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今天市井財經兩位老編輯向你們推薦影響他們思維方式的幾本書。讀完這幾本書不輕鬆,但是能讓你更好地認識世界。

■文|老田 老野

《摩根財團》:金錢史散發濃濃的金錢味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羅恩·切爾諾著

如果說一本書讀懂美國經濟,那我就選這本。當年作者羅恩·徹諾只是小小研究機構的助理,整天文牘往來,知道突然一天,很久的夢想再次襲擊了他的大腦,寫本美國經濟史,為什麼不能以摩根為主角呢!最終,本書或普利策獎,在我看來遠超過之後他“發達”後的作品。

這就是一部150年美國乃至西歐的金錢史,穿越過歷次華爾街與倫敦的金融恐慌與井噴。特別有印象的是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時,那個平常都不捨得僱專用馬車的老摩根向政府大肆推銷各種槍支彈藥,大撈了一筆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公司利用其在國會中的關係,獨家包辦了美國對西歐的金融業務。摩根公司先後為英法政府籌措戰債幾十億美元。不得不感慨,金錢是表現,背後還是政治與關係。

《管理百年》:可以不看水煮三國了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斯圖爾特•克雷納 著

因為時代久遠,這本書顯然沒起一個易於傳播的名字。不過好在切題。作者是商業記者出身,尤其擅長將細節與宏觀變革交織一體,將20世紀風雲百年的企業歷史簡化為若干精到的管理章節。市場、技術、人才、戰爭、戰略、權力,這些詞彙其實在人類歷史上從不過時,正是這本書娓娓道來的主要內容。至今仍記得其中一句話:一家企業如果圍繞某一個個人的驅動力和力量而建立起來,那這家企業的壽命將無法超過那個人的職業生涯。送給富一代富二代們。

《博物館醜聞》:盜賊產業鏈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詹森·費爾奇 拉爾夫·弗拉莫利諾 著

很多人把這本入圍普利策獎的作品當小說看,當案子看,它戳穿了偉大博物館的那些隱藏了的驚心動魄的盜賊故事。我則覺得這更像一個產業案例,一部從意大利某個小島偶然發掘到的寶物,經過正式的與非正式渠道流向全球頂尖私人收藏家或博物館的故事。文藝從來不會脫離資本,無論黑白。

《維梅爾的帽子》:一幅畫裡的全球貿易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卜正民 著

卜正民像小說家,他端起一幅畫,然後用放大鏡一一向你指出畫上之物,然後不動聲色地勾勒其間關聯,最終你發現事實竟是如此豐富,出人意料。這幅畫中,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和中國瓷碗同時出現在一位夫人的客廳裡。而這背後的邏輯是軍官戴的時髦帽子是用海狸毛皮製成的,是歐洲探險家從土著美洲人那用武器換來的。販賣海狸毛皮的收益則支撐了水手尋找前往中國的新航線之旅。在中國,歐洲人用秘魯銀礦出產的銀子,購買了數以千計的瓷器,瓷器成了這段時期荷蘭畫作中的常客。看看,全球化在咱們老祖宗那個世界早就開始了。

《亞洲教父》:打破白手起家的神話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喬·史塔威爾 著

這本書顛覆了李嘉誠、郭鶴年、何鴻燊……這些商業鉅子身上流傳已久的“白手起家”的創富神話。它不是簡單的人物傳記,它嚴肅地剖析了東南亞商界權錢交易、政商關係。成功的商業鉅子們和當地政要關係很好,在受保護的本土生意中維持了“核心現金流”,比如房地產、電信、賭博業等,而且通常是以聯合企業或壟斷的形式運作的。《亞洲教父》給迷信商業成功學的人澆了一盆冷水。

史塔威爾的另一本書《亞洲大趨勢》同樣值得細讀。它回答了這個問題: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同樣從農業國起步,都進行了持續的經濟改革,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集裝箱改變世界》:你要感謝這個大箱子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馬克·列文森 著

在集裝箱出現之前,國際貿易中成本最大、耗時最長的環節是把貨物從碼頭上裝進船艙裡以及從船艙裡卸下來。集裝箱的出現,讓國際貿易的效率有了質變,全球化更加深入,世界分工成為可能。有了集裝箱,企業可以在成本更低的國家或地區設廠,再把商品運回國內銷售。如果沒有集裝箱,來料加工這樣的模式或許難以成立,亞洲四小龍、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或許都沒有那麼快的發展速度。集裝箱這麼好的東西,出現之後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它遭到了碼頭工人的抵制與破壞。

《資本的秘密》:有的國家窮,有的富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德•索托 著

作家輝格說,德•索托配當得起三個諾貝爾和平獎和一個經濟學獎。貧窮國家真的一無所有嗎?NO!貧窮國家貧民的資產遠遠超出了這些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獲得的外國投資,因為缺乏產權認定,資產不能轉化為資本,沒有資本就難以開展下一步經濟活動。在這本書裡,德•索托強調了清晰的產權是資產得以資本化的鑰匙。索托的另一本書《另一條道路》,被稱為發展中國家崛起的鑰匙,也很值得一讀。

《國家的視角》:沒有誰是萬能的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詹姆斯·斯科特 著

副標題是“那些試圖改造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在極端現代主義致命的吸引力下,精英試圖規劃一個符合他們審美的國家,但行不通,這是為什麼?同時告訴你,由於地域、人口、傳統的多樣性,包辦一切的計劃思維不可取。

《城鄉中國》:農民為什麼窮?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周其仁 著

中國當前發展的很多問題,根子在土地制度。周其仁不是空談理論,而是去調研,把宏觀的“土地問題”切成一個個具體的、親身感受過的案例。你能看到大時代下,最真實的困惑。

《當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事關權利

別再被“白手起家”的神話所欺騙!多讀書吧

楊小凱 著

楊小凱最有名的當然不是經濟學,而是他寫的《中國向何處去》,不過我認為恰恰是這本標題有些土有些書卷氣的小冊子,回答了中國向何處去的疑問。裡面一個圖標及其震撼,那就是改革開放之後哪些權力被放權了,哪些沒有,由此得出結論,市場化大勢已定。這是哪個年代少有的錚錚之言。而產權保護正是這張表背後的內容,至今發人深思。


如果你也喜歡讀商業、政經、財經書籍,歡迎留言推薦。

本文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