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夜探胶州物流:每天300吨蔬果从地里奔向青岛人餐桌

1.15元/斤的大白菜,1.98元/斤的胡萝卜,1.18元/斤的青萝卜,1.98元/斤的白萝卜,2.58元/斤的大莴苣,2.99元/斤的芹菜,5.98元/斤的大油菜,1.99元/斤的土豆,1.98元/斤的圆葱……这是1月28日,早报记者探访青岛多家超市生鲜货架采集到的数据,菜价实惠亲民的同时,蔬菜、水果、粮食、肉蛋等民生生鲜食品供应量充足。

点击观看视频

当下正值春节假期叠加疫情的特殊时期,青岛蔬菜、水果等供应充足,物价稳定,背后究竟蕴藏了怎样的奥秘?1月28日晚,早报记者一行夜探利群胶州物流中心,揭开每天300吨蔬果从田间地头奔向超市货架的全流程。

夜探胶州物流:每天300吨蔬果从地里奔向青岛人餐桌

晚6点 车队开工率90%

1月28日晚6时,记者一行抵达胶州市,在高速路口经过体温检测合格后被放行,继续行驶大约十几分钟到达位于三里河街道的利群胶州物流中心。这里是利群集团旗下七座大型物流中心之一,是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时唯一的食品总供应商,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夜探胶州物流:每天300吨蔬果从地里奔向青岛人餐桌

记者在香港西路大门前停留了5分钟,共有3辆大货车陆续开进物流园。“这些车都是从各个蔬菜基地返回的,里面满载了各种新鲜的蔬菜。”利群集团物流总监、生鲜运营部总经理卢翠荣站在大门口,指着入园的大货车介绍,这座物流中心自有货车140余辆,往年正月初四才开始运输,而且开工率只有30%-40%。但今年为了保证生鲜供应,物流中心正月初二就提前开工,目前车队开工率已经达到90%。自今年正月初三开始,每天近300吨蔬果,经由这些物流车,运向全省50家大型商超门店、十几家利群旗下大酒店以及便利店、社区生鲜店,还有诸如青岛大学等校企的外销客户。

下午2点至晚12点 95%的蔬菜自采

卢翠荣说,物流是份苦差事。对大多数行业来说,一天的起点是早晨七八点,但对物流业来说,一个闭环的开始是下午2点。“下午2点系统截单,我们把各门店的需求汇总,然后分头让供应商就二三百种生鲜商品报价,下午3点半前要比对、核实完价格。”卢翠荣告诉记者,最近不仅要比对价格,由于春节假期等缘故,大白菜等需要加工的特殊蔬菜品种供应量偏低,而需求量又爆棚,采购员四处寻找、协调货源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争取下午6点前顺利完成订货。

夜探胶州物流:每天300吨蔬果从地里奔向青岛人餐桌

同时在下午2点之后这段时间,前一天订的生鲜货品开始陆续抵达物流园。“我们合作的蔬菜基地有100多家,所以利群的蔬菜95%属于源头自采。”卢翠荣说,到货时间一般从下午2点到夜里十一二点,1月28日蔬菜水果的到货量应该接近300吨,而去年同期仅30吨。

下午2点至晚12以后 站10小时验货百余箱

到货后,是卸货、分拣流程。晚上7时许,记者来到物流园内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这里有个90米*45米的大仓库,此时二分之一的面积堆满了各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看这量,绝对保证供应;看这刺黄瓜,多新鲜,上面的刺都扎手。”说这话时,青岛福兴祥物流的副总何正光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他指着前方10个卸货平台说,每天下午到货的生鲜多是易储存的根茎类,再之后是西红柿、黄瓜类,而叶类菜则要靠到晚上10点以后才会陆续来货。为了保证新鲜,让蔬菜水果最快速度地运到销售端,物流中心选择晚上完成验货并分拣货物,这样就能保证货物凌晨被运送出去。

夜探胶州物流:每天300吨蔬果从地里奔向青岛人餐桌

怀孕7个半月的王振雪此刻正站在一箱生姜面前验货,只见她拾出周转箱里的每一块生姜,把个头特别小的、特别大的、磨损严重的、有残次的摆放在箱边,并用手机拍照留存。王振雪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她只休了两天,初二就赶回来上班,因为到货量太大,每天需要抽检100多箱蔬果,从下午2点到晚上12点多,要站立近10个小时。

下午2点至凌晨2点 随机取样批批抽检

尽管到货量大,但食品安全仍是第一位的。晚上8时许,检验科的刘洋又来到楼下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取样,他打开一箱油麦菜,掀起上面两层,拿出了中间两棵。“要随机抽取,不能从表面拿,这样可以防止供货方‘捣鬼’。”刘洋一边解释着,一边将两棵油麦菜放进不同的袋子里带回实验室。

夜探胶州物流:每天300吨蔬果从地里奔向青岛人餐桌

记者在实验室看到,各种蔬菜的培养液摆满实验桌,对面一台自动检测仪也在运转着。“从下午2点到现在,一直在采样、检测中,估计今晚还得忙到凌晨2点以后。”刘洋说,进入物流中心的所有蔬菜都必须在装车前经过农残等检测,合格的产品才有资格上架。

晚上9时至凌晨5时 人均搬运货物40多吨

晚上9时许,装卸货平台,已经有部分车辆开始装货,叉车将成箱的蔬菜运送到货车厢口,三人一组的搬运工人将货物搬进车厢,并归类摆放整齐。

夜探胶州物流:每天300吨蔬果从地里奔向青岛人餐桌

陈世禄坚守在搬运岗位超过8年,此时,他正忙着给发往崂山金鼎的货车装货。“这辆车得装七八吨蔬菜水果,实际上金鼎店要货10吨,一会儿还得再装一辆小车。”40岁的陈世禄说,这里有11名搬运工人,一天到货近300吨,一卸一装,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量要40多吨,从早晨7点多到次日凌晨5点多,几乎是满负荷运转。

据了解,晚上9点多,只是装车高峰期的开始,一般下半夜一两点达到最高峰,也是物流园里最繁忙最热闹的时刻。

最后一公里

凌晨2点多,第一辆满载近10吨货物的货车正式出发。由于从胶州到威海需要4个多小时的车程,所以发往威海门店的货车总是第一个出发。“这辆车大部分都是蔬菜,少量水果。”货车司机王新凯年近50岁,他对这样黑白颠倒的日子已经习惯,王新凯告诉记者,春节一共休了不到两天,虽然觉得辛苦,但也理解,“老百姓总要吃喝拉撒过日子,蔬菜不能断,尤其现在这个节骨眼儿。”说完,王新凯一脚油门开出大门口,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凌晨4点,运往青岛各市区的车辆陆续出发,早晨6点半以前,从胶州物流中心发出的60辆生鲜配送车将全部抵达各门店,新鲜、充足的蔬菜、水果会被摆放上柜,供市民挑选。

对物流人而言,他们的一天并没有结束,当货车返回物流中心后,整理周转筐、去蔬菜基地取货等工作还在等着他们,而下午2点,新的一天又正式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