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1年1億人把海底撈“吃”上市,張勇夫婦身價暴增至570億元

創業24年,今日海底撈成為繼呷哺呷哺和頤海國際赴港上市後,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內地火鍋企業。

投資界9月26日消息,今日海底撈(06862.HK)正式登陸港股,開盤報18.80港元,較發行價上漲5.62%。截至發稿,每股19.52港元,總市值1034.56億港元。

有報道稱,海底撈的暗盤市場在9月24日已開始交易。資料顯示,海底撈在輝立暗盤最高曾見19.5港元,最終收於19.26港元,較招股價漲8.2%。以海底撈認購者每手1000股計算,如果不算手續費,投資者每手已賺約1460港元。

據海底撈本月更新的招股書中顯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73.43億元,比上年同期的47.56億元增長54.4%。實現淨利潤6.47億元,同比增長17%。

1年1亿人把海底捞“吃”上市,张勇夫妇身价暴增至570亿元

年入百億,張勇夫婦持股62.7%

如今,海底撈已經在國內主要中式餐飲品牌中排名第一,以翻檯率、年度收入和年度客流量計算,排名國內五大餐飲品牌之首。2017年客流量超過1.03億人次,在中國內地,每家門店每天平均有近1500人次造訪。

據9月3日海底撈更新的招股書顯示,截止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海底撈擁有的餐廳數量達362家,包括中國內地26省331家和31家位於香港、臺灣及海外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餐廳。

從營收情況來看,2017年海底撈營收總額是106.37億,日單店1500人就餐,是中國國內首家營收超百億的餐飲企業。

其收入由2015年的57.57億元增至2016年的78.08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億元;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0.5%。

淨利潤增速為營業收入增速的兩倍,可以看出海底撈仍在快速發展階段。

毛利率方面,2015年-2017年海底撈中國內地門店的經營毛利率分別為20.4%、25.5%、21.3%。招股書顯示,海底撈在一二三線及以下城市都有鋪設餐廳網絡,其中二線城市成為海底撈的助力。

2017年海底撈現有餐廳的整體翻檯率為每天5.1次,高於中國主要中餐品牌。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4次和4.5次;2017年內地餐廳的人均消費為97.7元,而2015和2016年分別為91.8元和94.5元。

雖然海底撈發生過數次食品安全事故,但並未太影響食客去就餐。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平均每位顧客在海底撈消費94.6元,而且98.2%的人願意再次就餐,六成顧客每月去一次,中國內地的每家餐廳平均每天有1478人次造訪。

海底撈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餐廳經營,報告期內該業務的收入分別為56.53億元、76.35億元和103.39億元,佔營收比例均超過了97%,外賣業務收入分別為0.74億元、1.46億元和2.18億元,銷售調味料及食材的收入分別為0.3億元、0.25億元和0.3億元。

據悉,海底撈此次上市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國內外門店擴張與新技術研發。

其中,公司擬將募集資金60%用於門店擴張,計劃在北京、上海、西安等一、二線城市增加餐廳密度,鞏固市場地位,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制定增長策略,擴大對臨近地區覆蓋範圍,並增加餐廳在國外華人聚集區的覆蓋密度,推進餐廳本土化。

20%資金用於開發及實施新技術,如智能廚房技術、虛擬現實、沉浸式就餐技術、定製化口味技術等,持續提升食品安全與用戶就餐體驗;15%的資金將用於還銀行貸款,剩餘5%是管理資金和企業一般用途。

還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從海底撈分拆出來的獨立子公司頤海國際早於2016年7月1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

4張桌子起家到中國餐飲界頭把交椅

張勇18歲進拖拉機工廠,成了一名電焊工人。幹了6年,覺得無趣,便在街邊擺了4張桌子,賣起了麻辣燙。

1994年3月,張勇夫婦和同學施永宏李海燕夫婦四人創辦海底撈。當時張勇連炒料都不會,左手拿書、右手炒料,邊炒邊學。

由於四人都沒有經營餐飲業的經驗,一開始都是憑自覺性摸索著幹。後來,張勇認為一家店必須有一個人當主心骨,負責統籌管理火鍋店的運營,其他人協調分工。當然,掌權者是他自己。

相對於其他餐飲,火鍋間品質差別不大,因此服務特別容易成為競爭中的差異性手段。張勇漸漸發現,味道不是最好,但優質的服務能夠彌補味道上的不足。幫客人帶孩子、拎包、擦鞋……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都二話不說去做。很快,海底撈在簡陽已經是家喻戶曉。

