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家長日常引導很重要,別讓孩子變成“真自私”

平時孩子在玩玩具或者吃東西的時候,家長總是想著讓孩子學會分享,於是就會把孩子的玩具或者手邊的零食拿過來給他的弟弟妹妹,或者是其他的小朋友,總會說你還有很多分給其他的小朋友一點怎麼了,你的玩具讓弟弟妹妹玩一下,你是姐姐,這樣的話是不是聽著非常耳熟?在很多的二胎家庭中,這樣的場景是非常常見的,實際上,如果家長這樣操作的話,很有可能並不能夠真正的讓孩子學會分享,反而會讓孩子多了更多的牴觸情緒。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家長日常引導很重要,別讓孩子變成“真自私”


其實作為家長,應該首先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在三四歲甚至是五六歲的時候,對於自己的東西都是相當愛護的,換一句話說就是本身就是有點自私的孩子,有一些分享行為,大多數都是家庭教育而成的,其實我們並不能夠完全從一件事情上就能夠讓孩子學會分享的,而應該在日常的教育當中積極的進行引導,怎麼樣對孩子影響分享的行為呢,實際上不如試試下面小編所介紹的方法吧!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家長日常引導很重要,別讓孩子變成“真自私”


家長可以在孩子平時在吃東西的時候,問孩子能不能夠分給我一塊,這時候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講客氣,孩子答應了之後就把東西接過來,直接當著孩子的面吃掉,如果孩子拒絕的話,那麼也不要用一些言語來刺激孩子,我們只需要在下一次買東西的時候帶著孩子,拒絕給孩子買東西,這樣孩子有了一種切身的感受,對於分享食物或者是玩具就能夠改善很多。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家長日常引導很重要,別讓孩子變成“真自私”


就像我們平時總說言傳身教,實際上應該就是家長的所作所為,對於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總能夠學到的,就像咱們上面所說的,孩子如果真正分給家長東西的時候,這時候家長第一反應就應該接過來,而不應該是像平時一樣,我跟你鬧著玩呢,並不是真的要吃你的東西,當家長這樣出爾反爾,一方面孩子不會真的把這件事情當真,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會甲客氣,並不是真心實意的讓家長吃,所以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相當深遠的。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家長日常引導很重要,別讓孩子變成“真自私”

對於孩子分享和自私,你又是怎麼樣來進行分辨的呢?其實每個人心裡面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請把你帶娃的小妙招或者是育兒的心得,有什麼意見或者是建議寫在下面的評論區裡,小編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