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曾國藩?

長沙秋秋


大儒的起點

大儒,也稱鴻儒,代指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人,因中國古代儒學最盛,方稱最為淵博的知識分子為“大儒”。中國歷史上的大儒有很多,畢竟近兩千年的時間擺在那,總有驚才絕豔的出現,十年沒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一百年總該會出一個。劉歆、揚雄、王充、鄭玄、王肅、王弼、孔穎達、柳宗元、朱熹、顧炎武等,絕對是在聞名中國青史,還有些地方性的就不一一說明了。晚清是中國大儒的絕跡時間,從此之後再無大儒出現。

中國最後一位大儒正是曾國藩。天資愚鈍、身體極差的湖南省湘鄉縣荷葉塘人曾國藩,他父親曾麟書近二十次沒考過童生試,曾國藩從十幾歲開始也是連續七次不中,名聞鄉間田地,當然不是什麼佳話,而是惹人恥笑的“反面教材”:沒這個命就別想當官,老老實實種地不好嗎?你可別像他老曾家。

即便周邊風言風語那麼多,曾國藩一家還是沒有放棄讀書科舉。父親曾麟書中秀才,兒子曾國藩被學臺“懸牌批責”,文章當作反面教材的典型。“文理欠通”全省出名的曾國藩痛定思痛,找自身文章不足之處改正,第二年再來,中了秀才,第三年鄉試,中了舉人,第四年進北京,第五年春闈未中,第六年的恩科未中,第七年高中了進士選拔為翰林。曾國藩之所以能中,並不完全都是曾國藩突然悟瞭如何考試,而是運氣到了。

入翰林

大清朝全國讀書人有數百萬,進士每三年考一次,一次錄取三四百人,平均每年一百多位。根據史學家何炳棣的研究,清代進士是總人口的百萬分之零點四八。所以這科舉考試不光靠實力,還有一定的考試運氣,很多人才華橫溢、文章寫的很棒,但就是不能中舉中進士,為什麼呢?你讓主考官來說,他也很難說出個所以然,為什麼不錄取你這個優秀人才。後來的湘軍將軍左宗棠便是最好的例子,二十歲鄉試中舉,此後會試中屢試不第。相比較而言,曾國藩還是好運的。翰林身份的曾國藩猶如躍過龍門的鯉魚,輝煌的仕宦生涯拉開序幕,好戲開始上演。

清代最重翰林,有人曾言“有清一代宰輔,多由此選”“宰輔、大學士非翰林不與”。

翰林無論京遷還是外放,升官都比較快,而且非翰林出身,死後諡號中不能有“文”字。

翰林生涯

曾國藩在高中進士後衣錦還鄉在家休息了一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年底告別家人再上北京當官。次年春天參加散館考試,被授予翰林院檢討一職。別看翰林院檢討只是個從七品剛入流的小官,但因翰林院本身部門的特殊性,所以不能以品階高低評價他們的身份。翰林院的人沒什麼需要忙碌的事,很清閒,相當於中央高官和地方大員的候補隊員。翰林們也不以官員自稱,而是稱自己為學者。入了翰林,非常的自由,自主性很大,除非數年一次的考試,其餘時候隨便你幹什麼。

接連的成功讓曾國藩有些許飄飄然,臨進京城前,曾國藩向祖父求兩句囑咐,操勞了老曾家兩代人科舉的曾玉屏不識字,卻說出一句非常關鍵的一句話,直指曾國藩高中後的大缺點。

曾玉屏:爾的官是做不盡的,爾的才是好的……爾若不傲,更好全了。

你做官是有前途的,你是有才能,但你要是把自己身上那個“傲”的毛病改正了會更好。曾國藩聽從了祖父告誡嗎?沒有,不然他翰林在京不會虛度那麼多光陰。到北京不久,還沒傲起來,曾國藩先自卑了,第一個點是衣著打扮,第二個點是讀書多少,第三個點是精神面貌。集中了大清最傑出的讀書人的翰林院,大部分人都強於曾國藩,形成各方面的碾壓。曾國藩先是自卑了一段時間,後來逐漸放飛自我,在浪蕩生活中差點迷失自己做聖賢的人生大道。

