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近五年来南京人口增值不如武汉成都杭州?

星星点灯法海无边


南京发展的目标是变强,而不是贪大,南京人均GDP远超杭州成都和武汉。南京经济已经转型成功,三产增速和占比提高很快,战略新兴产业占工业60%以上,劳动密集型和落后产能逐年降低,仅占工业的30%不到,现在急需的是大量科技创新人才,而不是普通的打工者。

南京市目前实行的是“户籍准入办法”和“积分办法”双轨的户口迁移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加,不是以前只要买60平米住房就可以户口迁入二人。只对人才和创业放宽,如果是‘’积分办法‘’,即使集到100分也不是肯定能迁,还要比谁的分更高,谁先达标,每年会公布新增人口指标。

所以目前南京总人口增长不多,科技创新的人才引进却成倍增加。南京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各项指标都非常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漂飘12


我是南京人,对这个问题写一下自己的拙见,分成5个小观点,有不妥之处请各位网友指正。

1.近5年南京政令并未将人口增值放到首位,5年前开始南京的发展有三个大的着力点,第一个是江北新区及江北国家高新开发区申报,第二个是发展软件产业,第三个是南部新城规划,南京面积太小,天生没法像武汉杭州成都那样可以容纳大量人口,而且南京是南北狭长的,一南一北远的实在不像话,反过来说东西两翼没有发展空间,南京人生活在城区到最南最北工作十分不便,而且南京过去5年土地市场增量也适量进入,此外,最近两年南京着力4+4+1,还是发展经济,从2015年就努力让台积电这样的(市值超过inter)先进半导体制程的企业,拜腾电动车拜腾等企业进驻南京。

2.南京近5年注重发展人口质量及品质提升民居质量,告别野蛮人口总量增长了,5年前开始主城区大面积翻新,近3年开始大面积棚户翻新拆迁,城区的雨污分流在季建业时代后仍然得以实施,城内内河水质大大改善,此外医疗等设施也有新投入,比如南部新城医疗中心,中芬医疗研发中心等等,南京还增加学校建设等等,符合江苏基础教育要在几年内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的目标。

3.南京做好吸引周边人口的基础工作,而不是简单依靠落户政策,马鞍山,滁州,句容等等都逐步建设轻轨,让周边城镇的市民进宁更便捷,同时南京地铁建设也是日渐完善,南京很聪明,做好连接覆盖周边城市的交通,就能吸引到人口。

4.南京正在往研发城市转变,所以政策希望吸引硕士 博士 研发人才,比如通信、生命科技、先进制造、医药研究等等逐步壮大,南京更聪明了,因为南京懂了电商互联网更多是资本加持,往往要有金融投资和移动互联网基础,南京没有所以南京更加注重打好技术基础着眼未来了,未来南京更多与武汉、成都竞争,与杭州的竞争错位。

5.江苏发展均衡,分流了人才分布,况且距离苏锡常沪这么近,南京嘴上说抢人,不一定就能从苏锡常那边抢到人,境况和成都武汉差距很大,也不能和杭州的周边情况比。

最后,南京的定位更务实,国际一流人才北上广深在抢,普通制造业人才成都武汉在争,南京就老老实实的别想着什么弯道超车,南京没有哪个命,除非变首都,所以近几年抢人总量上确实不如杭州、武汉等等。


york_w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些自己的观点。

原因如下:

第一,南京在省内的特殊地位决定。

南京,武汉,成都,杭州都是省会,但所在的省不同。

南京所在的江苏,尤其是苏南经济非常强劲。抛去邻居巨无霸上海不谈,省内的苏州、无锡、常州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尤其苏州和无锡放在全国也是顶尖的。

这样一来,南京、苏州、无锡其实就是三足鼎立的态势。以苏州为例,每年吸引大量人才去工作、定居,这样就抢走了南京部分的人口。

然而,无论是武汉、成都还是杭州,在省内都是一家独大,同南京有很大区别。

武汉、成都不用多说,即便是杭州同温州、宁波也有很大差距。所以,从发展考虑,去浙江自然优先选择杭州。

说白了,南京人口较少,恰恰说明了江苏南部经济强劲,没有一家独大的城市。



第二,南京的房价问题

杭州地位因为在省内一枝独秀,房价再贵也只能去。

然而,南京和武汉、成都相比,房价还是相当惊人的。

2017年南京房屋均价为 25733元,在省内也是最高的。

而成都只有12034元,武汉更低9222元。

显然,南京房价过高,严重阻碍人员流动。

更夸张的是,经济差不多的苏州、无锡的房价比南京要低1万元左右,完全可以选择苏州、无锡。


萨沙


我们来看看全国主要城市2016年人口流入排名: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南京2016年的人口增长3.41万人,增长率是0.41%。

