出明太祖之所以叫“重八”,是因為怹老人家是老朱家重字輩的八爺。同輩堂兄弟之間序齒的規矩自古就有,比如唐朝詩人劉禹錫因為在堂兄弟之間排行第二十八,所以又被稱作“劉二十八使君”。

在中世紀,貧苦百姓以父母的年歲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作為稱呼的習俗至少自宋朝便十分普遍。所以絕非有元一代的特例或是特別的暴政。而從張傳璽所著的《中國曆代契約會編考釋》一書中所收錄的大量元代契約來看,這些契約中交易雙方大多為庶民百姓,而有名有姓者比比皆是,亦可說明“元代不準庶民取名”之說實屬謬誤。

元朝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代,也許也是個糟糕的時代,但並不是一個邪惡而墮落的時代。


陳大舍


說元朝有這個制度的,屬於誤傳。

此說的出處是清朝道光年間的一個進士,叫俞樾。他寫的《春在堂隨筆》裡提到,聽一個朋友說,看到他們家鄉浙江一本《蔡氏族譜》,上面有一句提注:“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起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

“行第”就是排行。比如朱元璋大哥叫朱重二,二哥叫朱重六,他叫朱重八。這應該是他家兄弟的大排行。“父母年齒合計”就是把出生時父母的年齡加起來。

朱元璋的高祖父叫朱百六,曾祖父叫朱四九,祖父叫朱初一,父親叫朱五四。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祖父叫常重五,父親叫常六六。湯和的曾祖叫湯五一,祖父叫湯六一,父親叫湯七子。張士誠原名張九四,陳友諒原名陳九四。

這些名字都是以數字命名的,有的似乎可以用上面兩種方式解釋,有的不太說的通。但是,

1,元代正史和典籍沒有記載。我沒有查過,但查過的都說沒有。

2,據考證,朱元璋的父親出生才是元朝建立的第十三年。也就是說,從他祖父往上,都是宋朝以前起的名。

就算元朝不許庶民起名,也不至於要求把祖宗的名字都改了吧?就算改了,原來的名字朱元璋真不知道?他不會改回來嗎?

3,元史當中記載了好多庶民百姓的名字。尤其一些農民起義的領袖,他們要是違規起的名字,官方文件會記錄下來嗎?

4,《春在堂隨筆》還考證了,在清朝的時候,浙江紹興仍然有用父母年齒合計命名孩子的習俗。

綜合以上的情況,再加上他描述這事的出處太不靠譜,也無其他佐證,可以判斷,元朝不會有這樣的制度,這應該就是漢族人自己的習慣。

我們都知道,以前民眾識字率不高,起不了好名,要是起的不好反而麻煩。所以小孩生下來都起個小名,三兒,四兒,狗剩啥的。等到將來上了學請先生給起大名,所以也叫“學名”。沒上過學,沒有學名,就沒大名,只能一輩子用小名。

這些數字的名字,可能就是他們的小名。因為沒有上學的機會,用數字至少重不了。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是的,在元朝漢人如果不當官不讀書,就沒有名字,報戶口時就把父母年齡相加或者直接用日期。所以朱元璋的高祖叫朱百六,曾祖叫朱初一,祖父叫朱四九,他本人叫朱重八,也就是朱八八。同時期的陳友諒原名陳四九。我本人的家譜也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家譜上的老祖宗連名字都沒有,生了個兒子就是我的二世祖,名叫張六十


天照大神10086


水滸傳裡一堆小乙。是不是說宋朝只許人們取名甲乙丙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