曾聖人的三大毛病

家世和地域的雙重限制讓曾國藩見識狹窄、觀念鄙俗,但是到了京城進了翰林院,他逐漸改變過來。這些缺點是很容易受外力改變的,性格上的缺點就難太多了。我們這些普通人,性格上的一些缺點毛病跟隨我們的一生,改都改不過來,不僅僅難改的緣故,還是我們覺得這些缺點不算什麼的原因。

《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曾國藩很愛交朋友,這些朋友很多都給他帶來很多人生幫助。以朋友為鏡子,曾國藩見到自己三大毛病,不改正過來,說不上難存於世,也會給人生帶來極大的阻力,反正聖賢肯定是做不成。

第一大毛病:浮躁,靜不下心

曾國藩青年時期是個話多外向、交友甚廣、喜歡開玩笑、愛串門的人。當時的翰林比我們現在讀大學都輕鬆,每月初一、十五上兩天班,點個卯,其他時間自己安排,而且還有一筆不菲的俸祿拿。在翰林生活中,放飛自我的人佔絕大多數,曾國藩就在其中。

他在日記中寫道:留館後,本要用功,而日日玩愒,不覺過了四十餘天。前寫信去家,議接家眷。又發南中諸信。比作季仙九師壽文一首。餘皆怠忽,因循過日,故日日無可記錄。

翰林院工作的前四十天,除寫幾封家信和一篇文章外,什麼正事都沒做,每天就是串門聊天飲酒下棋。

那時候曾國藩日記中常記:無事出門,如此大風,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心浮不能讀書……自究所病只是好動不好靜。晏起,則一無所作,又虛度一日,浩嘆而已。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等話。

曾國藩還有一個不好的嗜好:愛去城南菜市口看殺人。隔三岔五約上朋友們一起去看殺人。

第二大毛病:傲慢,沒修養

傲慢是可以理解的,他的那些同學、同鄉、嘲笑他的人,科舉成就都沒有比他高。自我感覺了不起是正常的。當時曾國藩在北京最要好的兩個朋友,認為曾國藩身上最大的毛病就是傲慢。

陳源兗說他:無處不著怠慢之氣。友邵懿辰則說:慢,謂交友不能久而敬也。

再加上脾氣暴躁修養不夠,在北京頭幾年常和別人發生衝突,有時因意見不一致吵起來,罵了很多難聽的話,對方父母都給問候了一遍。

曾國藩日記:肆口謾罵,忿戾不顧,幾於忘身及親。

曾國藩事後非常後悔,覺得自己有辱斯文。

第三大毛病:虛偽

常常言不由衷地誇讚別人,這個毛病在年輕的時候嚴重到朋友都說他:謂對人能作幾副面孔也。明明別人詩寫的不怎麼樣,他還是昧著良心去誇獎,用盡自己的辭藻和詩詞修養。等人一走又後悔不已,反思自己剛才的言行,臉上有些發燙。

這三個毛病試問誰沒有過?只是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明顯有的隱藏。立志做聖賢的曾國藩哪能這樣“藏汙納垢”,他警醒自己一定要好好改正,遂在每日日記中反省每天的所作所為,不僅如此,還將日記給朋友們看,幫著監督自己,這個習慣伴隨他走過平太平天國、總督兩江、剿滅捻軍等等,最後到達人生盡頭。

那麼曾國藩將這三個毛病改過來了嗎?第一個第二個改正了,從他後來的行為態度即可看出,冷靜沉著話不多,講個笑話都是不苟言笑,讓李鴻章這些人好不自在,只能憋著。第三個毛病,恐怕多少還是有點,官場上混,哪能句句話由著自己本心來。可這些都無傷大雅,曾國藩無愧“大儒”之名號。

參考文獻:

《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傳》

《清史稿》

首發於今日頭條


今人說古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爭議極大的人物,肯定他的人說他是“完人”、“中興名臣”,否定他的人說他是“劊子手”、“曾剃頭”,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這次回答暫且不表,重點從他的“能力”方面做點分析,這就是“立功”和“立言”。