就在前两天,笔者有一篇文章,提到江苏城镇化趋于成熟稳定后,南京人口的增长率必然会下降。虽然就目前来说,南京的人口增长率在苏南地区还算比较高,这是因为南京被安徽三面包围,且这一区域的人口密集,也就是说,南京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和安徽紧邻的城市。

南京合肥是我国距离最近的两个省会城市,在合肥经济发展缓慢时,南京就成为周边安徽人的人口迁入目的地。然而,近年来合肥的经济快速发展,能够提供给个人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多,合肥对人口的聚集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安徽流入南京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少!

相信,再过三五年,随着合芜高铁、合马城际和合滁城际开通以后,愿意去南京发展的安徽人会越来越少。毕竟,跨省迁移户口远不如省内迁移户口容易!无论如何,合肥毕竟是安徽人的省会。

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对江苏省内的人口聚集能力并不强,何况江苏的城镇化已经非常高,各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如果不是在家乡发展不下去,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地方安家落户?!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南京对外来人口的吸聚能力,还不如合肥和武汉。武汉近年来提出很有诱惑力的人才吸引政策。合肥更是国家今年确定的综合性科学中心,不仅是在国内,就算是在国际上,对各种尖端人才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相信,随着合肥科学中心和未来科技城逐步建成,合肥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刨除这一层面的原因不说,郑州、西安、成都和合肥各自所在的省份城镇化率都比较低。随着城镇化加快,这几个省会的人口流入速度还会加快!

至于杭州,也在建设自己的未来科技城,有自己一整套的人才吸引政策,加上市民的综合素质和城市包容性都比较高,对人口的吸聚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目前唯有上海、杭州和合肥对人口的吸引力最强!

正是因为如此,笔者才认为,未来二十年内,南京苏州会退出我国城市十强,华东地区将只有上海、杭州和合肥留在未来城市十强以内!


郑瑞文2015


本人就生长在南京。可以这么说,在上海开埠之前,南京是中国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心,历史上很多事件可以佐证。但在上海开埠后,南京的经济地位急剧下降,上海依托长江入海口的优势条件对全国形成辐射,最终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南京的悲催在于靠上海太近,让撇开上海成为地区性的中心经济城市变成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比如广州、深圳成为“珠三角”的中心辐射源)。再随着整个苏南经济的抬升(苏州、无锡、常州等),江苏呈现出了群龙的景观,更让南京这个几千年历史的“大哥”显得风雨飘摇。可以说是成也长江,败也长江。

需要强调的是,南京的人口增长低于其他城市不代表南京的经济在发生衰退。上海在十多年前就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像日本东京、英国的伦敦也是如此,我在这里没有偏袒南京、打压其他城市的意思。在地理上,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S”形的过程。

去过南京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南京的大学林立(光“南”字开头的就有南大、南财、南理、南林、南师、南医、南农等,没有南开),这就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南京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等一些GDP看不见的领域下了很多功夫,所以就造成了“单项比分落后、综合



实力超前”的特殊景观。

中国的影视剧除了一些重要的拍摄基地,很多的影片都是在南京拍摄的。比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林城开发区就是南京的河西,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南京也是中国唯二的较为完整保留城墙的城市(一部分在南京陷落时被日本炸毁)。


百眼巨人


南京是江苏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紧临安徽马鞍山和滁州,面积65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7万人。

南京与省内苏锡常等城市同属于人口净流入城市,由于南京与苏州等城市的城镇化率较高,再加上苏锡常等各自所拥有集聚人口的优势,使安徽、四川、河南和贵州等省流入江苏的人口被省内苏州等城市分取。又由于近几年合肥的快速发展,使安徽流入江苏的人口开始向合肥集聚,致使南京近几年人口的增值力度放缓。

从江苏各城市人口流入和流出可以看出,除南京和苏锡常镇外,其它城市都是人口流入出现负增长的城市。所以,南京的人口流入以苏北和安徽和四川等省内的人口为主要流入地区。由于临近安徽,对安徽人口的流入占比较大。

2016年国内28个城市人口增长率排名

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到,南京2016年的人口增长率较低,但是,相比于省内苏州等城市还是较高的。

对于武汉和成都的人口流入方面,相比于南京来说更具优势。首先,武汉和成都没有像与南京比肩的具有人口集聚能力的苏州等城市来分取流入省内的人口;其次,武汉和成都在各自省内一家独大,对本省的人口吸引力更强。加之都各自实施了人口落户优惠政策,对省外人才的吸引能力也在逐渐扩大,对于人口的增值都会高于南京。

