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電影《江湖兒女》裡,川妹子馮家妹也客串了一個角色,她剛到劇組時,最興奮的是化妝師,“好久沒來過顏值高的女演員了,這回要好生化一下!”

作為賈樟柯導演的最新力作,《江湖兒女》將在本月上映,馮家妹也頻頻接到記者的採訪來電,她則都選擇了婉拒,“我就是去打了個醬油,專門跑出來說點啥,好笑人咯。”

一向快人快語的她,說這次經歷關鍵是“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只是一場戲,每次拍完,賈樟柯都會一一給他們說戲,她這場戲是和趙濤對的,趙濤的情境,是剛走了遠路來,“我就觀察她,她一直打倒立,臉通紅,又往身上噴水,營造出那種趕路後全身發熱的感覺,我就心想,學到了!”

事實上,這不過是她拍攝的多部電影中的其中一部,唱歌、演戲、主持,如果要從時間線上來數,這已經是她開啟演藝事業的第13年,只是馮家妹說,她只能算演藝圈的“邊緣人群”。

“我沒有野心,我只能算個不太稱職的歌手、演員,我覺得自己就是個普通人,有時拍戲、有時唱歌,僅此而已,朋友把我介紹給陌生人時,我最喜歡他們說這是我的朋友馮家妹,而不是某某標籤。”

要說自己的主業,她覺得應該是公益,經歷過喪女重創的她,發起成立了美兒SMA關愛中心,幫助和女兒一樣的患者。

“我現在完全釋然了,也願意講和美兒有關的事情,如果能對這個群體謀福利,我很願意去做,我覺得這是美兒的一種延續。”



誤打誤撞的“最清純超女”

2005年,“超級女聲”全國爆紅。成都作為最熾熱的賽區,湧現出了李宇春、張靚穎、何潔等新星,18歲的馮家妹,憑藉清新可人的樣貌,被冠以成都賽區“最清純超女”的稱號,走進公眾視野。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當時參賽其實是誤打誤撞,2004年首屆超女,我看電視,覺得我唱的也不賴,明年要是有,我也去玩一把。誰料第二年真有,幾個小夥伴說,我們去不去?大家說,去,好耍。”

不料閨蜜組團參賽,單單她留了下來。

“完全出乎意料,每次臺上唱歌都緊張,評委經常提醒‘家妹,眉頭不要皺!’下臺排練時,明明唱的好聽些。”

馮家妹說,當年才上高二的她,只是抱著“玩票”的心態,並沒有“往下走”的規劃,她透露了當時的一個小秘密。

“淘汰賽的時候,我每次都把行李箱打包好,放在門口傳達室,心想這次肯定該我回家了,不料留到了最後,雖然是第四名,已經很幸運。”

超女馮家妹的身份,是她人生一個轉折點。

“小時候夢想當警察,覺得那抹綠很酷。參加超女後,開始有演出、電影拍攝等邀請。超女成了一個特有的契機,演藝也很有意思,為啥不繼續?我念大學時,也選擇了音樂院校就讀。”走在大學校園裡,已是名人的她,有時會遇到簽名、合照的要求,“內心其實不好意思。”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入行多年來,她唱歌、拍戲、做主持,有過各種嘗試,不過,馮家妹說,目前,她最感興趣的,還是拍電影。

“我從小就很喜歡唱歌,小學合唱團就開始唱,唱歌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習慣,不算是很特別的事情,但我開始接觸電影后,就很著迷,因為這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領域,屬於未知領域,很新奇,我不僅自己還拍戲,還開始嘗試幕後,去年就做了一個電影的製作人、出品人。”

但馮家妹說,自己只能算娛樂圈“邊緣人群”。

“我也經常會被問,如果當時超女名次更高,一切會不會不同?但我從來不會去想這種東西,別人都說少不入川,我可能就是太安逸了,我從沒有想過要去當什麼一線歌手、一線演員,我非常享受生活本身,享受有一點事業,有自己的親友,這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進取心,但我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好,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電影《江湖兒女》拍攝現場,導演賈樟柯正在給馮家妹指導拍攝


這種選擇,也體現在她對自己對認知上,馮家妹說,她從來沒有把自己當過女明星,覺得自己就是普通人,出門也沒有帶過口罩。

“像歌手、演員這樣的行業,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它是有一定光環的,每個人喜歡不同,有人享受它,我不享受,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有唱歌、拍戲的普通人,有時和朋友吃飯,他們會介紹我,我更喜歡‘這是我的朋友、我的妹妹馮家妹’,而不是有什麼標籤的馮家妹,如果是因為我本人,而不是因為標籤光環喜歡我,我會很開心。”

“我的主業是公益”

前段時間,馮家妹和家人合作,開起了一家自貢菜館,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進軍餐飲行業,早在19歲時,她就有了第一次嘗試,“朋友們都說,我有一顆想當餐飲老闆的心。”