他的事功,主要是編練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興,當時的八旗兵和綠營兵根本就打不了仗,遇到太平軍幾乎是一潰千里。而此時正丁憂在家的曾國藩被起復為團建大臣,以堅韌不拔的精神,編練出一支能打硬仗的湘軍,逐漸成為抵禦太平軍的主力部隊,並最終攻入天京。

毫無疑問,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一流的軍事家,在與太平軍十來年的戰鬥中總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帶兵練兵用兵方法,後來蔡鍔編寫了《曾胡治兵語錄》,對後世影響深遠。和另一位明朝“三不朽”都做的很好的王陽明相比,曾國藩事功更勝一籌。

不過曾國藩用兵過於強調穩紮穩打,從不弄險,扎硬寨,打呆仗,把風險降到最低。過猶不及,本來不打無把握之仗是對的,但是戰機稍縱即逝,如果過於拘泥,也會浪費機會。為此,左宗棠、胡林翼等都曾急得直跺腳。

再說“立言”,曾國藩無疑是大儒,但是這方面再和王陽明比較的話,他就要落下風了,他離著王陽明這種心學大師還是有差距的。他的主要影響還是修身養性上,影響最大的是“家書”。



磨史作鏡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一大重要人物,其一生立功、立業、立人,可謂三功齊全,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大儒”可謂名副其實。

論功,曾國藩率湘淮軍敉平太平之亂;論業,曾國藩進士、翰林出身,官至直隸總督,位至大學士;論人,其培養提拔的幹才如李鴻章等等都是晚清重臣,受其影響的更是比比皆是。

古聖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布衣子弟,以讀書人的身份而至如此境界,可謂三百年之少有,罕能比肩。

當然,試圖以一篇短文評價曾國藩的一生功業、道德、文章顯然是做不到的,本回答擬從修身齊家即治家的角度來談談這一問題。

上世紀四十年代,上海《申報》連載了一篇奇文曰《保富法》,其中主要觀點是:

一、數十年來所見富人,後代全已衰落;

二、六十年來,文武大官世家都已衰落,後人不興;

三、惟有不肯發財的幾個大官,子孫尚能讀書上進;

四、官極大,發財機會極多而不肯發財,念念在救濟眾人的,子孫發達最昌盛,最長久。

為此,作者舉了曾文正公(曾國藩)的例子,說他“地位最高,權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時只有兩萬兩銀子;除鄉間老屋外,在省中未建一間房,也未買一畝地。

……他親手創立的兩淮鹽票,定價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張鹽票二百兩,後來賣到兩萬兩,每年利息就有三、四千兩;當時,只要有一張鹽票的,就可稱為富家了。而曾文正公特別諭令曾氏一家人不準承領;在他逝世後多年,後人也沒有一張鹽票。

……所以,為官者躬行廉潔,就是暗中為民造福;如果自己貪錢,那麼部下將領官吏,人人都想發財,老百姓就會受害不小了。總而言之,保富必須有智慧眼光,也要有遼遠的見識與宏大的心量。”

《保富法》的作者聶雲臺系舊上海首任商會會長,同時也是曾國藩的外孫。那麼,他是不是阿諛奉承、為自家長輩歌功頌德呢?當然不是。

因為說到近代完人及其家族傳承的話,放眼神州,這一兩百年來恐怕還沒有超過曾氏家族的。古語有云,“君子之澤,三世而斬”,那曾氏家族長興不衰的道理在哪裡呢?

曾國藩曾在寫給長子曾紀澤的信中說,“吾細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隻一代享用使盡,其子孫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

……商貿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故教造弟及兒輩,但願其為耕讀孝友之家,不願其為仕宦之家。”

對於子孫後代,曾國藩倒也算豁達,其表示:子孫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子孫若不肖,則多積一錢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勢必大玷家聲。

曾國藩治家,重在“克勤克儉”。他曾說,“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若其“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

