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馬鞍山和縣的基本情況如何,能介紹下嗎?

銅仁那些事


我是和縣人,碼字說上幾句。

和縣區位優勢有的,位於南京、蕪湖、馬鞍山之間。到南京市區可坐公交到南京那邊的地鐵站高家衝,到蕪湖市區可坐車到沈巷,然後有沈巷到蕪湖有39路公交,現在沈巷已經劃到蕪湖了。到馬鞍山市也開了公交。

和縣城區與馬鞍山主城區隔江相望,如果有一個過江隧道,和縣融入馬鞍山發展將會更快。馬鞍山長江大橋在和縣城區以南,秋冬季起霧經常封閉,同樣馬和汽渡位於城區以北。城區之間沒有一個直接的過道,到馬鞍山市區要麼向南繞行,要麼向北,讓人汗顏。

和縣文化底蘊有的,陋室、霸王祠、鎮淮樓等。

只是和縣沒發展起來。

和縣居民在外務工較多,南鄉比北鄉富裕,務工主要是磨豆腐做蛋糕搞早點等。工業知名的有泵閥基地、化工園區等。

鄭蒲港區劃屬於馬鞍山市的,但是在大橋北邊和縣地界,發展的不錯。


溫暖的天空1


和縣烏江鎮是西楚霸王自刎之地。馬鞍山市江南地區是南京的門戶,和縣是馬鞍山市的門戶。著名的渡江戰役的第一戰就是在和縣的西梁山打響。在這次戰鬥中解放軍犧牲了1500多名指戰員。 朱元璋也是在和縣過江,常遇春雨夜奪採石,開始了和陳友諒張士誠爭霸江南一統天下的道路。 現在和縣下轄九大鎮,有歷陽烏江兩個工業園區,白橋鎮姥橋鎮劃歸了馬鞍山,建起了鄭蒲港新區,鄭蒲港是長江最後一個深水碼頭。去年貨運鐵路已經連通。滬武高速從採石磯過江經過和縣,巢馬城際去年已經在建,過江大橋今年8月動工。沿江國道從和縣直達合肥。鄭蒲港新區這兩年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我年初七過江去看到鄭蒲港現在高樓林立,已經不再是昔日的農田。


博浪的水手


橫跨長江兩側的馬鞍山市其實並不大,轄3個區3縣,長江東岸的是當塗縣,長江西岸的是含山與和縣。

和縣和馬鞍山市主城區隔江相望,看上去名氣不是很大。沒關係,咱們先來讀一篇你絕對知道的文章,這就是中唐詩豪劉禹錫那篇流傳千古的《陋室銘》。很多人對《陋室銘》原文張口就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篇文章在哪寫的呢?就在和縣。

唐朝時和縣稱為和州,關於劉禹錫在和州寫《陋室銘》,有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劉禹錫因為參加了王叔文主導的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朗州司馬,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劉禹錫仕途不得意,曾出任和州通判這樣的小官。到了和州之後,刺史知道劉禹錫是個刺頭,就想給劉禹錫來點下馬威。

剛到和州,刺史就讓劉禹錫住到了城南一處小房子。按規定,通判是可以住三間大房的,但刺史就是故意為難劉禹錫。劉禹錫不和這樣的人計較針頭線腦,安樂處之。只不過劉禹錫寫副對聯諷刺刺史,刺史被打了臉,惱羞成怒地把劉禹錫給趕到更小的房子里居住。三次遷居,劉禹錫最後只能住在一間僅容一張床的破房子裡。劉禹錫非常鄙薄刺史的小人之行,你小子不是故意為難我嗎?我偏不上你的當。在這間小破屋裡,劉禹錫寫下了這篇感動了無數人的《陋室銘》。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陋室銘》的作者不是劉禹錫,而是唐玄宗時的太子賓客崔沔(劉禹錫也當過太子賓客)。

其實拋開《陋室銘》是在和縣寫的之外,歷史上的和縣本就是座著名的軍事重鎮,這與和縣的地理位置有關。長江進入安徽後,明顯呈由南至北走向,古代的江東就是指長江以東的蘇南等地區,江西則指長江以西的今安徽地區,並不是指現在的江西省。如果坐船從和縣順江而下,用不了多久就到了我國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後定都於南京,與北朝相抗衡。在大多數時間裡, 南朝都是以淮河為防線的,但為了保衛南京,歷代南方王朝都把和縣當成南京的門戶之一。

南京在東吳定都之前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大家都知道兩漢時的揚州地廣人稀,轄區包括現在的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蘇省長江以南、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揚州的治所不在南京,也不在大郡吳郡(江蘇蘇州)和會稽(浙江紹興),而在和縣,當時稱為歷陽。

揚州地盤實在太大,而且大部分地區都在長江以南,這在古代交通和通訊不發達的情況下,管理起來不是很方便。西漢初年爆發了以吳國為首的七國之亂,吳國的地盤就在長江以(東)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把揚州治所在長江以(西)北是比較合適的,和縣與江南只有一江之隔,與中原聯繫也方便。即使揚州治所後來遷到了壽春(今屬安徽省淮南市),和縣依然是中原與江南地區聯繫的江防要塞。東漢末年,小霸王孫策平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其實就是從和縣走出第一步的。古人評論孫策曰:“策取歷陽,方可次第取江南,傳至孫(權)以建吳。”

六朝開始後,和縣成了國都南京極為重要的戰略前哨,號稱失歷陽則失建康(南京古稱)。東晉前期,著名反臣蘇峻作亂,出兵殺進南京,差點毀掉了東晉王朝。蘇峻時任歷陽內史(太守),他從歷陽出兵攻南京再方便不過。古人對此看得非常明白,說和縣是淮南之咽喉,江東之門戶,一旦丟掉,以南京為防守最高目標的整條長江防線都要癱瘓。北朝要取南京,最方便的進軍路線就是在突破淮河防線後,從歷陽順江東下,南京幾乎沒有守的價值了。

把國都放在南京的王朝,包括明朝初年,無不重視對和縣的防禦,也包括國都放在杭州的南宋。他們都知道一點:守住和縣就是守住南京,否則就該考慮去哪討飯了。


地圖帝


和縣很厲害,霸長江而立。

對,就是“霸”長江而立。

和縣東邊的縣界就是長江的中心線,請看地圖:

和縣往東北走一點就是南京。

南京的重要性無需強調了吧!

