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寂寞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文 | 烟雨客


自从盛唐诗人王之涣登过鹳雀楼之后,很多人也慕名登临。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妇孺皆知的名作,的确给人阔大的想象,宇宙无穷,依然凭借胸怀可以概览之。据说,该首诗歌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一书中,排名高居第四位。

烟雨夜读 | 寂寞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晚唐诗人耿湋也写过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 耿湋

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

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

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

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

这时的大唐,也不复往日繁盛景象了,高楼渐渐低,为客常倾杯……人生的种种不得意,也让人觉得辜负了华年。


烟雨夜读 | 寂寞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耿湋 [唐],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763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十才子中,与耿湋交游最多的是卢纶、李端、钱起、司空曙,夏侯审等,此外还同诗人严维、秦系、畅当等有交往。


秋日

唐 耿湋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夕阳斜照,照在深深的闾巷,在我忧伤之时,有谁可与共语?古道何其荒凉,行人更是稀少,秋风吹动禾黍,心底的怅惘绵绵无尽……

诗人看到,曾经繁荣鼎盛的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山河寥落,一片破败。萧条凄凉的景象,不免触动内心,耿湋感慨万千,说不尽的哀愁,尽入笔端。

尽管对他的生平事迹,多已不可确考,但毫无疑问,耿湋在当时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今有《耿湋集》2卷传世。


烟雨夜读 | 寂寞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我们常常思考自己走过的弯路,希望后人可以避免,可实际上,却是不能避免的。就如有人说过:有个家长站在十字路口等着自己的孩子,对其说,这条路你千万不要走,这是我曾经走过的路,它让我吃尽了苦头,这是条错误的路,我不希望你重蹈我的覆辙。然而,不管家长怎么苦口婆心,生拉硬拽,孩子并没有听,依然照自己的主意去走。孩子如期的在那条路上吃尽了苦头,不知不觉长大了。其又在十字路口重复的做着教导自己孩子的事。

世事不断重复,人生亦然。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不能对抗这种重复的力量。就如某年秋夜,诗人耿湋的沉思。

秋夜

唐 耿湋

高秋夜分后,远客雁来时。

寂寞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烟雨夜读 | 寂寞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秋夜独坐,雁过有声。诗人独自一人,寂寞掩了重门,有所思,却无人问。至于他思虑何事,当时都无人可诉,如今又有谁会去追问呢?

雨中留别

唐 耿湋

东西无定客,风雨未休时。

悯默此中别,飘零何处期。

青山违旧隐,白发入新诗。

岁岁迷津路,生涯渐可悲。

留别之时,感慨岁岁迷津,生涯可悲。

雪后宿王纯池州草堂

唐 耿湋

宿君湖上宅,琴韵静参差。

夜雪入秋浦,孤城连贵池。

流年看共老,衔酒发中悲。

良会应难再,晨鸡自有期。

雪后夜宿,流年渐老,酒入愁肠。这一夜的欢会,恐怕难再有了,很快就是东方欲晓。


烟雨夜读 | 寂寞重门掩,无人问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