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如何

2008年,汶川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地震,無數生命葬身於瓦礫之中,無數家庭妻離子散,天人永訣。這一消息傳開之後,全世界人民為之悲慟,國內外人民紛紛解囊相助。遠在廣州的一處捐助站,來到了一位特殊的捐助者。

那是一名年輕的小夥子,他雙腿殘疾,只能以雙臂行走的殘疾人;他衣衫襤褸,是個以乞討為生的乞丐。當他捐款完畢,在場的工作人員經過詢問,得知他的名字叫龔忠誠。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如何

幼年患小兒麻痺,因延誤治療,導致終身殘疾。

龔忠誠的原籍是河南農村。在他剛滿一週歲的時候,突然發起了高燒。父親趕忙帶他去看醫生,醫生認為只是普通的感冒,並未在意,給他開了些藥,讓他回去吃。然而,接下來幾天,龔忠誠依然高燒不退,不僅如此,父親還發現龔忠誠出現了站立不穩的情況。

父親意識到情況不妙,趕忙將兒子送進了醫院,醫生經過檢查,告訴了父親一個殘酷消息:龔忠誠得的是小兒麻痺,如果發病之初便送來治療,完全可以治療,但是現在,已經延誤了治療時機,治癒的可能性不大。

聽到這消息後,父親驚詫萬分,後悔自己一時疏忽。然而,事已至此,也無法可想,只能拜託醫生全力治療。可是,正如醫生所說,最佳的治療時機已過,雖然醫生們進行了治療,龔忠誠還是變成了殘疾。

因為身體殘疾,到了上學年齡,龔忠誠無法上學,只能獨自一人待在家裡。有時候,他看著同齡的孩子揹著書包從自家門前路過,心底便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落寞。他不止一次試著用雙腿站起來,希望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走路,然而每一次,他都會重重地摔倒在地。父親看在眼裡,也只有搖頭嘆息而已。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如何

乞討為生,有風雨也有關愛。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在農閒時節進入城市打工。龔忠誠的父親也想去,只是妻子早喪,兒子殘疾,女兒年幼,都需要他來照顧。後來,耐不住朋友的再三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如何

勸說,父親還是決定要去城裡打工。他將年幼的女兒交給親戚照顧,自己帶著兒子龔忠誠來到廣州。他們在偏僻的城中村租下了一間狹小的房間。父親每天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收廢品,龔忠誠因為殘疾的關係,只能獨自一人待在家裡。日子一天天過去,龔忠誠感覺自己如同置身牢籠一般,他渴望出去,渴望像正常人一樣看看外面的世界。

終於有一天,龔忠誠再也無法忍受內心的孤獨與焦慮,他坐在地上,以臀著地,以手行走,離開了狹窄的小屋,來到了外面的街上。街上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龔忠誠看著那些匆匆經過的行人,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突然,有個人往他面前的地上丟了十塊錢。龔忠誠以為是誰掉的,忙撿起來想要還給對方,而那人已經消失了在人群中。

龔忠誠恍然醒悟,對方將他當成乞討的乞丐了,這是施捨給他的。意識到這一點,龔忠誠靈光一閃:雖然我雙腿殘疾,什麼工作都做不了,但乞討還是可以的。而且,在這個繁華的都市,乞討為生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行業。等父親回來之後,龔忠誠便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父親猶豫之後,還是答應了。

從那之後,父親每天先把龔忠誠送到乞討地點,然後再去收廢品。乞討的地點大多是行人密集的路口、廣場等地。此時,龔忠誠的殘疾反而成了他的優勢,路過的行人看到他的慘狀,都會情不自禁地解難相助。如此以來,龔忠誠每天都能有不菲的收入。

然而,與他同在一個區域的乞丐卻十分不滿,認為龔忠誠搶走了他們的收入。因此,龔忠誠經常會遭到乞丐的排擠,不僅對他白眼相加,有時還會將他趕走。甚至有幾次,乞丐們不僅將他趕走,還把他乞討得來的錢全部搶了去。

但是,世上也有不少好心人。有一次,龔忠誠乘公交回家,因為殘疾的關係,上車十分困難。乘車的人見狀,便齊心協力將他抬上了公交車,到了車上之後,乘客立刻讓出座位讓龔忠誠坐。

在龔忠誠經常去乞討的廣場上,有家商場的工作人員每當看到龔忠誠來了,都會給他端來一杯水,冬天是開水,夏天是涼水,每天如此。

對於這些善意,龔忠誠始終牢記在心裡。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如何

聞噩耗,慷慨解囊。

汶川地震的消息傳來,龔忠誠心痛不已。只是自己遠在千里之外,又是一個殘疾人,根本無能為力。在他乞討的時候,偶然得知,在廣州的華樂街上設立捐款處,任何想要幫助汶川的人,都可以前往捐款。得知這個消息後,龔忠誠立刻趕了過去。

現場的工作人員得知龔忠誠是來捐款的時候,十分的驚訝,都被他無私的行為所感動。因為龔忠誠無法直立,夠不到捐款箱,所以工作人員便將捐款箱拆下來,放在地上,讓龔忠誠親手把錢放進去。

龔忠誠先把自己乞討得來的錢放了進去,隨後,又把父親留給自己的飯錢放了進去。之後接連幾天,龔忠誠每天都回來捐款。前前後後總共來了四天,共捐了185元。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185元也許微不足道,但對於家境困難,以乞討為生的龔忠誠來說,卻是一筆不菲的數目。

父親晚上回家,龔忠誠將捐款的事告訴了父親。父親並沒有責備龔忠誠,只是說:“捐就捐了吧。”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如何

人間有愛,善有善報。

捐款之後,龔忠誠和父親繼續平淡的生活。然而,汶川人民沒有忘記他,世上的好心人沒有忘記他。在汶川的救援事業暫時告一段落之後,中國好人網和華南師範大學的志願者們,便開始尋找龔忠誠。他們打著橫幅:“令人尊敬的好乞丐,您在哪裡”在廣州市四處尋找龔忠誠,終於,他們在廣州火車站,找到了正在乞討的龔忠誠。

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位捐款185元的小乞丐,如今過得如何

報紙、媒體將龔忠誠捐款的事蹟報道了出來,人們得知之後,都被龔忠誠的無私行為感動,紛紛解囊,幫助他們父子擺脫困境。

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龔忠誠終於不必再以乞討為生。如今,他在廣州開了一家涼茶店,和父親一同經營。同時,龔忠誠還加入了殘疾人聯合會,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龔忠誠的一生命運多舛,經歷了人間風雨,見識了世態炎涼,但與生俱來的赤子之心卻從未改變。當世人受難時,他以赤子之心相報,而世人必以尊重與愛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