事業越來越好,張勇的地位也越來越牢固。2007年,張勇讓自己的妻子舒萍和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先後離開海底撈。施永宏離開的同時,張勇以原始出資額的價格從施永宏夫妻手中購買了18%的股權,張勇與舒萍夫妻擁有了海底撈68%的股份。

管理上,海底撈採用“師徒制”。每一位員工在加入時都會分配一位師傅,師傅會為新加入的徒弟提供一週的入職培訓,並在其職業生涯中定期給予指導與支持。餐廳一般員工由店長評審和提拔,員工有明確晉升通道,可在約四年晉升為店長。店長不僅可以對本店享有業績提成,還能在其徒弟,徒孫管理的門店中獲得更高比例業績提成。

服務方面,為長髮女士送上橡皮筋、手機被裝進手機套、小菜免費贈送、熱毛巾每隔15分鐘被主動奉上、飯後服務員送上薄荷糖……正是這一站式貼心服務”,使得海底撈成了越來越多食客的選擇。

2011年初,北大教授黃鐵鷹的著作《海底撈你學不會》熱賣,進一步令海底撈成為現象級品牌,在黃鐵鷹看來,張勇創造了一種“家庭的氛圍”,尊重員工把員工當家人。

但高速擴張背後,海底撈也暗藏危機。海底撈在招股書中提到,由於快速擴張,風險主要涉及運營層面,尤其在食品安全及質量一致性、餐廳店長人才庫、供應鏈管理方面。

大規模擴張的同時,也帶來了鉅額流動負債。招股書顯示,海底撈2015年~2017年三年流動負債淨額分別為6040萬元、3.86億元和11.56億元,到2018年第一季度,這個數字已經擴大到14.42億元。

但火鍋是餐飲業眾多品類裡,最容易實現標準化的品類。近幾年,海底撈競爭者也越來越多。據沙利文的報告,火鍋店是中式餐飲市場集中度最高的種類,其中又以川式火鍋所佔比例最大。

海底撈之外的產業帝國

2004年,張勇把海底撈開到北京。2014年也是海底撈擴張最迅速的時期,一口氣開了17家門店。從一家小麻辣燙店起家,如今成為行業標杆。

今年年初,海底撈董事長助理葉鵬曾對媒體回應:“我們一直有IPO的打算,在等合適的時機。”其實,從自2011年起,關於海底撈籌備上市的消息就層出不窮。直到2016年,頤海國際在港交所上市。

頤海為海底撈獨家底料供應商,截至2016年12月公佈的信息,海底撈董事長張勇為頤海國際第一大股東,持股35.59%,而頤海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均來自海底撈。頤海的上市也被視為是海底撈曲線登陸資本市場。

頤海國際分拆上市,也是因為餐飲行業整體上市難度較大。在在勞資關係、稅務監管方面,都存在諸多難題。此外,將內部服務能力對外輸出,有利於擴大市場影響力,提高品牌認可度。

2017財年,頤海國際收入為16.46億元,同比增長51.3%,其中來自關海底撈的收入就有9.15億元,同比增長51.2%。海底撈貢獻了頤海國際55.6%的營收。

事實上,海底撈也不是簡單的火鍋店。

張勇旗下資產橫跨餐飲、娛樂、教育、投資,並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海底撈集團的帝國版圖包括頤海國際、新三板公司優鼎優、新三板視頻安防公司萬佳安、供應鏈蜀海微海餐飲管理培訓公司、蜀韻東方裝修公司等。

2016年12月,用友集團與海底撈集團發起成立紅火臺餐飲雲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做餐飲企業信息化與互聯網餐飲服務,張勇擔任董事長。

為了更好從事投資,海底撈2012年成立了海悅投資。據天眼查顯示,海悅投資截止目前對外投資10筆。投資項目有辣媽幫、韓都衣舍、虎撲等等。

此外,張勇、舒萍持股68%的靜遠投資持有簡陽市天一商貿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後者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成都海途教育在2016年11月註冊成立,舒萍為董事,業務範圍包括“出國留學中介服務,中小學的語文、數學、外語、美術、鋼琴、舞蹈的課外輔導等。

張勇還是雲鋒股權投資中心、海景林羲域投資中心的間接出資人之一,這些公司的關聯方有騰訊商業、巨人網絡、科大訊飛、虞鋒等公司,海底撈還作為股東出現在和邦股份的招股書上。

結語

一個電焊工人用4張桌子,創造了餐飲界的神話,海底撈的體驗和服務也一直是大公司學習的對象。如今成功上市,張勇夫婦身價增至570億元,那海底撈成功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張勇曾表示,海底撈沒有秘密:“我們的管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員工都很簡單,年紀輕、家裡窮,都是受教育不多的農民工。只要我們把他們當人對待,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