為此,曾國藩立訓先立身,從自己做起,其為官三十餘年,從不沾染官宦習氣而堅守清貧樸素。

平日裡,曾國藩總以一葷為主,非客到則不增一葷,有時飯裡雜有帶殼之谷,他也要磕殼而食米,其儉如此。

至於其穿戴就更簡略,全部衣物總值三百兩銀子,一件青緞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

曾國藩律己甚嚴,對子女的要求也主要扣在“勤儉”二字。他曾教育子女,“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以習勞苦為第一要義”,“家事忌奢華,尚儉。”

同治三年,其夫人、媳婦、女兒來到江寧督署,署內“辦紡車七架,每日紡聲甚熱鬧。”堂堂督署後院而終日紡車之聲,貴為總督家屬卻須自紡棉紗,曾國藩治家之嚴,其家風之淳厚,由此可見。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曾氏家族卻是個個成才,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家庭教育必為至要。

曾國藩去世後,長子曾紀澤承蔭出仕,成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次子曾紀鴻一生不仕,專研數學,著有《對數詳解》等;長孫曾廣鈞中進士而長守翰林;曾孫、玄孫輩中如曾寶蓀、曾約農等成為著名專家學者。

近兩百年間,曾國藩及其兄弟家族綿延至今,有名望的人才如曾昭掄等高達二百餘人,如此長盛興旺之家,古今中外,實屬罕見。


坑爹史冊


曾國藩是晚清一位傑出的歷史人物,毛主席曾經也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其人 的影響力。

曾國藩出生在晚清的衰敗時期,曾國藩少年時期是個笨小孩。但他勤奮好學,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於在28歲他考中了進士,但也是名次靠後的那一種。 曾國藩中進士後,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再加上其交友不慎,曾國藩一度沉迷於花天酒地,不學無術的生活之中。其實曾國藩在京城的開銷是非常大的,生活非常拮据,有時候還要四處拆借。後來曾國藩幡然醒悟,嚴於律己,勤於修身,從一個普通的京官,連被重用提拔,一直做到了吏部侍郎,也就是今天的中央組部管人事的副部長,可謂步步高昇,光耀門楣。

曾國藩其實並不是不愛財,但他不貪財,因為需要錢的地方太多了。有一次皇上給了曾國藩一個好差事,就是去江西負責監考,這是一個撈銀子的好機會,可以收取一筆不菲的財富。可是命運又跟他開了個玩笑,還沒有到達江西,途中曾國藩收到一封家書,他的母親去世了,按那時古代的規矩,母親去世,官員要回家守孝三年。對於這件事,我在不同的書上看到過兩個版本。一個是比較廣泛流傳的版本,曾國藩得知消息後就草草交待了一下事情,就馬不停蹄的趕往湘潭丁憂。另一個前期因為他手裡十分拮据,在京城開銷非常大,甚至前期還借了親戚朋友很多錢。曾國藩收到這封家書後,他秘而不宣,一直趕到江西,收完錢後才回家丁憂,具體這種說法是否可靠,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答案。網友們,如果有答案的話可以評論探討一下。

曾國藩丁憂期間,太平天國起義,勢頭猛烈起來。但也正是太平天國的起義,拉開了曾國藩人生的新序幕,曾國藩接到皇上聖旨開始鄉民團練,抵抗太平天國運動,這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湘軍的開始。 後來,曾國藩就帶領湘軍開始和太平天國起義軍進行了多次戰鬥,期間有勝有負,甚至在打敗仗的時候,還發生過曾國藩人生中的兩次自殺未遂行為,細節就不說了。但最終曾國藩還是滅掉了太平天國,在最後的時候,曾國藩知道皇上會有認為他擁兵自重,功高蓋主,他主動裁撤自己的湘軍,最後得以善終。

曾國藩是近代一個非常傑出的人物,其思想後世廣為流傳,可身處亂世,能影響到的人已少之又少,他的出現只是減慢了清朝滅亡的腳步。 寫的不好還請海涵!!!


