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鬼竟然是中國姓氏,而且身份顯赫

一提到鬼,很多人腦海中會呈現各種恐怖駭人的畫面,然而,很多不知道,鬼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姓氏,而且多是身份顯赫之人。

據記載,鬼姓最早出現的時間非常古老要追溯到黃帝時期,當時有個大臣叫鬼臾區,他輔佐黃帝發明了五行之術,因此鬼臾區被認為是鬼姓的祖先。不過,鬼做為姓氏時並不發音guǐ,而是應該發音為wěi。

鬼竟然是中國姓氏,而且身份顯赫

到了夏朝,開始流行通靈師,當時很有威望,其後人也多姓“鬼”。而且關於通靈師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即有三處特徵的才是正版通靈師:首先要左臂上有痣,然後左耳後側有痣,最後是脖子後面有痣。

如此看來,這個能證明通靈師身份的痣,長得挺有技術含量的,自帶防偽標誌。至於傳說的真假不必理會,看看就好。到了大約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佛教的快速發展使通靈師這個職業受到冷落。

鬼竟然是中國姓氏,而且身份顯赫

關於鬼姓還有一個來源,據說是來自商、周時期居於西北方戎狄族的鬼方氏。在古書《汲冢周書》、《易經》、《山海經》、《古本竹書紀年》都有討伐鬼方氏的史料記載。有人說,鬼方氏的後代逐漸向北遷徙,到了南西伯利亞地區,分佈在貝加爾湖至巴爾喀什湖一帶,簡化為鬼姓。

其實單看“鬼”這個字,在古代的意思是人死後的靈氣,是可以為神祉可以佑後人的精靈。最早的“鬼”是母親死後的遺留形象,“鬼”為逝母,何懼之有?

鬼竟然是中國姓氏,而且身份顯赫

到了後來才逐步延伸為對所有死去之人靈魂的描述。人們將農曆7月半定為“鬼節”,也是為了悼念逝去的親人所設立的,屆時人們沿河放燈,寄託情思,並無恐怖之說。

在歷史傳承的節奏中,很多東西都在變,鬼和怪的概念被人們混跡在一起,又以鬼作為重心面世,加上中西文化的碰撞,演化出了吸血鬼、厲鬼、怨氣鬼等等,可以美化的不可方物,也可以轉眼嚇死人,鬼就這樣從一種寄託感變成了驚悚感。

鬼竟然是中國姓氏,而且身份顯赫

雖然“鬼”曾經是身份顯赫的姓氏,但到了現代,姓“鬼”或者“鬼方”的人已經很難找到,或許是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後人悄悄改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