浙江省内,虽然有温州和宁波两大集聚人口能力的城市,但杭州人口的集聚优势远高于温州和宁波。对现在人口高度集聚的杭州来说,是不存在“威胁”的。

随着近几年杭州在城市管理、电子商务和企业创新等各优势的显现,对于华东和华中等地区的人口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强,加上杭州对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对各地区的人口吸引力会更加强大,人口增值相比南京更具优势。


昆仑之约


伦敦也就八百多万,不影响它是世界第一金融中心;新加坡总人口就几百万也不影响它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瑞士日内瓦才几十万人,不影响它是世界中心之一;纽约市区(不含大都会区)总人口也就千万左右;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就几百万人口,不影响它是世界级技术创新和制造中心。而印度上千万的人口的城市很多,可没有一个城市成为像样的世界级城市。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城市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创新型转变过程中,不是人口越多越好,而是高技术、高技能人才越多越好。去年到今年很多城市放松人口落户限制,很多不是引进的人才,而是楼市接盘侠,目的是楼市消化库存,以解财政压力。很多被限购的群体钻了空子,房子买完可能还去北上广深。所以说城市不一定贪大,而是要求精,一个一千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一算立马现形,人均公共设施(含道路、绿化、地铁、公交)、人均医疗、教育摊下来与发达城市差距很大,这样的城市要那么多人口有何作用,最多就是说起来好听,我有多大,我是超大城市,其实政府的负担越来越大,也就图了个名,真正的市民随着人口的极具增加,享受到的福利越来越少。南京这样的人口结构其实挺好的,每万人高等教育学历比例全国数一数二,除了GDP总量不占优势之外,其它各方面建设省会城市前二,有几个省会比得过南京?


骄阳似火141459986


2016年人口流入的数据广为流传,很多人据此来判断,广州深圳是全国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其他城市 竞争力不行,并以此来判断楼市没有潜力,这种看法本身是存在问题的。评判一个地方的人口流入,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看常住人口增长和户籍人口增长。现在的看到的数据是常驻人口的增长,这里面存在较大的误 差。因为常驻人口是居住半年以上的,而户籍人口则是比较科学的。看2016年的统计公报,年末全市常 住人口8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1万人,增长0.41%;全市户籍总人口为662.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9.39万人,也就是南京户籍人口增长近10万人。所以说2016年南京人口的增长是远高于这个数值的,户籍人口增长意味着城市有住房的需求。

第二、南京的常住人口增加的数据,是存在低估的。我们看到这个人口增长的数据是3.41万,这个数据 是不准确的。据了解,每年留在南京的大学生人数大概是7万人,南京常驻人口的增加数量,综合发改委 各口径的数据,在近10万人左右,加上每年本身自然出生人口的数量,南京新增人口的数据预计在10万 以上。所以3.41万这个统计数据是不完全准确的。

第三、看一个区域人口增长,还要评估这个区域对周边的吸附能力。再来看上图,如果按照统计局数据 ,从全省人口流入看,南京的人口流入比例是比较高的,整个江苏人口是净流入的态势,对江苏还是比较有利的。

至于南京人口增长,为什么说增长率不高。一方面,南京的首位度不高,南京在江苏不像其他省会城市 是一枝独秀的;另一方面,江苏城市发展相对比较均衡。第二、南京的增长一直是比较稳健,不冒进,南京的人口增长也是比较稳健。不过南京最近发布了《2018年南京市政府1号文件》,文件提出南京一年增长20万大学生,未来南京人口增长也是比较高的;另外,2016年国家发改委网站也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南京定为为特大城市,南京未来一定是千万人口的城市。


孟祥远


南京虽然是江苏的省会,但是经济比不上苏锡常。第一南京的人均收入达不到一线城市的水平,和苏锡常有一定的差距。第二南京的房价比苏锡常高出很多。现在很多大学生就这两个原因,大多选择去苏锡常发展,而不选择南京。


奥特曼打麻将哦


现在的人才已经流向了北上广深,或者条件更好流向国外,南京身边还有一个杭州,南京想以户口留人才已经非常困难了,南京如果想留住人才,第一在房价上给适合的人才已大幅度优惠以半价买卖,剩下的房款由南京政府补贴。第二就是人才待遇,勒令在南京的国企私企外企高新科技企业以现有的薪资标准再涨一倍,这样南京才能留住人才,不然就以一个户口为噱头,真正的人才是不屑一顾的。人才落户政策限制了大部分的买房人。所以在人口增长中南京比其他城市确实落后了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