追記歷史


曾國藩一生為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充當封建禮教的衛道士,可謂忠心耿耿。

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在千萬人民的血泊中,建立起他的反動“功勳”,成為晚清所謂的“中興名臣”。

曾國藩對外一味投降妥協,因而他的一生是一部反動反人民的歷史。

曾國藩的某些政治軍事思想,他的吏治用人,治學修身,創辦洋務等方面,也有某些積極的,可取的因素,我們應予以客觀的評價。





ZSI看庭前花開花落


曾國藩晚清忠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大清帝國在後期能夠延續數十年,可以說沒有曾國藩是做不到這點的。曾國藩對於晚清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經濟,軍事,文化,政治等等各個方面來說影響都是巨大的,曾國藩的功勞不只是剿滅了太平天國,還有在他的倡導下中國建造了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校,印刷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的學生。毫不誇張的說是曾國藩開啟了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

雖然說現在曾國藩的評價褒貶都有,但是總體來說褒的還是比較多的,不過不得不說對於曾國藩的一些負面評價也是很多的。比如說在鎮壓太平天國強硬的政策,也有人給他叫曾剃頭,現在很多太平天國的粉絲對於曾國藩也是有很多的抨擊的。當然可能對於曾國藩負面評價最多的還是天津教案。當時天津教案的結果讓很多人都不滿意,處死為首殺人的8人,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派使團至法國道歉。這件事之後曾國藩也是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不管這件事的背後到底是怎麼樣的,其中我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弱國無外交,被人欺負。當時曾國藩這麼處理不管是迫於法國的壓力,還是真的是這樣的,總之來說如果當時清朝也是和法國英國一樣的強大,那麼這件事還會發生嗎?所以最關鍵的還是自己的弱小。

不管曾國藩在政治上的作為怎麼樣,但是隻要是想從政的人據說都是要讀曾國藩的,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做人要學杜月笙。曾氏家族被稱為中國最近兩百年時間裡最成功的家族。而這一切都是從曾國藩開始的。

曾國藩之後可以說整個大清的忠臣基本上都是以曾國藩為楷模,不管是湘軍還是後來的李鴻章的淮軍。之後的張之洞,袁世凱在訓練新軍的時候都是採用了曾國藩的治軍方法,甚至還有後來的革命黨黃興,蔡鍔等等都是對曾國藩推崇之至。

毛主席增加評價曾國藩那是相當的高: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中國歷史研究所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曾國藩並不是很聰明的人,甚至有點“笨”,可是他卻能把劣勢轉變為優勢,通過下“笨功夫”,不斷堅持,最終和時間做朋友,達到了很多人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笨拙”的學習

他沒讀懂一本書,就絕不看下一本。沒完成學習任務,絕不睡覺。因而,還鬧出這樣一個笑話。

13歲那年的晚上,曾國藩在書房裡背一篇300字的短文。時間過去了三四個小時,曾國藩還是背不下來。

這時,"樑上君子"從房樑上跳了下來,一字不漏的背出了文章。對曾國藩說:“我實在聽不下去了,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

可是,曾國藩依舊勤奮不改。雖然,他花了9年才考中秀才,可是他的基礎打得很紮實,為後來的厚積薄發奠定了基礎。

“笨拙”的打仗

曾國藩打仗也是用最“笨”的辦法。湘軍作戰以“結硬寨,打呆仗”而聞名。他不像諸葛亮,攻於三十六計。可正是他沒有套路的做法,讓太平軍無可奈何。

湘軍很少主動進攻,即使主動進攻,也是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

他們先修建一道又一道的壕溝,最後把這座城市活活困死。所以,他們打仗不是一天、兩天。有時候是往往是一年、兩年。士兵的主要任務是不斷挖壕溝,安慶,九江、天京城市等就是這樣打下來的。

雖然“兵不厭詐”,但是最高的境界就是無招勝有招。

接人待物,以誠為本

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說大話,不求虛名”,做事“情願人佔我的便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宜。”

不管別人如待他,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

左宗棠一生不服曾國藩,不管他如何挖苦打擊,曾國藩始終不還手。

李鴻章作為他的弟子,也常常使小心眼。曾國藩卻本著愛才的心理,依舊關愛不改。

他的人品,就是最好的通行證。

正是這種寧肯自己吃虧的“傻”,讓他美名遠播。他一生朋友極多,麾下謀士忠心耿耿,得道多助,“傻人有傻福”。

曾國藩正是憑藉他的“守拙”哲學,一次次突破自我。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小夥子,最後官至兩江總督,名垂千史。

“守拙”,就是懂得和時間做朋友。相信時間的力量,腳踏實地的努力,不走捷徑的人生,最後反而走得更遠!