南京是一個大城市,六朝古都嘛!

南京是江蘇的省會,南京需要很多糧秣銀兩,南京從來兵多將廣,易守難攻。

所以很多要過江的戰役需要從和縣開始。

嗯,常常打仗!

當年,項羽就是在和縣萬念俱灰,橫刀自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和縣人敬英雄,愛英雄,給了項羽很高的待遇,立廟祭祀。

當年常遇春在和縣強渡長江,給朱元璋順江進南京掃平了障礙。

當年,解放軍渡江戰役第一仗也是在和縣開打的。

和縣,是戰略要地!

為什麼是戰略要地?因為和縣臨江是一大片平原,非常容易展開大兵團作戰。

而臨江平原再往後呢,又是一堆山:

和縣“霸”著大尖山,灌頭山,饅頭山,烏石山,孫集大山,蛇山,青山,九山,獨龍山,珍山。

這些山,山連山,嶺連嶺,植被繁茂,非常容易藏下千軍萬馬。

至於馬鞍山,和縣江對岸就是馬鞍山。

和縣和馬鞍山一左一右,一東一西夾江而立。

馬鞍山亦不簡單,天生的帶有英雄氣概,因為馬鞍山之“馬鞍”正是項羽之烏騅馬單馬過江,回首不見主人,傷心之餘,翻滾自殺,馬鞍掉落於地,化為山川,此山有靈。

是寶藏哦。

後來真出了寶藏,馬鞍山因鐵礦而建市,脫離了當塗縣,

兩千年來,馬鞍山是歸當塗縣管的。

在過去,如果一個軍閥牢牢控制了和縣和馬鞍山,那麼這個軍閥就可以進軍南京稱王!


葭明通半瓶歷史


一潭死水


範文V


 和縣素有“魚米之鄉”。全縣耕地面積100.38萬畝,宜林面積為19.38萬畝。該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

目前發現的主要礦藏有煤、鐵、磷、白雲石、石灰石、建築沙、地熱、礦泉等十多個礦種。其中煤預計儲量100萬噸,磷礦為預計儲量50萬多噸,白雲石預計儲量為3億多噸,石灰石預計儲量10億多噸。

尤以建築石料、水泥用灰最為豐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春風吹進了這片熱土,和縣從此煥發青春;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大棚蔬菜名震大江南北,成為“長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籃子”。

工業發展初具規模,開闢了烏江、歷陽兩個工業園,構築起造紙、機械、化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柱的工業體系;旅遊產業蓬勃興起,規劃建設了中國國際香泉湖、天門山、霸王祠等重點旅遊景區。


明天在幹嘛


和縣區位優勢獨特。穿境或沿邊緣而過的合巢蕪、合寧、寧馬蕪三條高速公路構成金三角框架。乘車自縣城至合肥駱崗機場、南京祿口機場、蕪湖灣裡機場均不到120分鐘。“黃金水道”——長江流經和縣境內65公里,有三處18公里長江深水岸線資源。已經建成的公鐵兩用橋——蕪湖長江大橋引橋即落腳在和縣南端,南京長江大橋至和縣北端也只有40公里,南京長江三橋至和縣北端只有20公里。馬鞍山長江大橋即將於2013年底建成,其引橋在和縣東端。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交通網已形成,投資、旅遊,方便快捷



和縣位於安徽省東部,現屬於馬鞍山市管轄。長江西岸,東北與江蘇省毗鄰。總面積1318.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4.3萬,常住人口46萬,轄9鎮,85個村委會、30個居委會。城區面積18平方公里。縣城常住人口10萬。全縣轄9個鎮:歷陽鎮、白橋鎮、姥橋鎮、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烏江鎮、善厚鎮、石楊鎮。縣政府駐歷陽鎮。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為江淮丘陵尾部,海拔200~300米,東南大部為沿江平原,海拔50米以下。裕溪河、牛屯河、得勝河並行注入長江。滁河為本縣與全椒縣界河。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7℃,年降水量1000毫米。礦藏有煤、鐵、白雲石、黃砂等。


妞兒205819428


和縣是包拯初仕地、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休閒旅遊縣、安徽省旅遊工作優秀縣、安徽省縣域旅遊工作優秀單位、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一類縣、安徽省首屆投資環境十佳縣、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縣。

2011年,和縣轄9個鎮(歷陽鎮、白橋鎮、姥橋鎮、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烏江鎮、善厚鎮、石楊


薄荷說


和縣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他的曾用名是歷陽。和縣的著名景點有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霸王祠、陋室公園、歷陽公園以及八寶寺等。和縣的行政轄區一共有九個鎮。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縣城,是包拯初仕地、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


歷陽鎮、白橋鎮、姥橋鎮、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烏江鎮、善厚鎮以及石楊鎮。這些就是和縣行政範圍內所管轄的九個鎮。和縣也屬於北亞熱帶溼潤型季風氣候區,有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的特點,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適宜農作物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