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马鞍山和县的基本情况如何,能介绍下吗?

铜仁那些事


我是和县人,码字说上几句。

和县区位优势有的,位于南京、芜湖、马鞍山之间。到南京市区可坐公交到南京那边的地铁站高家冲,到芜湖市区可坐车到沈巷,然后有沈巷到芜湖有39路公交,现在沈巷已经划到芜湖了。到马鞍山市也开了公交。

和县城区与马鞍山主城区隔江相望,如果有一个过江隧道,和县融入马鞍山发展将会更快。马鞍山长江大桥在和县城区以南,秋冬季起雾经常封闭,同样马和汽渡位于城区以北。城区之间没有一个直接的过道,到马鞍山市区要么向南绕行,要么向北,让人汗颜。

和县文化底蕴有的,陋室、霸王祠、镇淮楼等。

只是和县没发展起来。

和县居民在外务工较多,南乡比北乡富裕,务工主要是磨豆腐做蛋糕搞早点等。工业知名的有泵阀基地、化工园区等。

郑蒲港区划属于马鞍山市的,但是在大桥北边和县地界,发展的不错。


温暖的天空1


和县乌江镇是西楚霸王自刎之地。马鞍山市江南地区是南京的门户,和县是马鞍山市的门户。著名的渡江战役的第一战就是在和县的西梁山打响。在这次战斗中解放军牺牲了1500多名指战员。 朱元璋也是在和县过江,常遇春雨夜夺采石,开始了和陈友谅张士诚争霸江南一统天下的道路。 现在和县下辖九大镇,有历阳乌江两个工业园区,白桥镇姥桥镇划归了马鞍山,建起了郑蒲港新区,郑蒲港是长江最后一个深水码头。去年货运铁路已经连通。沪武高速从采石矶过江经过和县,巢马城际去年已经在建,过江大桥今年8月动工。沿江国道从和县直达合肥。郑蒲港新区这两年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年初七过江去看到郑蒲港现在高楼林立,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农田。


博浪的水手


横跨长江两侧的马鞍山市其实并不大,辖3个区3县,长江东岸的是当涂县,长江西岸的是含山与和县。

和县和马鞍山市主城区隔江相望,看上去名气不是很大。没关系,咱们先来读一篇你绝对知道的文章,这就是中唐诗豪刘禹锡那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很多人对《陋室铭》原文张口就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篇文章在哪写的呢?就在和县。

唐朝时和县称为和州,关于刘禹锡在和州写《陋室铭》,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刘禹锡因为参加了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仕途不得意,曾出任和州通判这样的小官。到了和州之后,刺史知道刘禹锡是个刺头,就想给刘禹锡来点下马威。

刚到和州,刺史就让刘禹锡住到了城南一处小房子。按规定,通判是可以住三间大房的,但刺史就是故意为难刘禹锡。刘禹锡不和这样的人计较针头线脑,安乐处之。只不过刘禹锡写副对联讽刺刺史,刺史被打了脸,恼羞成怒地把刘禹锡给赶到更小的房子里居住。三次迁居,刘禹锡最后只能住在一间仅容一张床的破房子里。刘禹锡非常鄙薄刺史的小人之行,你小子不是故意为难我吗?我偏不上你的当。在这间小破屋里,刘禹锡写下了这篇感动了无数人的《陋室铭》。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陋室铭》的作者不是刘禹锡,而是唐玄宗时的太子宾客崔沔(刘禹锡也当过太子宾客)。

其实抛开《陋室铭》是在和县写的之外,历史上的和县本就是座著名的军事重镇,这与和县的地理位置有关。长江进入安徽后,明显呈由南至北走向,古代的江东就是指长江以东的苏南等地区,江西则指长江以西的今安徽地区,并不是指现在的江西省。如果坐船从和县顺江而下,用不了多久就到了我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定都于南京,与北朝相抗衡。在大多数时间里, 南朝都是以淮河为防线的,但为了保卫南京,历代南方王朝都把和县当成南京的门户之一。

南京在东吴定都之前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大家都知道两汉时的扬州地广人稀,辖区包括现在的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苏省长江以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扬州的治所不在南京,也不在大郡吴郡(江苏苏州)和会稽(浙江绍兴),而在和县,当时称为历阳。

扬州地盘实在太大,而且大部分地区都在长江以南,这在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管理起来不是很方便。西汉初年爆发了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吴国的地盘就在长江以(东)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把扬州治所在长江以(西)北是比较合适的,和县与江南只有一江之隔,与中原联系也方便。即使扬州治所后来迁到了寿春(今属安徽省淮南市),和县依然是中原与江南地区联系的江防要塞。东汉末年,小霸王孙策平定“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其实就是从和县走出第一步的。古人评论孙策曰:“策取历阳,方可次第取江南,传至孙(权)以建吴。”

