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大新縣歷史沿革


大新縣歷史沿革

崇左市轄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境西南部,西與越南接壤。總面積2756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人(2011年)。轄5個鎮、9個鄉:桃城鎮、全茗鎮、雷平鎮、碩龍鎮、下雷鎮、五山鄉、龍門鄉、昌明鄉、福隆鄉、那嶺鄉、恩城鄉、欖圩鄉、寶圩鄉、堪圩鄉。縣政府駐桃城鎮。

地處桂西喀斯特山地區東南部,地勢北高南低,地形以喀斯特石山為主。黑水河過境。礦藏有錳、鉛鋅、金、紅銻等。珍稀動植物有白頭葉猴、黑葉猴、獼猴和金絲李、肥牛樹等。名勝古蹟有十八洞、德天瀑布、桃城古城垣、會仙岩等。

漢為臨塵縣,唐、宋置養利、萬承、安平、下雷等土州,元、明、清改土司,民國設養利、雷平、萬承等縣。1952年合置大新縣。1958年大新縣和天等縣合併為新英縣,縣城設在天等縣的龍茗街。1959年撤銷新英縣,恢復大新、天等2個縣,前者治桃城,後者治天等。

1958年8月,全縣建立人民公社27個,不久合併為8個大公社。1959年12月調整為13個公社。1983年4月,太平公社更名為雷平公社。1984年將原14個公社、鎮,改為16個鄉、鎮,下轄145個村。

1996年,大新縣面積2754平方千米,人口約34.5萬人。轄5個鎮、11個鄉:桃城鎮、全茗鎮、碩龍鎮、下雷鎮、雷平鎮、龍門鄉、五山鄉、昌明鄉、福隆鄉、那嶺鄉、恩城鄉、欖圩鄉、振興鄉、寶圩鄉、堪圩鄉、土湖鄉。縣政府駐桃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新縣總人口314323人。其中:桃城鎮60953人,全茗鎮23548人,雷平鎮35193人,碩龍鎮10625人,下雷鎮13587人,五山鄉17792人,龍門鄉15765人,昌明鄉15356人,福隆鄉13043人,那嶺鄉13328人,恩城鄉13296人,欖圩鄉27531人,振興鄉12758人,寶圩鄉15927人,堪圩鄉15541人,土湖鄉10080人。

2002年7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2]129號)同意將振興鄉與雷平鎮合併為雷平鎮,原振興鄉和雷平鎮鎮所轄行政區域全部歸雷平鎮管轄。調整後,大新縣轄5個鎮、10個鄉:桃城鎮、全茗鎮、雷平鎮、碩龍鎮、下雷鎮、五山鄉、龍門鄉、昌明鄉、福隆鄉、那嶺鄉、恩城鄉、欖圩鄉、寶圩鄉、堪圩鄉、土湖鄉。

  2003年大新縣行政區劃(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100 桃城鎮 轄新城、新振、桃源3個社區;北三、黎明、松洞、社隆、寶賢、愛國、新華、萬禮、寶新、大嶺、德立11個行政村。
  101 全茗鎮 轄全茗社區;政教、頓周、上湖、靈熬、上馬、喬苗、配偶7個行政村。
  102 雷平鎮 轄太平社區;中軍、公益、新益、後益、車站、左安、品現、三倫、新立、安平、安民、上利、那岸、振興、共和、新貴、欽聯、布龍、懷義、懷陽、懷仁、懷禮22個行政村。


  103 碩龍鎮 轄碩龍社區;隘江、禮賢、德天、巷口、義顯、義寧、門村、巖應、念典9個行政村。
  104 下雷鎮 轄下雷社區;仁惠、仁愛、仁益、信隆、吉門、志興、新豐7個行政村。
  200 五山鄉 轄天水社區;三合、文化、溫新、文應、其山、賓山、盤山、聯山8個行政村。
  201 龍門鄉 轄龍門社區;武安、寶山、三聯、西寧、上育、苦丁、文明7個行政村。
  202 昌明鄉 轄昌明社區;奉備、五榕、仁化、良泮、新民、良黨、東風7個行政村。
  203 福隆鄉 轄福隆社區;中山、五兆、平良、歐陽、營旺5個行政村。
  204 那嶺鄉 轄那嶺社區;好勝、那信、巴伏、那廉、那義、五一、巴蘭、隴玉、龍賀9個行政村。
  205 恩城鄉 轄恩城社區;維新、陸榜、新合、新圩、如龍、護國、和平7個行政村。
  206 欖圩鄉 轄欖圩社區;武姜、先力、先明、康譚、岜光、新球、新排、那遵、正隆、新吉、上吉、榮圩、仁合、康合14個行政村。
  207 寶圩鄉 轄寶圩社區;寶西、板價、板六、尚藝、景陽5個行政村。
  208 堪圩鄉 轄堪圩社區;民六、蘆山、拔浪、民智、明仕、謹湯6個行政村。

  209 土湖鄉 轄土湖社區;志剛、三湖、新湖、新育、信孚5個行政村。

2005年6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5]164號)同意撤銷土湖鄉,整建制併入下雷鎮,下雷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後,大新縣轄5個鎮、9個鄉:桃城鎮、全茗鎮、雷平鎮、碩龍鎮、下雷鎮、五山鄉、龍門鄉、昌明鄉、福隆鄉、那嶺鄉、恩城鄉、欖圩鄉、寶圩鄉、堪圩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