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中國的皇帝如何攢“私房錢”

《詩經》中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很好地表達了在封建制度下,皇帝對國家的絕對主宰地位。但縱使如此,在清朝以前,皇帝們為了存“私房錢”,也都會設一個私密的小金庫。

中國的皇帝如何攢“私房錢”

漢朝時,國家規定的稅目非常繁多,有田賦、人頭稅、關稅、酒稅等等。人們不堪重負,許多剛出生的嬰兒都死在了人頭稅上。本來每年的這筆人口稅錢就已經讓很多家庭不堪重負了,但由於地方政府的腐敗,一年往往又會徵收好幾次,而且不是三歲就開始徵收,而是一落地就開始徵收了。這讓更多出生在貧困交寒的孩子無法存活了。對於許多窮人家來說,這是很大的一筆錢。因為交不起錢,很多嬰兒一生下來就會被掐死。所以說,漢朝皇帝的小金庫沾滿了嬰兒的鮮血。

中國的皇帝如何攢“私房錢”

到了宋朝,開始出現了名叫“封樁庫”的內庫,這是從宋太祖趙匡胤時開始設立的。每年皇帝都會把國家財政節餘的部分拿出來,藏到"封樁庫”裡。起初,皇帝設立這個庫的目的是為了存下一些錢,用來應付突發事件。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封樁庫”並不能算作是皇帝私有的。但是慢慢地,皇帝開始把它據為己有,“封樁庫”最終變成了皇帝自己的小金庫。後來,當國家遇到緊急情況時,官員們向皇帝借錢,皇帝甚至變現得極不情願。儘管政府總會及時歸還皇帝的私房錢,但皇帝還是很不情願把錢借給別人。

中國的皇帝如何攢“私房錢”

相對與宋朝皇帝的不情願,明朝皇帝的表現更讓人無語。明朝皇帝不僅明確表示不會從自己口袋裡掏錢給政府,還時常想方設法把手伸進國庫中去撈錢,甚至經常把數額巨大的錢款從國庫挪到內庫。政府沒有錢支付軍餉時,皇帝卻說:“諭廷臣足國長策,不得請發內帑(大臣們自己去想辦法,不要盯著內庫的)。”可見在皇帝眼中,國家安危都沒有保住私房錢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