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便宜的茶与贵的茶成分有差别吗?

帅到过火


差别巨大。

拿武夷岩茶来说,价格与价格之间,可以说是隔着一座喜马拉雅,低至几十块高至大几万。茶叶成分之间可能差距不会太大,但口感、香型、内质等都差的大了去呢。

路人甲乙丙吐槽:“一片树叶,你们凭什么卖这么贵?太暴利了吧!”

武夷岩茶:“天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其实不止岩茶的价格差距悬殊,其它茶类们的情况也是一样样儿的,至于会出现这么大差价的原因嘛,大都类似……

导致价格差异的原因有很多——

1、产区不同

原理:武夷岩茶的山场不同决定着茶青(原料)的不同,这就意味着成本不同。

从产地范围来看,可划分为:正岩、半岩、洲茶、外山茶。

正岩产区的茶青也不是平白无故的贵,这由它的综合条件决定,这里我们说的综合条件,不是指颜值房子车子票子,而是指地形土壤温差日照等。

正岩产区的综合条件过硬,所产的茶青品质也不赖,茶青(原料)的价格自然就贵些。

2、采摘季节

采摘季节不同也能影响岩茶的价格,时令不一样,出产的茶青质量也不一样,价格自然有所不同。正常武夷岩茶一年只做一次,那就是春茶,做冬茶、秋茶都会影响来年春茶的品质,所以一般正岩区的岩茶都只做一次。而半岩茶、洲茶为乐产量和成本会做两季,而外山茶很有可能会做三季。


3、茶叶等级

岩茶有等级之分,一般从干茶的外形,茶汤的内质等方面考察,拿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为例:下图为大红袍品鉴级别表

级别不同,决定着茶叶的质量不同,那么价格上有所差异也属正常范畴

4、制作工艺

岩茶的制作工艺繁杂,每一环节都极为重要,再好的茶青,如果没有好的制茶师加持,那么这泡茶总觉少了点什么,对茶人来说,制茶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失误,能做到“人茶合一 ”,那么这泡茶的价值将最大化。

5、市场稀缺度

根据供求关系来看,茶叶市场的稀缺度也能影响茶叶的价格,某某山场茶青产量少“以稀为贵”,茶商抢着要,价格炒上去了。

供求关系可以影响茶叶的价格,但并不能影响茶叶的价值,尤其是茶叶这类商品,其蕴含的价值并不能单单用金钱来衡量。

6、附加值

茶与一般商品不同,它有故事,有情怀,有温度,有料。从营销层面来看,茶商往往能抓住这些,并打造成卖点,茶叶市场从不缺大师,在同样背景下做出来的茶叶,一个是国家非遗传承人做宣传,一个是名不经转的小茶农,价格差自然也会拉开。市场包装也从不缺故事年份渲染、树龄烘托、文化情怀、品牌效应、荣誉加身……

这些附加值当然也能影响茶叶的价格。


无论是武夷岩茶还是福鼎白茶、亦或是正山小种和西湖龙井,在名字上就决定了这些茶的价格差……


武夷岩茶课堂


差别很大。以普洱茶(熟茶)散茶为例,普洱茶(熟茶)散茶按品质特征分为11个等级。相信老茶客会从香气、滋味、汤色等感官方面来分辨普洱等级。

有人可能会说,香气、滋味这些东西有点主观,那小懂就从何化学成分的角度来比较一下。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的吕海鹏等人选用高、中、低三种等级的普洱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香气成分及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

抗氧化活性差异比较

▲不同等级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总抗氧化活性方面,最强的是高级别的,三者有明显的差异。

在抑制羟自由基活性方面,高级别的活性最强;中、低级别没有明显差异。

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方面,高级别的活性最强,跟中级别比没明显差异;中、低级别没明显差异。

香气成分差异比较

▲不同等级普洱茶的香气成分比较(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图上可知,醇类成分总量比较,最高的为高级别的,其次为中级别的,最低的为低级别的;其中高、低级别差别明显。

杂氧化合物类成分的总量是在低级别的含量最高,明显高于高级别的;而在中级别的含量与二者相比都差别不大。

主要化学成分差异比较

▲不同等级普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比较(点击可查看大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茶多酚含量,高级别的明显高于中级别的,但和低级别的差异不明显;黄酮总量,高级别的明显低于中、低级别的,但中、低级别差别不明显;

茶褐素的含量,高级别的含量最高,中级别次之,低级别含量最低,高、低级别差别明显;而茶红素和茶黄素的含量,低级别的最高,中级别次之,高级别最低,高、低级别差别明显。

结论

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可知醇类成分杂氧化合物成分茶多酚总量茶褐素总量黄酮总量抑制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等级区分的重要参考指标。

其实用理化法鉴别普洱茶等级的方法,和从干茶外形、汤色、滋味等用感官鉴别的方法,是相通的。

茶多酚

比如在茶多酚中含有的物质比例就决定了茶汤的颜色,而茶多酚作为呈味物质,又决定了茶汤的滋味

▲茶多酚中的物质对茶汤色泽的影响

▲不同呈味物质对滋味的影响(点击可查看大图)

因此如果茶友们在生活中,遇到用理化知识判别普洱茶(熟茶)等级的方法,不用大惊小怪,万变不离其宗,它和用感官来分等级是相同的哦。


懂茶帝


茶叶所含有的内在物质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比率不同,导致泡出来的茶水浸出物比率不同,导致口感不同。

茶叶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产品,


白茶友约


成分种类差异不大,我们感受到的同一品种茶口感差异是由于内含物多少和比例的差异造成的!

贵的茶可能好喝但从功效来说不一定比普通茶功效好!

贵=品质+稀缺+故事+炒作+营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