本文由【訊飛快讀】小程序用戶創作分享,關注我的頭條號,可收聽更多優質文章~(作者:清芷兮兮)


訊飛快讀精選


我這個人比較喜歡看書,陸陸續續的看了很多書,最近這幾年,我看了幾本介紹曾國藩的書,比較深入的瞭解了曾國藩成長奮鬥的過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國藩家書的內容。曾國藩是一位能力非常突出的歷史人物,他的思想影響了很多人。曾國藩事業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離不開他善於識人用人的特殊能力。

同僚們都稱讚曾國藩,“尤善相士,其所識拔者,名臣名將,指不勝屈。”曾國藩用人的觀點是:“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

曾國藩相人有著獨特的招數。曾國藩在著述《冰鑑》中,將其相術口訣歸納為四十字: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眼斜鼻歪,鼻骨衝犯兩眉,則必存有邪念。如果一個人端莊厚道,必然慎言,此類人多忠實可靠。相反一些多言愛搬弄是非之人,則多不可靠。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李漁曾說:“察心之邪正,莫妙於觀眸子。”人的兩隻眼睛反映了一個人的。通常喜斜眼看人的人,多心術不正者;而一個人與人交談時眼神飄忽不定,躲躲閃閃,這是內心不忠實的潛意識所導致的。一個人有沒有功名,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曾國藩說要看人的氣概。有的人有氣場,帶動力強,帶著一種自然的威嚴感,讓人發自內心的敬仰。正氣凜然的人,帶著一種讓人懾服的氣概。有氣概的人胸懷寬廣,也敢於擔當。富貴看精神是講一個人能否善始善終,富貴吉祥,就在於他是否有精氣神。曾國藩認為胡林翼是湘軍第一苦命人,雖有非凡的英雄氣概,卻是一種苦相,經常神色黯然,即精氣神不足,所以不能夠長久,胡林翼最後也是英年早逝。曾國藩特別重視有條理,並把它作為用人最重要的四個方面之一。他經常講,古人說的聽言非常適用,即兩個人談話,能不能切中要害,條理清晰,把對方抓住,就能顯示出有沒有條理。

曾國藩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歷史人物,他是我學習的榜樣。希望大家也看看介紹曾國藩的書,是很有益處的。


詩詞中的陽光雨露


人人都在追逐成功,但成功永遠屬於哪個能夠應對時局的人。

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統治集團內部束手無策,只能寄希望於漢臣,曾國藩獨僻蹊徑,脫穎於八旗之外,獨創湘軍。

當時的滿朝文武或是想一朝制敵,或是悲觀絕望,曾國藩則冷靜地分析形勢,提出了:“爭奪武昌,控制長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慶,進而攻陷天京”的“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勢”策略”。

大多數人沒能成功無外乎這幾點:缺乏耐心,缺乏堅持的力量,缺乏鍥而不捨的精神。

曾國藩走通科舉道路,完全是將自己的“笨勁”發揮到了極致。

他的父親要求他看書,完全看懂一句再看下一句,完全讀懂一本書,再讀另一本。

曾國藩也謹遵父教,雖然沒有習得什麼讀書技巧,但卻用靠著不撞南牆不回頭,一條道走到黑的“笨法”走上了科舉取士的道路。他不懂什麼“技巧”,什麼“捷徑”,只知道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

因此,“笨”、“拙”看起雖慢,但卻走得踏實,因此看似慢悠悠實則大步向前。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不嫌繁瑣,不嫌麻煩。

曾國藩遇事,都要將正反兩方面反覆比對,以得出最有利於問題解決的方案。

曾國藩戎馬一生,經歷風險無數,但都能化險為夷,一天苦心孤詣的堅持分析敵我雙方形勢,充分考慮到每一個細小的因素有關。

人這一生,最可怕的是習慣,最能帶給人成功的是敢於露“拙”,要想獲得成功,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勤奮

