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灑脫是一種人生態度,不矯揉造作,不虛情假意,有真性情,展現真我風采;灑脫是一種人生境界,是經歷人生酸甜苦辣後的豁達,是淡泊名利的超脫,知舍取,明得失,有坦蕩的胸懷。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在詩詞的世界,有不少佳句展現詩人灑脫的一面。灑脫是陶淵明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淡泊;是王維詩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然;是劉禹錫詩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

如果用“灑脫”二字來形容詩人,蘇軾是再恰當不過了。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跌跌撞撞,有過至高的榮譽,也曾當過囚犯,但他仍保有樂觀平靜的心態,在生活的泥潭中過得灑脫。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條,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

蘇軾到黃州以後,由於是犯官身份,很多人都避而遠之,而且收入微薄,於是蘇軾把居住地東邊的一塊坡地開墾出來耕種,貼補家用,自此蘇軾號“東坡居士”。在耕種中,蘇軾的內心變得更加平淡,也更為灑脫。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在蘇軾眾多的詩詞中,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的名氣不是最響亮的,但卻是最灑脫的,尤其是詞的最後兩句百讀不厭,流傳千古。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是一首送別詞,公元1091年,當時蘇軾知杭州,而老友錢勰要赴瀛洲上任,途徑杭州,都門帳飲後,蘇軾以此詞贈別。錢勰出生於世家大族,家學淵源,工於詩書文章,與蘇軾相交至篤,他倆年紀相仿,經歷頗為相似,惺惺相惜,常以詩文互酬。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歲月如流,自京城一別已有三年,錢穆父你三年來奔走多地,這次又要遠赴瀛洲。一方面突出兩人離別之久,另一方面暗示錢穆父仕途的坎坷崎嶇。“依然一笑作春溫”描繪的是兩人相見時,錢穆父臉上的表情,笑得很燦爛,如春日之和煦,離別雖久,可情誼愈堅,甚為思念。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用來讚頌老友錢穆父淡泊的心境和高尚的節操,雖深處逆境,心卻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如秋竹。“筠”指的是竹,竹是“歲寒三友”之一,千百年來,人們賦予竹剛直不阿、自強不息、澹泊其中的品格形象。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相聚是歡樂的,離別免不了愁苦。“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寫的是月夜送別的場景。要分別了,蘇軾的心中抑鬱惆悵,這一別不知何日再相見,“孤帆”和“淡月微雲”渲染了離別時悽清幽冷的氛圍,襯托出蘇軾心中的離愁別緒。“尊前不用翠眉顰”將哀愁轉為曠達,勸說宴會中的歌舞不要因為是離宴而皺眉哀怨,亦是蘇軾在安慰自己離別是常事,不要太過悲感。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整首詞中最精彩的兩句,展現了蘇軾曠達灑脫的心境,百讀不厭。人生像是一座旅館,你我都是其中的匆匆過客,不要計較得失,聚散無常,坦然地面對一切,活出人生的灑脫和精彩。

在人生的旅程中,順境也好,逆境也罷,要坦然地面對,活出精彩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