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詭異的劉備託孤│525

垂危之際,劉備向諸葛亮託孤,讓諸葛亮輔佐太子劉禪登基

即位,同時任命尚書令李嚴做諸葛亮的副手。

這都是應有之意。此時劉禪還小,只有17歲,根本沒有單獨治國的能力,而劉備手下,能支撐蜀漢政權的,只剩下諸葛亮了。

但是劉備託孤時,對諸葛亮所說的話,卻是非常詭異,其真實意思,從那時到現在,一直眾說紛紜,成千古之謎。

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意思是,諸葛亮你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堅持下去,一定能安定國家,完成統一大業。如果我的兒子劉禪值得你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沒有才德,君可自取。

诡异的刘备托孤│525

前面所有的話,都沒有什麼問題,先是鼓勵諸葛亮,好讓他有信心繼續和曹丕對敵。接下來說的,劉禪能輔佐就輔佐,也沒問題,那要是不值得輔佐,不是個好皇帝,才德不夠呢?君可自取。

詭異就詭異在最後四個字上。

按照字面的意思分析就是,如果劉禪不行,就讓諸葛亮取而代之,你來當這個皇帝。

但是顯然,這麼解釋是解釋不通的。在那個家國天下的時代,人們最重視的就是子嗣、血脈,劉備辛辛苦苦奮鬥一生,好容易打下的這小片疆土,不可能這麼大方的拱手讓人,諸葛亮也不行。

而且,劉備不止一個兒子,除了劉禪之外,還有劉永、劉理。即使劉備覺得劉禪不行,也可以傳位給劉永或者劉理,大不了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而已,和江山改姓相比,算不了什麼大事。

至於說孩子年幼,更不是什麼問題,年幼登基即位的小皇帝多了去了,而且其中不乏最後成一代明君的。僅僅漢朝,這樣的例子就不少。先賢在前,劉備完全可以效仿,何必將江山拱手讓人?

那是不是劉備擔心幼主即位,保不住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這片疆土,被曹魏或者江東的孫權消滅,因而寧肯讓諸葛亮來當這個蜀漢皇帝呢?也不是。皇帝年幼,不是還有諸葛亮等文武大臣嗎?大方向你們掌控,你們或者進攻,或者防守,等我的繼承人在後方慢慢長大就行了啊。

至於既要用諸葛亮支撐蜀漢政權,又擔心諸葛亮專權,甚至篡權的問題,也不是不能控制,以諸葛亮的忠心,再多安排幾個託孤大臣,互相鉗制,應該就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诡异的刘备托孤│525

而且,劉備這個集團打得旗號就是復興漢室,既然是漢室,就得姓劉的人坐在那個位置上啊,不然還叫什麼漢室天下。所以,退一萬步說,即使劉備沒兒子,或者劉備的兒子都實在不行,最低標準也得找個姓劉的人來坐上去,哪怕像劉備原來的義子劉封那樣,不姓劉也得改姓劉。漢室天下,你一個姓諸葛的坐上去算怎麼回事?

什麼,讓諸葛亮改姓劉?諸葛大名垂宇宙,你讓名滿天下的諸葛亮改姓算什麼事?這不起鬨嗎?

而且,你兒子劉禪什麼樣,你作為父親的不瞭解?真要是覺得兒子不行,不在意劉氏天下不劉氏天下,有心將皇帝的位置給諸葛亮的話,直截了當禪讓給諸葛亮不就完了,何必非要等將來諸葛亮再去篡位?那不是明擺著會導致蜀漢政權大亂嗎?他諸葛亮威望再高,再受蜀漢文武群臣尊重,那也是尊重一心為國的蜀漢丞相。現在這個丞相卻要篡位了,算怎麼回事?和當年的王莽,現在的曹操,又有什麼區別?

那是不是劉備這時已經病糊塗了,說的胡話呢?劉備再糊塗也不會說出將江山讓人的話,而且,看後面劉備給劉禪的遺言,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哪有半點糊塗的樣子?

那劉備這個話是不是在試探諸葛亮,試探他有無篡位之心呢?更不是。

以劉備識人用人的眼光,再加上和諸葛亮相交十幾年,不可能不知道諸葛亮的為人。再者說,這時的劉備,試探諸葛亮也毫無意義。說句不好聽的話,即使諸葛亮真的有篡位之心,而且劉備也試探出來了,劉備也得用諸葛亮,不然蜀漢政權必然很快滅亡。劉備最多采取點防範措施,然後帶著無盡的擔憂,離開人世。所以說,此時劉備試探諸葛亮毫無意義,也完全沒必要。

诡异的刘备托孤│525

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是,那劉備到底什麼意思呢?

劉備的真實意思應該是,諸葛亮啊,我將這整個蜀漢政權都交給你了。如果你覺得劉禪是個有作為的君主,你就輔佐他,教導他,以他為主,配合他,好好做一番事業。如果你覺得他不行,沒那個能力,那麼你就自行其是吧,如何治理國家,怎樣討伐曹魏,你可以全權做主,就不用在意劉禪的意見了,讓他安安穩穩的當他的皇帝就好了。

這裡的劉備,應該是相當於給了諸葛亮一口尚方寶劍,同時也給了一顆定心丸,除了皇位,將所有的蜀漢大權都交給了諸葛亮,甚至包括對皇帝的監督權。

當然,諸葛亮也只有對皇帝的監督權,絕沒有廢立權,更別說自己坐上去了。

诡异的刘备托孤│525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教育、創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鑑賞》、《中國曆代散文名篇鑑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