對於一個對人生有企圖的人,必定是聞雞起舞的一生,每天讀書,時時讀書要成為我們心中的習慣。

二,不怕吃苦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學習的過程中,“勤”和“苦”總是密不可分的,“勤”主要在於多花時間在上面,“苦”則在於甘於寂寞,能夠忍受冷板凳的枯燥。先苦後甜,只有吃盡苦中苦,才能品得甜中甜。

三,要敢於守“拙”

曾國藩一生積苦力學,在這方面也頗有心得:他發現笨拙有笨拙的優點,因為少了智力上的壓力,因此時時虛心、事事虛。

他認為自己接收到的挫折教育使自己能夠臨危不亂,遇事堅強,百折不撓。

因為“笨”,因此遇到問題時能夠設身處地,費盡心機,從不想著投機取巧,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克服困難,不留死角。


歷史三日談


咸豐二年(1852年),“半個聖人”曾國藩逆了咸豐帝的聖諭。君臣這輪博弈間,曾國藩就以他超乎常人的心理戰術“完勝”咸豐。

做官要學曾國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曾國藩是一個最懂“反操控”君王的臣子。而從心理學角度上分析,曾國藩的“反操縱”,用的恰是“順意”。

咸豐二年的這場博弈中,曾國藩不僅通過巧妙的“順意”,達到了“反操縱”咸豐之目的,還為他未來的進退出處做了最好的盤算。

1852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剛抵達安徽太湖縣的曾國藩就收到噩耗:母親江氏離世了。曾國藩哀痛至極,立馬脫了官服披麻戴孝而歸。

依照清朝的古制,父母死,官吏均得在家守制三年後始得復官。此番,正思考進退的曾國藩正是這般打算。

但曾國藩守孝僅三月後,咸豐帝就派張亮基給他下了聖諭,咸豐在這則聖諭裡是這樣說的:

“前任丁憂侍郎曾國藩籍隸湘鄉,聞其在籍,其於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該撫傳旨,令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伊必盡力,不負委任。”

而咸豐帝之所以在曾國藩守孝期間讓他出山,歸根在於,此時的朝廷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了。太平天國的大軍已經由廣西進軍湖南,而偏偏此時:林則徐已死在了出征的路上,欽差大臣賽尚阿又委實不爭氣......

剛剛繼位的咸豐帝,面臨著這般窘境,連睡覺都開始不安生了。在一場大火吞噬皇宮的噩夢中,咸豐帝披衣連夜給曾國藩下了這道聖諭。

曾國藩接到這則聖諭後,卻並未立即動身,而是陷入了沉思。

弟弟曾國荃看哥哥曾國藩這副態度,立馬急了,在曾國荃眼裡,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朝廷讓曾國藩團練,那是說明清廷給了漢人兵權!這絕對是一個建功立業、走向權力巔峰的好機會,此舉無論成敗,曾國藩都必將留名青史!這樣的機會不立馬領旨謝恩,還坐在那發愣,真真愚不可及!

“大哥!為何不奉召?此是良機啊!”坐不住的曾國荃直接質問道。

曾國藩抬眼看了看弟弟,起身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肩膀道:“此事勿要再提了,我已寫奏摺奏請皇上允我守滿三年孝”。

曾國荃聽完一臉惶恐:“大哥,你這不僅是痛失良機,還是抗旨不遵啊!”

曾國荃抓破腦袋瓜也想不明白大哥此舉的用意,在曾國荃看來,曾國藩的抗旨不遵實是“愚不可及”。實際上,曾國藩此舉也確實夠“愚”。

清朝雖然重孝,但凡事都有例外。守孝再怎樣也只能算家事,在國事和家事碰撞時,為家事舍國事,在帝王面前豈能說得過去?一不小心觸怒天威,還有掉腦袋的風險。

站在常人角度而言,“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國事要遠遠高於家事,這是稚童都懂的道理。如真因家事輕國事,勢必將淪為天下笑柄。

左右看,橫豎看,上下看,前後看,曾國藩這一舉動,都愚蠢至極。

但細想之下,曾國藩此舉,卻恰是“若愚的大智”!

