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女子隨口說一上聯,清朝大才子都對不出,二百年後有人對出下聯

對子又叫對聯,是漢語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也是我國傳統的文化之一。自從對子被創造出來後,就成為文人墨客的最愛。對子經過明朝的普及和發揚,到了清朝時期便成為民間普遍的一種文化和愛好。乾隆時,對對子最詼諧幽默的當屬公認的大才子紀曉嵐了。

女子隨口說一上聯,清朝大才子都對不出,二百年後有人對出下聯

很多清代影視劇中都將紀曉嵐描繪成才思敏捷,伶牙俐齒,事實上紀曉嵐除了患有口吃,說話不流利外,的確是才華出眾,學富五車。而且從小都有神童之譽,特別是在對對子上,紀曉嵐有很高的天賦和造詣。

據說紀曉嵐小時候和同伴們在街上玩球,一不小心將球踢進了太守的轎子裡,別的孩子嚇的四散奔逃,紀曉嵐卻上前索要。太守先前也聽說他雖年齡不大卻很多才華,就有意刁難他,看看他是不是名副其實,就對他說:“我有一聯,如果你能對上,我就把球還給你,如若對不上,球就依法沒收。”

女子隨口說一上聯,清朝大才子都對不出,二百年後有人對出下聯

紀曉嵐同意了,太守說出上聯:“童子六七人,唯汝狡”。哪知紀曉嵐聽後不假思索的對到:“太守兩千石,獨公。。。。。”最後一個字紀曉嵐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始終不肯說,太守就問他為何不說出最後一字,是不是對不出來。紀曉嵐回答:“太守若將球給我,就是廉字,若不還,便是貪字”。太守頓時被他機敏的回答折服,不僅哈哈大笑,把球還給了他。

女子隨口說一上聯,清朝大才子都對不出,二百年後有人對出下聯

紀曉嵐考中進士為官後,更加風趣詼諧,加上才華超群,很多同僚都被他用文字戲弄過,為此清人牛應之曾說:“紀文達公昀,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

紀曉嵐有一愛妾,受紀曉嵐的薰陶,對對子也情有獨鍾,一天晚上,當她看到月光從窗戶中照進來,就突發奇想,順口出一上聯:月照紗窗,格格孔明諸葛亮。這一聯巧就巧對子中的孔明和諸葛亮上,諸葛亮字孔明,孔明和諸葛亮指的是一個人,而在對子中個個孔明和諸葛亮(諧音逐個亮)又是前後呼應的,也是說的同一個意思。

女子隨口說一上聯,清朝大才子都對不出,二百年後有人對出下聯

這一聯一下子把號稱乾隆年間的大才子紀曉嵐難住了,紀曉嵐苦思冥想了許久都沒能對上來。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有人用梅蘭芳大師的名字對出下聯:風送幽香,每每畹華梅蘭芳。縱觀紀曉嵐的一生,他幽默多智,機敏善變,才華橫溢,對過的對子無數,而這一副也算是他人生的滑鐵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