唱歌、拍戲、玩餐飲,看似什麼都在嘗試,但馮家妹說,如果要論主次,這些都只能算是她的副業,

她的主業是“做公益”。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熱心公益事業的馮家妹


這或許還要從一段沉重的故事講起。

2011年,大學剛畢業不久,處於事業上升期的馮家妹,卻選擇了結婚。“很多人問我,你想清楚了嗎?我是被散養長大的,父母很尊重我的想法,也造就了我性格上的獨立,骨子裡我是一個傳統的人,很看重家庭,很早就想結婚成家。”

2012年,可愛的女兒小美兒出生,幸福美滿的她,一時間羨煞旁人。但短短5個月後,她的人生髮生了逆轉。

“美兒慢慢長大,我就覺得不對勁,她坐不起來,感覺全身都沒有力氣,連哭的聲音都不大。”心急如焚的她,帶著女兒四處求醫,直到女兒5個月大時,確診為脊髓型肌萎縮症(SMA)。“醫生說這是不治之症,他們連一顆藥都沒有給我開,我帶她滿世界求醫問藥,都是同樣的結果。”

因為病痛折磨,日漸消瘦的女兒,每天都讓她“心如刀絞”。

“如果我可以為她分擔,能讓她的痛苦少一點點,即便拿走我的性命也在所不惜,但讓我痛苦的是,我什麼也做不了、什麼也幫不了。她短暫的一年半生命裡,她的心跳暫停過無數次,每一次搶救我都陪著她,我拉著她的手,說媽媽在這裡,不要放棄,內心只是想多留她一天,多一天都好。”

加註在她身上的傷痛,身邊卻無一人知曉。

“2013年6月,她在西安拍電影,快殺青了,她說今天回成都一趟,幫女兒過生日,當晚飛回去,第二天又趕回現場,好幾個月後,有次陪她工作,臉色差到不行,我說沒事吧,她說只是感冒了,堅持完成了工作。現在回想,美兒當時應該離開不久。”她曾經的經紀人回憶。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在片場演戲的馮家妹


“講有什麼用?反而影響別人心情,我習慣了一個人扛。”她如此解釋當時的沉默,但女兒的離去,還是給她留下了重創,有很長一段時間,她都無法走出來,最後帶她走出來的,還是長達幾年的時間,她說,能治癒一切傷痛的,唯有時間。

“美兒的離開,是我人生一個巨大的轉折,我開始意識到,人生總是要經歷什麼,你才會明白生命的份量,我理解了美兒的離去,也理解了遭遇的一切,所有的經歷和感受,促使我堅強的活著,只要我還在,美兒就在我心裡。”

2016年,她和SMA患者馬斌牽頭髮起成立了美兒SMA關愛中心,幫助像美兒一樣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症的孩子,同年,舉辦了第一屆SMA大會。

“來了200多名患兒和患兒家長,他們從全國各地趕來北京,好多人都是第一次見面,但是都是熟人,SMA患者有論壇、QQ群,平常大家都在上面互幫互助,彼此陪伴分擔,我到時,好多家長圍著我,說謝謝我讓他們有這個相聚的機會,讓更多人關注這個群體,我當時很懵,沒想到自己做得對他們來說有這麼重要,我想我需要做得更多。”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馮家妹發起美兒SMA關愛中心活動


在一次又一次的項目、活動啟動時,她感受了更多患兒家庭的苦痛,也更想去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們常說不幸之上還有不幸,這對SMA患者家庭來說,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很多患兒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家,我們就組織一些免費的旅行,有次在上海,一對父母帶著兩個孩子,十多歲了,都患了SMA,得病的孩子,要麼骨瘦如柴,要麼就偏胖,這兩個孩子都胖,他們父母抱著他們上大巴車,很費力,本來就照顧他們家境很困難了,結果第二年,這個爸爸又腦梗去世了。”

馮家妹說,像這樣需要幫助的家庭還有非常多,她能做的,就是在每個一點上,再多做一點,爭取能幫助到更多人。

“比如我們現在有很多項目,有患兒的家庭,你再想生孩子可以來申請免費篩查;比如呼吸機、咳痰機、站立架等整套康療設備,需要幾十萬,對一些貧困患兒家庭是無法承擔的,我們就會免費提供;比如孩子們的夢想,我們有個圓夢計劃,儘可能去實現它們…… ”

在有關SMA的各項活動中,為了籌集善款、獲得公眾對患者群體關注等,馮家妹也不再避諱,願意分享起有關美兒的故事。

“如果美兒的故事,能夠幫助到其他人,那我很願意去做,事實上,做關愛SMA等相關的事情,反而讓我對美兒這件事的態度上更積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美兒得到了延續。”


經歷過最痛苦的那段生活後,馮家妹現在很淡然,演戲唱歌做公益


E N D

圖:由受訪者提供

漫成都微信公眾號:man_chengd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