六朝开始后,和县成了国都南京极为重要的战略前哨,号称失历阳则失建康(南京古称)。东晋前期,著名反臣苏峻作乱,出兵杀进南京,差点毁掉了东晋王朝。苏峻时任历阳内史(太守),他从历阳出兵攻南京再方便不过。古人对此看得非常明白,说和县是淮南之咽喉,江东之门户,一旦丢掉,以南京为防守最高目标的整条长江防线都要瘫痪。北朝要取南京,最方便的进军路线就是在突破淮河防线后,从历阳顺江东下,南京几乎没有守的价值了。

把国都放在南京的王朝,包括明朝初年,无不重视对和县的防御,也包括国都放在杭州的南宋。他们都知道一点:守住和县就是守住南京,否则就该考虑去哪讨饭了。


地图帝


和县很厉害,霸长江而立。

对,就是“霸”长江而立。

和县东边的县界就是长江的中心线,请看地图:

和县往东北走一点就是南京。

南京的重要性无需强调了吧!

南京是一个大城市,六朝古都嘛!

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南京需要很多粮秣银两,南京从来兵多将广,易守难攻。

所以很多要过江的战役需要从和县开始。

嗯,常常打仗!

当年,项羽就是在和县万念俱灰,横刀自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和县人敬英雄,爱英雄,给了项羽很高的待遇,立庙祭祀。

当年常遇春在和县强渡长江,给朱元璋顺江进南京扫平了障碍。

当年,解放军渡江战役第一仗也是在和县开打的。

和县,是战略要地!

为什么是战略要地?因为和县临江是一大片平原,非常容易展开大兵团作战。

而临江平原再往后呢,又是一堆山:

和县“霸”着大尖山,灌头山,馒头山,乌石山,孙集大山,蛇山,青山,九山,独龙山,珍山。

这些山,山连山,岭连岭,植被繁茂,非常容易藏下千军万马。

至于马鞍山,和县江对岸就是马鞍山。

和县和马鞍山一左一右,一东一西夹江而立。

马鞍山亦不简单,天生的带有英雄气概,因为马鞍山之“马鞍”正是项羽之乌骓马单马过江,回首不见主人,伤心之余,翻滚自杀,马鞍掉落于地,化为山川,此山有灵。

是宝藏哦。

后来真出了宝藏,马鞍山因铁矿而建市,脱离了当涂县,

两千年来,马鞍山是归当涂县管的。

在过去,如果一个军阀牢牢控制了和县和马鞍山,那么这个军阀就可以进军南京称王!


葭明通半瓶历史


一潭死水


范文V


 和县素有“鱼米之乡”。全县耕地面积100.38万亩,宜林面积为19.38万亩。该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目前发现的主要矿藏有煤、铁、磷、白云石、石灰石、建筑沙、地热、矿泉等十多个矿种。其中煤预计储量100万吨,磷矿为预计储量50万多吨,白云石预计储量为3亿多吨,石灰石预计储量10亿多吨。

尤以建筑石料、水泥用灰最为丰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春风吹进了这片热土,和县从此焕发青春;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大棚蔬菜名震大江南北,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

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开辟了乌江、历阳两个工业园,构筑起造纸、机械、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旅游产业蓬勃兴起,规划建设了中国国际香泉湖、天门山、霸王祠等重点旅游景区。


明天在干嘛


和县区位优势独特。穿境或沿边缘而过的合巢芜、合宁、宁马芜三条高速公路构成金三角框架。乘车自县城至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芜湖湾里机场均不到120分钟。“黄金水道”——长江流经和县境内65公里,有三处18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资源。已经建成的公铁两用桥——芜湖长江大桥引桥即落脚在和县南端,南京长江大桥至和县北端也只有40公里,南京长江三桥至和县北端只有20公里。马鞍山长江大桥即将于2013年底建成,其引桥在和县东端。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已形成,投资、旅游,方便快捷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现属于马鞍山市管辖。长江西岸,东北与江苏省毗邻。总面积1318.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4.3万,常住人口46万,辖9镇,85个村委会、30个居委会。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10万。全县辖9个镇: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县政府驻历阳镇。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江淮丘陵尾部,海拔200~300米,东南大部为沿江平原,海拔50米以下。裕溪河、牛屯河、得胜河并行注入长江。滁河为本县与全椒县界河。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000毫米。矿藏有煤、铁、白云石、黄砂等。


妞儿205819428


和县是包拯初仕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安徽省旅游工作优秀县、安徽省县域旅游工作优秀单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一类县、安徽省首届投资环境十佳县、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

2011年,和县辖9个镇(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


薄荷说


和县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他的曾用名是历阳。和县的著名景点有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霸王祠、陋室公园、历阳公园以及八宝寺等。和县的行政辖区一共有九个镇。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是包拯初仕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以及石杨镇。这些就是和县行政范围内所管辖的九个镇。和县也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特点,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