很顯然,曾國藩“抗旨”並非真“抗旨”,而是要以此達成某種目的。而這招險棋,曾國藩之所以敢下,是因為,曾國藩的這一“逆”,恰是“順”咸豐的逆。“順著逆”,如果用得好,往往能收到比“順”更好的效果,曾國藩此之“順逆”恰是如此。

咸豐帝本並不聰慧,他之所以能奪得皇位,全靠一個字“孝”。

《清史稿》中記載,按排行咸豐是老四,論才智比不上六王爺奕訢(欣)。

咸豐在於六王爺奪嫡的過程中,一直處於劣勢,原因很簡單:人六王爺太聰慧機智果敢討人喜歡了,但咸豐帝偏偏在最後時刻扳倒六王爺奪得了皇位。為什麼呢,請看分明!

咸豐父親道光帝病倒後,將咸豐和六王爺叫到床前,做最後的考察。

道光此番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本是想考核一下兩個孩子的才學。

病榻之前,老六對答如流,盡顯其才之卓絕。輪到咸豐時,他卻只哭,不停地哭,一句也不答。道光見兒子如此,竟也落下淚來。於是,皇位就這樣落到了咸豐的手中。

所以,咸豐最後奪嫡成功,全靠一個字“孝”!

以“孝”上位的咸豐,對天下的孝子都有一種莫名的惺惺相惜。

“我要守孝道,因為皇帝以孝治天下,想必皇帝不會為難我”。

這句,就是曾國藩抗旨時的內心獨白,這也是曾國藩拿捏的尺度。“孝”這套,必是咸豐最吃的一套,用他吃的這套來“逆”他,他非但不會龍顏怒,而且還會暗暗在心底對曾國藩有更大的好感。

果然,曾國藩抗旨不遵後,咸豐帝並未震怒,只是給他下了通牒:玩兒也得玩兒,不玩兒也得玩兒。

這一次,曾國藩“面露難色”地“領旨謝恩”了。接旨後,不日,曾國藩就起身就開始籌備團練之事了。畢竟下一步該怎麼走,在等聖旨的時候,心理就已經想好了……

此番領旨謝恩對於曾國藩而言,已有了不一樣的意味。在這輪看似“無意義”的“抗旨”中,曾國藩成功為將來做了“大計”!

任何的機會都裹挾著“危機”,曾國藩的這一次機遇,也是如此。如若此番兵敗,那好說,是人皇帝逼著去的,要追責,也是順帶打了皇帝臉。而如若此番成功,曾國藩蕩平了太平天國,那他必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意味著,他將可能“功高震主”。

“無論成敗都得明哲保身”,對,這就是曾國藩終其一生都在努力要達成的目的。

實際上,曾國藩的“逆”皇帝,就是為他今後的明哲保身作的盤算。

在經過一輪“抗旨不遵”後,即便有功高震主的一天,曾國藩的境遇也會與其他人不一樣。

因為,這意味著,任何時候,曾國藩都有一條比常人更寬的退路。

有了這出“因孝逆旨”,任何時候,咸豐帝想起曾國藩都會深覺:這個明目張膽抗旨的曾國藩,

必定沒太把功名利祿放在眼裡。於是,自然對曾國藩不會猜疑。這種信任的種子,一旦發芽長成大樹,就將是曾國藩一生的保護傘。

再者,有過這出後,若曾國藩思隱退,想明哲保身,任何時候都可以對君王說:“昔日抗旨守孝未成,今一直深覺愧對母親,故奏請為母補守未盡之孝,請成全之!”

如此,豈不是退路一條?

從這最初的一出“抗旨”,曾國藩的過人智慧便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了。而他之所以能在最後全身而退,也恰得益於他的善於“逆操縱”君王。縱觀曾國藩一生,他用此法成功實現反操縱的事例,數不勝數。

今人,若能靈活運用曾國藩的“反操縱”心理術,任何時候,與領導相處都將能巧妙地於無聲處把控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