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为黔军正名:南昌起义“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

为黔军正名:南昌起义“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

黔,是贵州的简称。

顾名思义,黔军指贵州籍军人为主体的部队。

提到黔军,许多人有偏见,原因大多是因为红军长征经过贵州时,碰到的黔军不堪一击,被称为毫无战斗力的“双枪兵”。

彭老总也曾说:“川滇黔军是只羊,湘军是头狼,桂军是虎又是狼!”且不论彭老总说这话的背景,咱也不能靠只言片语就给云贵川三地子弟定论,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毫无道理的。

多有文章给川军、滇军进行正名,今天,我要给黔军正名!

黔军曾经也是西南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护国护法北伐中都有优异表现。

1926年8月,黔军各部先后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1929年至1934年9月间,贵州的小军阀们几经混战,军政大权最终落入王家烈手中。

红军长征期间,黔军奉蒋之命,截击入黔的红军,蒋以王家烈作战不力为由,免去其第25军军长和省主席职务,贵州的军政大权遂被蒋控制。从此,作为独立军系的黔军不再存在。

以至于在后来的许多反映抗战的史料中,有其他地方军系的明确记载,惟独没有单独提到黔军的情况。

因为黔军不同于川军和滇军等所各自拥有一个完整的地方军系,黔军只剩下附庸于中央军的几个师。

为何蒋介石不把黔军按照川军或滇军那样编成一个军甚至于编成一个集团军来使用呢?

为黔军正名:南昌起义“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

正在组织军事训练的黔军

有两个原因:

一是蒋早有吞并黔军的想法,于是以追剿红军为名,派遣中央军入黔剿共,伺机解决黔系势力。而王家烈也着实窝囊,在与红军的交手中均尝败绩。蒋介石便乘机把代表黔军的25军番号撤消,所属几个师分割使用。

二是西安事变发生后,张、杨扣押了蒋介石,时任军政部长的何应钦以救援为名,挑起军阀之争,意图借战端取蒋而代之。事后蒋介石便开始疏远何应钦并开始不断削弱黔系势力。因为何应钦是贵州人,曾担任过贵州讲武堂教育长、校长,黔军军官又大多是何的学生。即便后来在抗战爆发后曾让其中两个师组成了一个军,但是成军不到半年即再次被分割使用。

所以,往往人们一提徐州会战,只说是李宗仁率桂军、川军、西北军打的;一说滇缅会战,人们认为是中央军和滇军的杰作,就连第102师(属于黔军)在1942年为纪念黔军将士建了个纪念塔,许多不明内情者,都以为与黔军无关。

那实际情况是什么?

事实上,抗战期间,贵州在总人口平均约1000万人的情况下,有近80万人上战场。况且,黔军出黔抗日之初,部队装备较差,许多部队的士兵都是脚穿草鞋,故有“草鞋兵”之称。但这些“草鞋兵”很能吃苦,作战勇敢,敢拼敢杀,尤其是在山地作战更显出“草鞋兵”的优势。

为黔军正名:南昌起义“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

黔军102师将士奔赴抗日前线

黔军旗下的85师在忻口,103师在南京,121师在石牌,102师在长沙,第103师、82师在松山,这些著名战役中,黔军部队英勇抗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战果。

忻口战役中,黔军85师参与了南怀化高地争夺战,并单独夺取了此高地,还被日方称为铁军;4次长沙会战,黔军近3万人参加,死伤大半;1944年的滇南松山战役,参战的三个师中两个师(103师和82师)是黔军,松山一役,共消灭日军3600余名……

贵州是一个人口较少的省份,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黔军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政策征兵,为每月6000人。

8年贵州的征兵计划为58.3万人,实际征兵67.5万人,超征9.2万人。从人口数来看,四川是全省人口平均14人中便有1人直接参战,云南是全省人口平均20人有1人参战,贵州是全省人口平均12人中便有1人参战。从出兵人数与全省总人口的比例看,贵州位于各省出兵人数的前列。更有许多优秀贵州子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对日英勇作战。

在大片国土沦陷之后,大批军校、大学、工业西迁,贵州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踊跃当兵、纳粮,使国家在战时得到兵、工、钱、粮四大要政方面源源不断地补给,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昌起义中,贺龙的二十军是起义部队的主力,贺龙的部队虽然成立在湖南湘西(湘西毗邻贵州),但却出自贵州黔系,“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便是形容贺龙的第二十军,第二十军旗下3个师长全是贵州人,官兵多半来自贵州。

之所以贺龙的二十年和贵州的交集那么密切,是因为贺龙这支湘西军当年在响应北伐成立时,一度被划入黔军彭汉章部下,后来才脱离黔军建制,扩编为第二十军。但因为第二十军几乎清一色由湖南人和贵州人组成,所以作为南昌起义主力部队的第二十军还被人称作是“湘黔军”。

南昌起义三大军中,除了贺龙的湘黔系二十军,还有粤系第十一军,而另外一个就是黔系第九军。

南昌起义的2万部队中,贵州官兵达到8、9千人,几乎占据一半。

南昌起义中,第九军军长韦杵因为在养病未能及时赶赴南昌,指挥官为时任副军长的朱德。因为朱德本身是四川人,所以他在南昌起义中所指挥的黔军存在感就被大大降低了。

贵州素来是贫瘠之地,但在八年抗战中,黔军做出的巨大贡献,理应被世人知晓。

世人对于贵州的偏见诸如“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这些成语也有待商榷。古代信息闭塞,夜郎王不知道汉朝的情况完全可以理解;而黔驴技穷中的黔驴则是指外地来到贵州的驴子,不是指贵州本地的驴子。

其实,无论是川滇黔,还是粤桂湘,我中华大地上的男儿为抗击侵略者,没有一支部队是孬种,爱国不应有地域之分,大家皆是中华好儿女。

请允许我为黔军正名!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兵说军迷装”,总有你喜欢的军旅用品。有情怀,还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